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句典3
2905000000030

第30章 巧语妙谜(1)

东方朔猜谜

东方朔聪明过人,一直很受汉武帝赏识。当时汉武帝身边的伶人郭舍人也很受宠。

一天,东方朔和郭舍人在汉武帝前猜谜。郭舍人说:“我有一谜,你可能猜?”东方朔答道:“那就试一下吧。”郭舍人说:“我们得打赌,你若猜不对,就得打你的板子。”东方朔说:“我若猜中了,打谁呢?”郭舍人只好道:“打我的!”二人一言为定,开始猜谜。郭舍人说:“客来东方,歌讴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人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被创。”东方朔想了想,说:“利喙细身,昼匿出昏,嗜肉恶咽,掌指所扪,臣朔愚憨,名之曰蚊。”郭舍人本想借机讽刺东方朔,不料东方朔竟能猜中,无奈,只好乖乖挨了板子。

王质遇仙记

晋朝时,浙江衙州有座石室山。一天,衢州樵夫王质上山砍柴,正午时分,骄阳似火,炎热难当,他便把斧头放在一个洞口,入洞中歇息。

洞的深处有一间石室,室内有石桌、石墩,两位鹤发童颜的老翁正在下棋。王质略通棋路,便站在旁边观看。两位老翁的棋局很是精彩,王质站在一旁看得专心致志。两位老翁边下棋边吃枣,不时递几颗给王质,还让他喝壶中的水。

不知过了多久两位老翁的局棋还没下完。这时,一位老翁对王质说道:

嘴比嘴大,嘴比嘴小;

嘴被嘴吃,嘴被嘴咬。

王质听了,知道是一条字谜,便向两人告辞。出了山洞,再看斧头时,斧柄早已烂尽。等回到家里,竟然已经过了几百年,当初认识的人早都已经不在了。王质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神仙。后人便把王质遇仙的石室洞更名为烂柯山。

原来,老翁对王质说的是一个“回”字。

刘令娴猜谜

刘令娴是南朝梁时有名的才女。一天,刘令娴的大姐夫、二姐夫来找她的哥哥刘孝绰玩,三人把酒闲聊,令娴为他们烧菜煮汤。当令娴向桌上送菜时,二姐夫说:“听说小妹吟诗作赋、猜字射谜样样精通。我有一个诗谜,看你能否猜中?”

令娴笑道:“没见我正忙?有谜快出。”

二姐夫念道:

竹做栏杆木做墙,只关猪来不关羊。

三个小子来捉猪,吓得猪儿乱撞撞。

刘令娴嫣然一笑,答说:“这是算盘,对吗?”二姐夫点头称是。

令娴说:“我也出一个字谜,让二位姐夫猜猜看。”于是念道:

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

砍去中间是树,只有不砍不是树。

两个姐夫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刘孝绰笑着对他们说:“小妹说的是个’彬‘字。想不到一个字谜竟把你们两个都难住了。”

诗仙取名

唐代诗人李白,为人豪爽浪漫,斗酒诗千,被誉为“诗仙”。

一次,有个叫李谟的人喜得外孙,兴冲冲地找到李白,让他给新出世的孩子取名。李白醉意阑珊,并不推辞,拿起笔来便在小孩儿的肚子上题了一首五言诗:

树下彼有人,不语真吾好。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李谟辞谢说:“本来是请学士给起个名字,可是您却给写了首诗,这是什么意思呢。”

李白笑着说:“名字就在这四句诗里面,树下人是木子,木子,李也;不语是莫言,莫言,谟也;好是女子,女之子,外孙也;语及日中,言午,许也;烟霏谢成宝,烟霏为云,成宝即封中,乃云封也。这不就是’李谟外孙许云封‘吗?”

李谟恍然大悟,对诗仙千恩万谢而去,后来这个小孩儿就叫“许云封”。

大明寺谜

令狐绹是唐时人,曾任太保令,他在镇守淮海时,有一天带着一班官员游览当地名胜大明寺。几个人兴致勃勃,四处探望,忽然见西面的墙壁上有人题字。只见上写着: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

采深尺一,点屈冰旁。

二人相连,不欠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烘然。

除却双钩,两日不全。

令狐绹等人不解其意。刺使班蒙却看懂了,解释说,这是个字谜:一人,为“大”字;二曜者,日、月也,合起来即为“明”;尺一者,十一寸,不就是“寺”吗?冰字去偏旁为“水”;二人相连,“天”字;不欠一边,“下”字;三梁四柱而烈火燃烧,“燕”(无)字;两日不全,除双钩,“比”字。这诗说的就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啊。

独眠孤馆

唐州有一名叫崔庆成的衙司,一次外出,住在一处驿馆内。夜里,突然进来一位美丽的少妇,对他说:“今日见君,君必有疑。今日舍君,我宁不悔。俟君回辕,别图后会。”说完放下一个信封就离开了。

崔庆成打开信笺,只见上面写了几行字:

川中狗,百姓眼,

妈捕儿,御厨房。

崔庆成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没有理会。等公事办完,投宿另一处驿馆时,那位少妇又突然出现了,她对崔成庆说:“今日之事可谐否?十二字能辨否?”

