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81

第81章 范阳起兵(4)

武谔要出门会友,忽见李白进来,便亲自招待李白,并问:“怎么好久不来?”李白道:“来不及说了。如今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了,求你去鲁中接来我的子女,我自往宋城去接宗洁!”武谔惊道:“这么说安禄山反了?”李白道:“是的,他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二十八

杨国忠进了华清宫,见陛下正与杨贵妃、三国夫人寻欢作乐,忙道:“陛下,大事不好!”李隆基以为还是往常的琐事,不耐烦地问:“又怎么了?”杨国忠道:“陛下!在十一月初九日凌晨,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二十万,现以摧毁一切的锐势杀了过来!”李隆基惊骇万分,一惊而起道:“他真反了?”杨贵妃闻言也很震惊,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

这时,宰相韦见素也慌乱失措地进来道:“陛下,大事不好!那安禄山果真反了。他们所经之地,很多郡县却无兵可用,不少地方官吏闻叛军将至,或弃城逃跑,或主动开门出迎,叛军所向披靡,完全是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要是这样下去,很快就会杀到长安。”李隆基惊得魂飞魄散,却又极其愤怒:“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怎么真的造反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国忠道:“陛下,安禄山造反已成事实。据报,安禄山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因天下承平岁久,以致百姓不识兵革,官吏吓得魂飞魄散,弃城四逃。叛军所过州县,有的望风瓦解,有的开城出降,一路上所向披靡,进兵迅速。”李隆基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方咬牙切齿地道:“安禄山啊,你这胡贼,居然如此阴险!朕对你那么好,想不到你果然造反。好啊!速命哥舒翰起兵,将他抓来,朕要将他千刀万剐!”

二十九

高仙芝、封常清带着随从骑马进了长安,却忽然听到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消息,很是震惊。此刻,在长安哥舒翰府上,哥舒翰躺在床上看着杨国忠,装出一副病得不能下床、不能说话的情状道:“杨大人!我的病还不见好,您说该咋办?”杨国忠见哥舒翰的气色不好,便道:“你既然有病,我也不好多说,只能先去向陛下复旨。”

杨国忠走后,一旁的高适不解地问:“大哥,明明您的病已好多日,为何您忽然不能下床、又说话有气无力?”哥舒翰冷笑道:“安禄山率领大军二十万,一路气焰嚣张,此时去迎战,必然招致失败。待其他人让安禄山受挫之时,那时出兵,可以一战而胜。”高适道:“国家正处于危难之时,每天都在死人,怎能这样做?”哥舒翰道:“你呀,太幼稚了!”

三十

杨国忠出了哥舒翰府,急急向兴庆宫赶去。到了半路,却从一个大臣口中得知,很久没有坐朝的李隆基已传令众臣去了大明宫,便不敢怠慢,立刻赶到大明宫。当他向李隆基说了哥舒翰的情况后,李隆基惊骇地道:“这么说哥舒翰抱病不出?”杨国忠道:“是的,他还在病中!”李隆基大怒道:“混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对他无比信任,想不到关键时刻他竟这样!”韦见素道:“军情紧急,可以派其他人呀。”

李隆基慌乱地道:“传旨!命特进毕思琛赴东都,金吾将军程千里赴河东,各自招募数万人以抵御叛军!”这时,传唤官进来道:“陛下,高仙芝、封常清在外求见。”李隆基大喜道:“快让进来。”传唤官喊出话去,高仙芝、封常清进殿跪倒道:“参见陛下!”李隆基急切地道:“平身!”见两人称谢站起,便接着道:“安禄山忘恩负义,起兵造反,就由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赴东都募兵,加强洛阳守备。”封常清道:“遵旨!”

三十一

李光弼、萨费尔与众人在凉州灭了十几个土匪,在越过腾格里沙漠时,又杀了贼沟子的四十多个土匪,经停鸣沙,最后行进在六盘山上时,又杀了二十多个强盗。在王维家里,王维看着坐在对面的杜甫,叹着气道:“当年张九龄大人的预言,结果不幸言中。紫阳真人和张果道人的警醒,也完全应验,唉……”杜甫道:“叛军很快就打来了。我原以为可以为朝廷尽力,谁知却是如此。”王维道:“和平年代尚且遭受排斥,战乱年代就一无是处喽。”

在朝廷,一改早朝的习惯,随时在大明宫商量灭贼,杨国忠惊慌地道:“安贼来势凶猛,一路上闯关夺卡,各地官员纷纷求救。”李隆基惊恐万状道:“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程千里为潞州长史;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率飞骑、彍骑及朔方、河西、陇右等兵,出禁中钱召募关辅新兵五万人,马上出兵退敌。”杨国忠道:“遵旨!”李隆基道:“既然哥舒翰有兵,就命高适任淮南节度使!”

散朝后,李隆基来到勤政楼,见高仙芝已等在那里,于是端起酒看着他道:“仙芝啊,今天你要带兵消灭安禄山,朕和将军们同饮一杯,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高仙芝道:“多谢父皇!我等定当退敌,以死报效陛下!”众将士道:“以死报效陛下。”说完一起饮下酒去。李隆基觉得关键时刻,还是高仙芝为自己分忧解难,边感慨边感激地道:“好,朕在望春亭为你们饯行!”

