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养生中国
28799800000055

第55章 被遗忘的保健食品----酱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醋茶是古人的生活必需品,酱醋茶也是古人的保健品。醋和茶的养生效果大家都知道,特别要指出的是酱,酱是被忽视的养生食品。在很多人看来,后三个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没有这三样东西,没有酱醋茶也不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人不喜欢吃酱,认为酱是腐败变质的食物。

酱是怎么发明的没有历史记载,汉朝班固的《汉武帝内传》有个关于酱的传说:酱是神仙的食物,酱在神仙界号称神药,有好多个品种,有“连珠云酱”、“玉津金酱”、“无灵之酱”。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个追求养生的皇帝,到处派人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汉武帝的虔诚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来到人间和汉武帝见面,把天上的神药----酱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了汉武帝刘彻。

民间传说都是老百姓口口相传,酱的传说却是出自班固的记载。班固写的《汉书》是后人写历史的典范,说明班固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者。班固记载的这个关于酱的传说,可以解读出几点,一:酱是对养生非常有好处的食物,神仙都把酱当做治病的药物,酱是传说中的神药;二:酱的品种有好多,养生效果也都非同凡响。古人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把人、物神话是常用的手法。

周朝王室有专门的医工负责各种酱的制作,当时酱的品种已经很多,在周朝酱的制作和食用已经很普及。酱是在生活中发现的食品,和酒与醋的发现一样,酱的发现到被大家食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酱的发现和普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周礼》中记载,周朝王室有专门的食医负责酱的制作和使用,由医生来负责酱的制作,周朝王室是把酱当做保健品。这个记载和班固写的《汉武帝内传》相呼应,都是把酱当做保健食品。

周朝还有特殊的医生---食医,周朝的医疗制度比起现代医疗制度来讲更科学,把食疗纳入医疗保健,这就是中医的治未病。现在的医生都在医院里面,病人等到感觉有病才去治疗,很多的疾病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无药可治了。现在医生靠高科技器械来检查疾病,很多亚健康人群检查不出疾病,也就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治疗。

中医怎么治未病?用食疗去治未病是很好的方法。古人的医疗条件和现在没有办法相比,古代没有现在这样庞大的医院,也没有高科技的药疗设备。现在的医院建的规模越来越大,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可是人们的健康水平并没有提高,甚至在下降。

现代人的亚健康和慢性病比例占总人口的95%,这和人们不重视食疗治未病有很大关系。酱在古人的食疗食谱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重视酱的保健养生作用是古人食疗养生、治未病的重要方式。

《论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不得其酱不食。没有合适的酱,不吃。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食品,孔子谈到了酱,说明酱在孔子的饮食里面非常重要。现在人吃的食物和孔子那个时代的食物差别很大,现代人很难理解酱在孔子饮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酱、醋、茶都是古人的保健食品,《论语》中谈到了酱,可见孔子更重视酱的养生作用。科学刚刚为酱平反,酱从不健康食品名单里面走出来还没有很长时间,许多人还没有从以前的观念里面走出来。讲酱是很好的保健品,能预防和治疗疾病,仍然有很多人还不相信,甚至会怀疑。对食疗的重视大多是停留在口头上面,把酱当做保健品的人更少。

人们食用最多的酱是黄豆酱,黄豆酱不仅营养丰富,在医药方面应用历史也很悠久。中医认为黄豆酱性味咸寒,归脾胃肾经,可以补中益气、开胃健脾、消食去腻。体质差的人肠胃功能不佳、食欲也不好,吃点黄豆酱烹调的菜肴可以补脾胃、助消化。

黄豆酱补中益气、健脾利湿,适合胃口不太好、吃东西没味的老年人食用。老年人往往是湿困脾胃,还伴有腹中胀满、肢体困重、运动功能减弱、容易积食等症状;西医说老年人味蕾退化、食不知味。

现代研究发现黄豆酱含有丰富的磷脂、胆碱,有健脑作用,还能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用黄豆酱代替盐与酱油用来烧鱼、炖肉,味美不油腻。

现在人对养生的研究没有古人研究的深入,在食疗养生方面远远没有达到古人的高度,更不要说超越了,挖掘古人的养生智慧更重要。

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醋是杜康的儿子发明的,他们也只是众多酿制群体中间的代表人物,他们对酒和醋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原始人就已经知道食物发酵会变成酒,酒一直伴随着人类,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饮料,酒的酿造在夏朝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酿酒的工艺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中国的醋以粮食酿造为主,西方的醋以水果醋为主,水果醋的养生效果也很好,符合国人的养生思维,现在水果醋也很流行,大家都把水果醋当做保健品来使用,但是中国的粮食酿造醋在西方就没有什么市场。中国人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快,符合中国人的养生思维的新生事物就能接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强。

杜康是夏朝的一位皇帝,杜康也是一个酿酒大师,他酿的酒得到大家的追捧,杜康被尊为酒祖,他对酿酒技术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夏朝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朝代,酒、醋、酱在夏朝被广泛推广。华夏民族的夏就是夏朝的夏,夏朝在饮食上面对后人的影响很大,饮食方面至今仍然受到夏朝的影响。夏朝人的养生意识很超前,人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夏朝人发明的酱、醋、酒对养生的重要意义。

茶是神农氏发现的。茶的发现时间和杜康造酒的时间相距不远,在不长的时间里面,人们把酱、酒、醋、茶相继发现并且普及。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被后人称为上古时期,上古是一个模糊的时代,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在《黄帝内经》里面有句话: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上古之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是否和当时的人对酱、酒、醋、茶的养生作用的重视有关?需要再进一步去研究。

现在仍然有人对酱有误解,认为酱是腐败的食物,对健康有害。这说明人们对酱的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酱对人的养生效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现在人们对酱的养生作用不重视,把酱当做可有可无的调料,古人把酱当做生活的必需品,古人做的酱的种类也比现代人多。在《周礼》中记载,在周代就有专门的食医负责管理怎么调配食物来养生,做酱是食医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酱的养生作用在周代就已经被人们高度重视。

西方人也有酱,他们的酱和中国人的酱不是一个概念,西方的酱是现制的黏稠的液体,发酵的很少。西方的酱是改变食物的味道的调料,中国的酱不仅改变食物的味道,还有很大的养生效果。

美国副总统拜登来北京访问,专门去吃北京的炸酱面,炸酱面不仅好吃,还有营养。西方人都知道中国酱的营养作用很大,作为酱的发源地的中国,反而忽视了酱的营养作用。

一次做炸酱面,剩余了一些炸酱在外面放了几天,天气温度已经不低,发现居然炸酱没有变味,和刚做的一样。酱还可以防止食物变质。酱的养生作用也体现了中国文化里面的一个智慧,物极必反。酱是通过食物发酵变质到一定程度,反而变成对人体有益的东西。酱就是中华智慧在养生领域开出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