崔庆成一头雾水,无言以对,于是闭口不言。来人叫来侍女,奉酒请崔对饮,崔仍不说话,也不肯举杯。妇人和侍女于是离去。

回到衙署后,崔庆成将所遇之事说给丁晋公听,丁说道:“川中狗是蜀犬,合为’獨‘(独)字;百姓眼是民目,合为’眠‘字;妈捕儿是瓜子,合为’孤‘字;御厨房是官食,合为’馆‘字。连在一起乃是’独眠孤馆‘四个字,这是暗示要与你幽会啊。”崔听完后,说:“原来如此。不过,即使我猜到了也不会理这种水性杨花的女子。”丁晋公大笑道:“你错了。那女子非同一般啊,人家留字给你,是想考考你,不想你胸无点墨,根本猜不透,人家岂肯随意委身于你?你还不理人家,最后是不是人家不理你了?”崔良久无话。

王安石对谜

北宋王安石不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也十分喜好灯谜游戏,曾专著《字说》。他所作灯谜:“目字加两点,莫当贝(繁写为貝)字猜;只字欠两点,莫当目字猜。打二字。”谜底是:“贺”、“资”。时至而今仍然被人奉作字谜之典范。

一天,王安石与其好友王吉甫在一起作谜为戏。王安石先作了一个让王吉甫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看了之后没有马上说出谜底,而是对作了一条谜语:东海有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王安石听完点头会意地笑了。原来这条灯谜的谜底是:“日”。王吉甫是以谜解谜。王安石和王吉甫两人相视哈哈大笑不已。

昆虫入诗

明时的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真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他们诗文卓绝,经常在一起把酒行令,吟诗作谜。

一次,唐伯虎宴请文征明,被祝枝山知道了,便赶来闯席。他笑呵呵地说:“今口有福,不请自来了。”说罢坐下便要吃酒。

唐伯虎向文征明眨眨眼,说道:“且慢,且慢,兄台光临,小弟万分高兴。不过,今日之饮有个规矩,须制诗谜一首,谜底要求是一动物,否则不能吃。”说完,他自己便先作了一首:

菜儿香,酒儿清,不唤自来是此君。

不识人嫌生处恶,撞来妄上敢嘤嘤。

这首诗谜的谜底是“苍蝇”,讽刺祝枝山闯席,文征明听了会意,立即也跟了一首:

夜向晚,睡思浓,不唤自来是此君

吃人嘴脸生来惯,枵腹贪图一饱充。

文征明诗谜的谜底是“蚊子”。配合唐伯虎的“苍蝇”,讽刺祝枝山。祝枝山心中明白,这两位是在合起来揶揄自己,心中暗笑,于是不慌不忙地对道:

来得巧,正逢时,劝君莫吝盘中食

此公满腹锦绣才,不让吃喝哪来诗(丝)?

祝枝山诗谜的谜底是“蚕”。不但符合秘密要求,而且化用巧妙,一语双关。唐伯虎与文征明听罢,十分敬佩祝枝山的敏捷,于是二人各给祝枝山斟满一杯酒,三人推杯换盏,直饮得大醉方休。

郑成功以谜招贤

郑成功曾经到福建泉州招募贤才,他招募的方法很有趣,是用出谜题的方式。

他在桥头竖了一面招贤大旗,下设方桌,上有一只瓷碗,碗里盛着半碗清水,碗前放了打火石和一束香。桌前贴着一张招贤榜,上写:“射中此哑谜者,可授予军职。”

招贤的哑谜摆出后,引来了不少人围观。然而,三天过去了,仍无人能够猜中。郑成功耐心地等待,并不着急。

到第十二天时,桥上来了两个外乡人,二人走到力凛前凝神思索了一会,前面的一个伸争手揭下招贤榜,另一个则把瓷碗一下子反扣在桌上清水洒了一地。然后就用火石打出火来,点燃了香束,高呼了四个字:“反清复明。”

郑成功一见,不住地点头,满意地笑了起来,他当即授予二人军职。周围许多想投军的年轻人和围观的群众看到两人的举动,顿然醒悟,纷纷跟着高呼,很多人当即报名参加了郑成功的队伍。

这两个揭榜的人,一个叫甘辉,一个叫林泗,都是满腹经纶的才智之士,他们参加了郑成功的队伍后,一直颇受重用,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

要钱不要脸

在浩如烟海的民问笑话中,有这样一则趣事:

有人在街上设了谜局:一张桌子两旁各立竹竿一根,左侧挂一张脸谱,右侧悬一千文钱,旁边写道:“以左右两物为谜面,射一俗语,射中者以一千文钱相赠。”

见谜局有趣,很多人纷纷来猜,却都没有人猜中。这时,一个贪污成性的小官路过此地,看了看,忽然拨开众人,并不说话,拿了钱就走。众人见状,立刻拦挡说:“你连猜都没猜,怎么就敢把钱拿走?”设谜局人见了,大笑说:“让他走,他猜中了。这谜底正是’要钱不要脸‘。”

董文书出谜考女婿

清朝乾隆时,某乡村有位不第的秀才名叫董文书。他喜欢吟诗作对,也很喜欢猜制灯谜。随着年高寿长,董家儿女成群,即使没再中举,日子也悠然自得。

这一年,董文书七十寿辰,他的三个女儿和女婿都来为他祝福。董文书高兴之余,就把三个女婿叫到跟前。出灯谜让他们来猜。

只见董文书笑吟吟地说:“此次猜谜,只能以谜对谜,不可以揭穿谜底。”三个人都点头同意。

见三人都没有异议,董文书便念道:“出门就展翅,回家把翅收。拍拍它的头,泪水不住流。这是何物?你们从大到小挨着来猜吧!”

大女婿想了想道:“我有一座楼,没瓦没砖头。水在楼顶上,人在楼下走。”董文书听后啧啧称赞:“好!猜得好!”

轮到二女婿时,他似乎早有准备,立即道:“我有一座亭,没安窗和门。柱子当中立,四方任它行。”董文书连连点头,说:“没错,说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