三十二

李白带着宗洁南下,宗洁道:“我们这是要去哪儿?”李白道:“没有目标,等找个远离战争之地,也许我就出家了。”宗洁惊道:“你怎么这样?国家大乱,你还能静心?”李白道:“可我手无兵权,又是手无缚鸡之力,又能怎样?”宗洁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即便没有兵权,也当号召民众灭贼。”李白想了想道:“对,我不及夫人也。把你和孩子安顿好,我去各地游说百姓。”

李光弼回到家里,得知安禄山造反,大惊道:“安禄山造反了?”王淑娟道:“是的,这家伙他打的是清理杨国忠的招牌,当下受到许多不明真相者的欢迎。他来势凶猛,已导致唐军节节败退。”在望春亭下,李隆基为荣王和高仙芝送行,并道:“可命边令诚为监军,进屯陕郡!”边令诚在旁喜道:“遵命!”心想:“高仙芝啊,看来我有机会整治你了。只要机会得便,我让你死!”

李隆基回到兴庆宫,忽然高力士进来道:“陛下,李光弼求见!”李隆基喜道:“快进来!”李光弼进来跪倒道:“拜见父皇!”李隆基道:“平身。”见他站起要问,却抢先道:“情况您知道了?”李光弼点着头道:“是的。大食已和我国友好,随后就来使节回访,但现在只能先顾眼前。儿臣建议:第一,征发西域精兵入关勤王,可从北庭和安西抽调人马。第二,让儿臣去随郭子仪退敌?”李隆基大喜道:“郭子仪早荐你为河东节度副使,可前去平乱!”

三十三

在大明宫,韦见素惊慌失措地道:“陛下!眼下形势愈见不妙,安禄山在攻城掠地时声称是‘清君侧’,矛头直指杨国忠。各地军民大多不明真相,无不欢呼雀跃。就连驻军也认为他们是兴正义之师,弃戈归降。”李隆基恼恨地道:“安禄山啊,你太令朕失望了。多少人认定你必反,朕觉得你是忠臣,想不到你如此对朕,来人!”

武士立刻近前道:“有!”李隆基怒道:“安禄山暂且杀不了,但他的儿子安庆宗在长安。安贼可恶,可将安庆宗杀之雪恨!”武士答应道:“遵旨!”立刻出去了。李隆基接着道:“罢免安思顺朔方节度使职务,命荣王李琬、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正、副元帅,率兵出潼关东征。”杨国忠裂口躬身道:“遵旨!”李隆基已经乱了方寸,又道:“命各地新设节度使、防御使,以阻止叛军!”

三十四

叛军势头极猛,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占领了不少城池。有些叛军很坏,不仅烧杀抢掠,还到处奸淫妇女。更有甚者,有些将领竟然食人肉喝人血。当他们来到河南道灵昌郡的黄河北岸时,安禄山见河水冰结,高兴地道:“明日一早,全线过河!”叛军将领吴文军道:“真是天助我也。”叛军将领朱雁录道:“真没想到,我们进军如此顺利。”

安禄山自得地道:“这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隆基不讲感情,杀害姜皎、除去幽求,最可恨的是,他竟然将结发之妻王皇后废了。你说,上苍还会保佑他吗?”吴文军道道:“是啊!他还败坏伦理纲常,连儿媳妇都据为己有。这样的君王,必然天怒人怨。”安禄山道:“对!他不顾廉耻得到杨贵妃,为讨好她,竟然重用杨国忠这样的大贪官,老天当然要灭他!”

三十五

在陈留,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叹着气道:“真倒霉,老子刚上任几天,居然就摊上了这种倒霉事,你们说咋办?”将军王振海道:“安禄山来势凶猛,我等怎么能是人家的对手,不如开城投降。”将军陈文彬道:“守城兵士未经沙场,一听叛军号角鼓噪之声,吓得授甲不得,气已夺矣。”

李光弼带着许杰、戴楚、马兖、童蒙等十多个高手向郭子仪的驻地赶去。在陈留城池,叛军将张介然带了过来,对安禄山道:“这是新上任的节度使张介然。”安禄山道:“你可愿降?”张介然立刻跪倒道:“愿降!”史思明道:“大哥,现兵士降者近万人。”安禄山大喜道:“好!看看去。”

安禄山带着随从来到陈留街道,只见河南道张贴着悬赏购其首的榜文,不由大怒道:“真是可恶!”史思明忽然骑马赶了过来道:“大哥,刚才接到长安刘洛谷的消息,说您的儿子安庆宗被李隆基杀了。”安禄山大骇道:“来人,将张介然及上万降卒全部杀掉,以泄我愤!”

三十六

荥阳太守崔无波闻听叛军兵临城下,便亲自登城拒战,将领王宣一看大惊道:“崔太守,您怎么亲自来了?”崔无波道:“我若不来,城池必破。”王宣道:“可就是您来也必破无疑。”说话间,叛军已开始奋勇攻城,守城兵士一听见震耳欲聋的鼓角声,纷纷自坠如雨,于是崔无波及官将尽为贼所虏。安禄山下令道:“杀了崔无波,留武令珣守荥阳,进攻洛阳!”

在萨费尔家里,萨费尔见杨茹端着饭碗不吃饭,明白她是担心局势恶化,于是叹着气道:“真没想到,父皇最信任的人,竟然是反他的人。”杨茹道:“照这样下去的话,怕是再无宁日了。”萨费尔道:“据说,封常清奋力抵抗,但其兵士都是新招募的佣人或商贩,经叛军铁骑一冲即溃不成军。封常清虽曾在河西及安西有神威将军之称,但因兵力太怂,竟然三战败北,只得丢弃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