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剑与火:俄罗斯反恐大行动
2881200000024

第24章 剑与火的碰撞(5)

随后,居住在莫斯科的车臣领袖受普京之托,也向恐怖分子表示,愿以自己的身家性命顶替人质,但同样遭到拒绝。不过,恐怖分子通过24日上午释放的一名人质之口,传递出莫夫萨尔愿意和平谈判的意图。这说明,和平解决人质问题的大门并未关闭。

此时,武装解救人质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剧院内的情况,当局一方面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监听、监控,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更多的情况。如前所述,11月24日上午,一名警察装成醉汉,试图混入剧院,不幸却被恐怖分子开枪打死。

中午,俄罗斯著名歌手、国家杜马议员科布宗和3名国际红十字会救援人员手持白旗,进入剧院。经过谈判,恐怖分子释放了一名奄奄一息的英国人质和3名儿童。

侥幸获释的儿童惊魂未定,战战兢兢、断断续续地叙说大厅里发生的恐怖事情,大厅里的人质也通过电话向警方讲述里边的恐怖。一名妇女在电话中向外面的警方求助,她说:“你们(营救行动成员)不要强行攻打进来,剧院里面安装了很多爆炸物,你们不能开枪,一开枪就会发生爆炸,那我们就完了。我现在很害怕,我恳求你们不要对劫匪发动进攻。”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放了另一名在押人质打电话给警方的现场录音,这名人质的声音一直颤抖着,显得非常害怕。一位从剧院逃出来的小孩在接受“莫斯科回声”电台采访时说,劫匪的口音是高加索一带的人。另一名获释的小孩说,她获允离开剧院时,劫匪并没有打死任何人质,他们只是朝门开枪。但据一名老太太说,她听到几声枪响,而且见到走廊上有许多血。“事情来得非常突然。”一名上了年纪的妇女说,事发当时,她正津津有味地观看戏剧,突然,那些劫匪冲上舞台,他们每个人都头戴黑色面罩,身穿迷彩服,手里拿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他们扣动了扳机,但没有对准任何人,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都吓得四处逃散,但是这些劫匪却堵住了剧院的出口,不让任何人离开。持枪者还大喊大叫:“你们难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是车臣人。”另一位名叫丹尼斯的获释少年对俄罗斯一家电视台说:“一名武装分子要求所有演员在前排坐下。随后蒙面男女走了进来。一些妇女身上捆着炸药,她们说,如果他们(安全部队)开始攻占大楼,就在10分钟内炸毁整个剧院。”

下午,在车臣人心目中享有特别地位的俄国家杜马议员卡伯松、国际红十字会的两名代表和一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马克被允许进入剧院。恐怖分子在剧院中设置了重重关卡,戒备森严,阴森可怖。一进大门,就是一片混乱,遍地是观众慌乱时丢弃的衣服、鞋帽和各种杂物,是被子弹击碎的玻璃碎片。走廊上空空荡荡,没有灯光,没有人影,一片黑暗,一片死寂。走廊尽头的玻璃门后,站着恐怖分子的哨兵,头戴黑色面罩,身上捆绑着炸药,手中端着自动步枪。见有人来,便厉声吆喝:病态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时闪现出希望与绝望之光。他们要求会见恐怖分子头目巴拉耶夫,但立即遭到严词拒绝,并连推带搡,把4位代表推出大门。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质的生存环境愈见恶化,他们缺乏食物,不能上卫生间,不得不把一些管弦乐器当成小便器。24日,一条水管爆裂,剧院中污水横流。水管维修工人要求恐怖分子允许他们进入剧院,进行抢修,但遭到粗暴的拒绝。恐怖分子还拒绝警方提供热的食物和饮料,他们正在绝食,因此人质也不能吃东西。人质只能依靠剧院小卖部内的饮料和巧克力来充饥。有些人质病了,恐怖分子只允许他们喝水,不能吃别的东西。许多人质被绑在座椅上,座椅下绑着炸弹,随时会爆炸。恐怖分子还强迫惊恐不安的人质接受所谓的应急训练,演习一旦特种部队冲进来时,人质和恐怖分子应如何配合行动……人质欲生不能,欲死难求,苦不堪言,整个剧院气氛紧张,就像人间地狱。

一名俄罗斯商人是这样描述现场惨状的,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妻子和15岁的儿子。“在我儿子身边,有一捆炸弹,他动也不敢动,观众席的周围、前排的座位上也堆满了炸弹。”

一名乌克兰议会的议员透露道:“当时,有32名恐怖分子站在剧院内,而炸药就放在剧院中,恐怖分子还在训练人质们预备特种部队闯入剧院后如何应对。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一小时一小时地流逝,人质们苦不堪言。神经大为紧张。”人质之一的医生罗舍尔告知传媒:“当时,每个人质都互相关心,他们成了受难的一家人。有些人尝试一展笑容,有些人低声争论,都试图想办法逃生。”罗舍尔说,他当时赢得了绑匪的信任,在剧院内为照顾人质而奔走。“这些人质中有许多人不堪重负而头痛,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没有人能受得了。他们不知道特种兵什么时间冲进来,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被恐怖分子杀死……他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罗舍尔说,有两名妇女当时已被吓得歇斯底里大发作,还有不少人需要药物治疗,但恐怖分子不允许带药给他们。

