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余障
29108500000001

第1章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大抵秋日适宜伤感,萧瑟悲凉,心中黄叶堆积。黑夜来得早,夜深还霜,偏偏不能入睡,惹人心烦。

他从远方来,落脚在我身边。那时昙花初开,夜里艳得很,我已入睡不久,无法用感官深刻所有,便只好一梦罢休。更惆怅的是,现如今人世浮沉,熙熙攘攘人群,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意,孤身一人,无处可藏。偶想起“最深重的孤独,是曾有伴侣后来又丢失伴侣”,孤独之余,凡触目所及之处,便尽是那人音容。“遗憾只在,这是一种可感可知却又无从亲近的看见,似镜中花,似水中月。多孤独,没有谁比离人的人更知味孤独。”

于是昙花正艳,他悄然开口。

“所有人都幻想,所有人都做梦,然后大多数都钟情于一张表情脸谱,无法自拔。我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写着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了。如果你也钟情,我可以卖很多的梦给你。”他的话正中我心思。他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不,比蛔虫更蛔虫,就像——我。

我想是最近太压抑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人和事都往梦里塞。加之生活无常,烦琐扎堆,我便一直很在乎韩寒的那句话: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我无法想象未来的天堂,有多么地狱。但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半身天堂半身地狱的人,所以很多时候,纵然是跌跌撞撞,但“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浪荡风貌却贯穿年头年尾。迷于梦中,忘掉自身仍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喜。

夜深的时候,没有人会送来春风如浴的安慰和鼓励,没有励志得让人想背下五千个单词的瞬间,也没有侧耳聆听,能陪你从路灯亮起到繁华落幕的人,而往往是路灯孤单照天明。一场大雨下来,往日的温情,被冲刷殆尽,陌生的脸,也一张接一张地眼前刷刷而过。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读了又读,未曾含着泪,却有些心冷如霜。

往日我天真地就窗台而坐,夜夜都盼着那繁星相拥,即将如薄荷一样到来的盛夏,却不小心错过到了天亮。夏末同她一块离去了,而我只想把自己浸在柠檬苏打里,凉凉爽爽,而后心里酸酸的。于是我荒唐地希望青春从头再来,却只能在梦里作罢。我迷茫在天地间好久,终于有勇气朝他开了口。“我一直幻想,一直做梦,一直放不过自己。沉重的面具在脸上越来越牢固,城墙般的课本练习越来越来高,所爱所想所希望的越来越得不到理解,忽冷忽热的世界越来越冰冷……”我一口气说到天昏地暗,宛若精卫,不甘罢休。他安静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如我影子一样听我诉说。我一直没在意,他的脸竟黑得像墨水一样深,到处都泼满了过失。

也许是往日郁积的苦闷太多,不甘罢休之后,他随手扔给我一个酒瓶,瓶中那像人头马一样的琥珀光照耀在眼里,令我有些动心,有些……堕落。准确来说,我一点也不懂酒,好多事都由着性子走,可能伤害过有些人,也让家里操心了许多。难过之余,便想起了一首歌: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一生一世如梦初醒,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我仿佛嗅到了一丝光亮,但疲惫不堪,使我仍不敢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