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谢谢你流经我生命
29127000000024

第24章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

2001年8月,我刚毕业不久。盛夏的余热还在空中弥漫,微风吹拂,带有丝丝的躁动。在家已经闲出病来的我,决定外出闯荡一番。由于担心只身一人不安全,所以便来到县城的一家电脑培训学校集训。

该校校长在深圳某工厂做管理,后来回家时,看到家乡有人把职业介绍做得风生水起,联想到自身,觉得做人才输出也确是一条不错的生财发家之道,于是便在县里注册了一家学校。学校只是包装,目的是让人看起来比那些直接的劳动力输出单位更正规和靠谱一些,而且可以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这收益也是很可观的。学校实行的是随到随学,我去此处考察时,刚好是新一期的开课招生。后来,父亲不放心,陪我一同去了一趟,校长亲自接见,说了一大堆“把孩子送到这儿放一百个心”之类的话,而且承诺一定可以找份儿不错的工作,把美好的蓝图描绘一遍后,父亲终于同意让我报名学习了。当时的我,一心想着出去看看,来此接受再教育也只是为了多结识一些同伴,方便日后能相互有个照应。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和CAD绘图。之所以选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只是因为该校校长是这个专业毕业的,而且据他所说,相关的工作是比较容易找的。他说的也许没错,从他的人脉和能力范围方面考虑,这个专业确实更方便他在为公司招人时兼顾个人,而CAD绘图员也是一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业,当然这样的工作看起来更适合男孩子。奇怪的是,一起学习的女生也不少,差不多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其实,这些女生根本没几个真正想学的,用心学习的更少。据说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大学里要经过三年到四年的学习,才能综合掌握,而我们的学习时间只有三个月,相当于一个月学习一年的东西,所以难度可想而知。深入学习后才发觉,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用到立体几何和空间思维等等,竟然感觉自己的脑细胞不够用。负责机械制图教学的是个老头,六十岁左右,看样子应该是个退休的技校老师。而负责CAD电脑绘图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也是在深圳工厂呆过几年的。我们的教材,居然还是英文版的,很多人看不懂,并且这名任课老师英文水平不知道有没有通过四六级,反正他反复强调,英文会不会读没关系,了解大概意思才是关键。对,了解大概,意思意思就行了,毕竟都不容易,混口饭吃而已。对于他所说的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可为什么还要收那么多的学费呢?

这一期的学员有60多人,很庞大的一个班级。女生有20人左右。其实,她们心里是清楚的,所学的内容和她们无关,因为她们的目标,多是想要成为文员等办公室一族,而且在报名时,校长也应该已经给她们绘制好了美好的蓝图。漂亮就是最大的资本,关于这一点,女孩子并不傻,她们早就知道自己的价值。有些人,还运用的炉火纯青。记得一起学习的人群中,有两个女孩很醒目,对于漂亮女孩的判断标准,少男少女并无太大差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窈窕淑女,我所爱也。其实,这又岂是我一人所爱,在或明或暗的地方,不知有多少头狼都在盯着呢?

学习进行到一个月左右时,基本已经可以看出,谁在认真学,谁在熬时间。老师又岂是傻子?他们当然会鼓励大家多努力,甚至苦口婆心地劝说,但他们更清楚,凡事强求不得,还需遵循自然。这些人,年龄、住址和生活习惯等,也有所偏差,但以20岁左右的农村娃居多。这么急着外出的年轻人,在每年的毕业季都会达到高峰期。这一期学习的人员中,一多半都是应届生,以高中生和中专生居多,有三两个大专生,也有些初中生。这样的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一处。有些人目的明确,而有些人仅仅只是为了生活,或者说是为了生存。

其实,这样的一群人,依旧可以看作是一群学生,因为涉世未深或者尚未涉世。他们身上还有很明显的学生特质,只不过已经从学习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急切地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价值,为家族争光。这是一群有激情、有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自由,渴望爱与被爱。他们正处于荷尔蒙和多巴胺分泌最旺盛的时期。他们是美好的、向上的,他们也是极端的、危险的。这样的男女,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困扰,而他们又对之充满探索的欲望和飞蛾扑火般地决绝。当然,对漂亮的女孩,我也有强烈的冲动和渴望,但我已经学会并懂得克制。

每天的学习,是枯燥的,而学习间隙的男女打闹,却是有趣的。和我同桌的王明,一直很喜欢孟晨。他说,从见到她的第一眼,他的魂就已经被她勾走了。他曾不止一次向她表明爱意,还常常用歌声传情,然而孟晨总对他不冷不热,让他不知如何是好。第二个月快结束时,孟晨竟然和一个学霸好上了,这让王明很崩溃。他说,他已没有学习和外出的动力了。刚好赶上部队在招兵,心灰意冷的王明便在家人的努力下,参了军。临走的前一晚,他在班级里一遍又一遍地唱《浪人情歌》和《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两首歌,声嘶力竭,让人动容。我看着他哭得稀里哗啦。第二天以后,他便没有再出现过。

后来,校长从深圳来电,说十一期间会有大型的招聘会。接到通知,很多人就坐不住了,虽然原计划的三个月学习期,刚刚进行了两个月,还是有一多半人决定前往深圳应聘。因为下一期要等到年底了,现在去可以早点儿稳定下来。前面说了,这期的学员中有两个漂亮的女孩,其中一个就是孟晨,另一个叫董宇。我更喜欢宇,只是我没有王明勇敢,也一直不曾告诉过她。见她也报名了,于是我也跟着报了名。说实话,两个月的时间,真的只是学了个皮毛。父亲如果知道,不知会有多伤心,因为报名费是他卖掉了家中的一部分小麦才凑齐的。

来到深圳,我们在各大人才市场转悠了十多天,才发现凭自己的能力,也只能做普工而已。看着手中积蓄逐日减少,大家也陆陆续续进了工厂,听一个朋友说董宇做了质检员。后来,我与她见过一次,她看起来,很好。大家约定,等发了工资,一起聚聚。我不知道,到底聚了没有?只听说,很多同学因为工作不理想,又都陆陆续续回家了。能联系到的人越来越少了,偶尔还会听到宇的消息,却再也没有见过。

春节期间,我回家了。过完年,听说县里要举行教师招聘,我便在学校开始了代课生涯。和那一期的同学也就没有了联系。有时,我还会想起王明,想起那晚他的歌、他的泪,部队的生活,应该早已把他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吧?至于宇,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当年的再见竟成绝别,也许我并不曾走进过她的生命,但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了她,这已是青春里最柔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