终于,谈判有了进展:一名俄罗斯妇女和3名儿童获释,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可进入剧院救治伤员,可给人质送去少量的食物和饮用水。莫夫萨尔还同意在剧院里接待当事国家的外交官,就释放该国人质进行谈判。不过,莫夫萨尔发出最后通牒,联邦政府必须在26日凌晨前答应从车臣撤军,否则,他们将从那一时刻起杀死人质。恐怖分子还要求俄罗斯经济学家、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担任条件兑现的保证人,著名车臣战地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娃充当双方之间的协调人。

联邦政府同意恐怖分子提出的有关人选,但在撤军问题上,仍寸步不让。

傍晚6时30分,剧院内两名年轻的女人质在洗手间越窗逃跑,其中一人受枪伤,但她俩成功地逃离了虎穴,向指挥中心介绍了场内详细的情况。

白天曾进入剧院的英国记者马克单枪匹马再闯文化宫。马克认识一位车臣人,那人与恐怖分子头目巴拉耶夫相识。利用这一特殊关系,马克见到了巴拉耶夫,对方亦愿意接受马克专人采访。巴拉耶夫头戴贝雷帽,身穿防弹衣,腰间别着手枪,没带黑色面罩,二人相对而坐。巴拉耶夫表示:“现在,我的感觉非常之好。我已经成功地控制了近千名人质,实现了预期的第一个目标。事实上,我希望过一秒钟自己就死去,但是,人质也必须与我一块死去。我再声明一次,我们不是恐怖分子。否则,我们会向普京要赎金,而不是提出政治要求。我们唯一的要求是:俄军立即撤出车臣,永远不再回来。现在,解决人质的皮球已经传到普京手中,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车臣继续打下去,要么让这1000名可怜的人质活命。但是,如果他采取拖延战术,不采取任何行动,那就是在逼迫我们大开杀戒……”巴拉耶夫讲到兴头上,主动请马克给大厅中的人质摄像,拿到外面的媒体播放,以扩大影响,给普京施加更加强大的压力。但其助手们坚决反对,认为摄像会泄露剧院里的机密。巴拉耶夫只好取消摄像,只带马克到现场参观,借以炫耀自己的战利品。

25日凌晨,俄罗斯《新报》著名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娃突然接到车臣恐怖分子头目巴拉耶夫拨去的电话,要求她立即回国,为解决莫斯科人质事件充当车臣与俄联邦之间的协调人。当时,波利特科娃正在美国洛杉矶出席某个新闻界颁奖仪式。这位女记者在车臣作战地采访时,不畏俄罗斯当局的压力,揭露了俄军对车臣平民的暴行,车臣人对她颇有好感。同时,因为她富有正义感与在车臣对新闻做出的贡献,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授予她“2001年度最佳报道奖”,近日,她又获得纽约“世界妇女媒体基金会”的奖励。

安娜·波利特科娃立即返程,当天夜晚,她匆匆赶赴现场,独自一人进了文化宫剧院,会见了恐怖分子头目,充当俄联邦政府与车臣恐怖分子之间的协调人。为了能使剩下的700多名人质早日获释,她冒着夜色、严寒与危险,穿梭于文化宫剧院与俄罗斯危机处理办公室之间,极力化解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安娜·波利特科娃最后一次离开剧院时,向外界传达了两条重要信息:其一,车臣恐怖分子坚持要求俄罗斯总统普京立即停止俄罗斯对车臣的战争;其二,恐怖分子已经做好了与人质同归于尽的准备。

25日凌晨,在刺骨的寒风中,文化宫周围依然是人头攒动,除军、警、救援人员、各国记者之外,最多的就是人质亲属,还有一些政治团体成员、慈善机构工作人员。24日就在现场活动的那些热血青年,还举着标语牌,要求允许他们进去顶替妇女和儿童,现场到处激荡着一种强烈的情绪。

人质亲属们的情绪比24日冷静了许多。他们在无奈、冷酷和无望中继续等待着,焦急地期盼着亲人的最新消息。

救援人员向记者表示:“大家最担心的是,人质无法忍受饥饿,一旦有大的行动,就会遭到武装分子的枪杀……”

恐怖分子又释放了8名儿童,其中一个小姑娘虚弱地回答记者说:“我的状况还好,但我很担心还在剧院里的我的妈妈。”她手里还拿着戴飞行帽的毛毛熊和音乐剧《北偏东》的故事书。恐怖分子还保证会尽快释放剧院里的另外75名人质。

上午9点左右,一位满脸络腮胡须、两眼通红的男子,一手拨开执勤警察,冲入警戒圈。他从怀里拔出两把菜刀,发疯似的想冲进馆内同车臣武装分子决斗,以救出自己的妻小,几名军人冲上去,把他硬给拉了回来。他双眼怒视着军警们:“就你们也有资格拦我?军人的话,我是再也不能相信啦。你们不是说车臣的匪首已经于去年就给捕杀了吗?你们看,他就在那儿!正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指挥着他的女兵们,杀戮我手无寸铁的妻儿!你们救不了他们,难道还不允许我去救吗?”

在焦急的等待中,一位叫奥列克的人质亲属对《21世纪环球报道》抱怨说:“战争、战争,政府整天叫嚷着要用战争来消灭恐怖。这第二次车臣战争又打了3年,钱没少花,人没少死,也没见到能把恐怖主义分子怎么样。你派军队去人家家里打,人家自然也会领兵来攻打我们的家园。战线已经由车臣延伸到了我们的首都——莫斯科。这太可怕了,即便是在第二次卫国战争中,德军也没有打进过莫斯科。”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接着说,“俄罗斯要想早日和平,必须尽快结束车臣战争!”

一位叫伊万的人质家属抱怨着说:“剧院的管理者们都是笨蛋!那么多车臣女人,为什么要卖给他们票?如果说他们把炸弹绑在腰里难以看见的话,难道他们连冲锋枪都不认识吗?”

与此同时,俄罗斯民众的反车臣情绪也猛然高涨。不少人将是否拥护坚决打击车臣分离主义分子的政策当做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国的标准。很多愤怒的俄罗斯人提到车臣就恨得咬牙切齿,将车臣人蔑称为“黑货”,骂他们全是谎言家、骗子和小偷,甚至攻击他们的宗教信仰。这种愤怒的情绪在文化宫外围观的莫斯科人中间最为普遍。他们说:“我们应该把那些人渣“黑货”一网打尽,我们要告诉那些恐怖分子:每牺牲一个俄罗斯人,我们就要杀掉100个恐怖分子。”

无论何种观点,何种反应,都将给普京总统在考虑处理文化宫人质事件的决定时施加无形的压力。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驻扎车臣的俄罗斯军队不能从车臣撤出,还应当继续留在那里,清剿残余的恐怖分子。在这一点上,普京总统将会得到绝大多数俄罗斯民众的支持,甚至杜马中政治反对派的全力支持。

普京最担心的事情是巴拉耶夫潜伏在莫斯科的同伙,他们随时准备发动新一轮恐怖袭击。一名熟知并同情巴拉耶夫观点的车臣人公开表示,每一个纳税和支持车臣战争的俄罗斯人都会成为车臣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血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狂热的车臣民族分离主义分子都有这种袭击的决心、勇气和力量,不论男女,他们都赞成巴拉耶夫及其追随者使用的方法——恐怖袭击。他们不仅是为车臣的独立而战,而且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出路。车臣恐怖分子对莫斯科文化宫的袭击带有鲜明的车臣人的特性:胆大包天,残酷无情,野心勃勃,完全不考虑退路。

莫斯科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表态,对此表示深切的同情、慰问,以及对普京总统的支持。

美国白宫发言人麦科马克说:“在这个困难时刻,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与莫斯科人民站在一起。任何动机都不能作为劫持无辜人质的理由。我们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随时准备对俄罗斯提供适当的帮助。”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25日表示,美国将向俄罗斯派遣反恐专家,帮助解救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内被劫持的人质。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得知莫斯科人质事件后表示遗憾,并再次把事件与打击恐怖主义的迫切性联系起来,他说:“这是令人悲哀的事件,再次表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现状。”白宫发言人迈克科马克说:“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或目的,劫持无辜的人质都是非正义的。”

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表示,英国计划派遣一个由反恐专家组成的反恐小组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帮助解决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人质危机。斯特劳说,在目前仍被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劫持的约700名人质中,有3名英国人。英国将尽最大努力设法保证所有这些人质的安全。他还表示,反恐专家小组到达莫斯科后,将帮助英国驻俄罗斯大使解决人质危机。另据英国一些官员说,反恐小组的专家们有望在24小时内到达莫斯科,他们将为英国驻俄罗斯大使提出解决人质危机的建议,在适当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为俄罗斯当局提出参考意见。

法国总统希拉克则对普京总统表示深切的慰问,声称将自己将与普京总统一起作战。

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代表欧盟谴责了劫持事件,并表示支持俄罗斯政府解决此事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葡萄牙和瑞典政府也作出了类似表态。挪威外交大臣彼得森24日在奥斯陆发表讲话说,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谴责。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对老冤家当天也同声谴责劫持事件,支持俄罗斯政府。印度外交部也强烈谴责劫持人质的行径,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果断措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