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养生中国
28799800000029

第29章 忠孝与养生

忠和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忠和孝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对国家、民族尽忠,对父母讲尽孝。俗话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对国家民族的忠和对父母的孝发生冲突的时候,国人更多的选择忠。中国几千年来战乱不断,内乱外侵从未停息,却总是能从分裂走向统一,忠文化是主要原因。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才是主流。只要是中华文化普及的地方,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忠是一样的,在中国的周边,没有一个说汉语的国家,这是忠文化的力量。历史上无数民族英雄舍生忘死维护国家统一,靠的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这是文化的力量。不管他身在何处,只要他还在使用中华文化,内心都有对国家民族的忠,这是根植在中华文化里面的文化基因。

站在文化的角度看台湾问题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只要台湾还在使用汉字,台湾一定会出现郑成功式的民族英雄来实现台湾的回归,忠文化注定台湾不会独立。如果谁要在台湾停用汉字,那才是真正危险的独立分子。欧洲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说着同样的语言,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说到忠绕不开关羽,关羽是中华忠文化的代表符号,许多地方建有关帝庙。也有不少地方的城隍庙供奉的是纪信,纪信也是忠文化的代表。全球华人都拜关公,很多行业拜关公。忠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忠不孝就会连朋友也没有。现在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西方文化进入了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没有人敢说自己是不忠不孝之人。忠孝仍然是重要的道德标准,忠厚长者是对人很高的评价。

中华文化注重夫妻之间讲忠诚,西方文化注重夫妻之间讲爱情。讲忠诚的婚姻离婚率低;西方人的婚姻讲感情,讲感情的婚姻离婚率高。现在的离婚率高和接受西方的婚姻观有关,放弃了传统的婚姻忠诚观。离婚影响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离婚造成太多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和家庭都造成伤害。离婚对人的寿命有损害,长寿的人大多是没有离过婚的。

中国企业的员工对企业讲忠诚,这是中国企业文化独特的内容,这也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西方文化缺乏忠诚的理念,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企业的员工可以不计报酬,不计较得失,和企业同甘共苦,帮助企业摆脱困难,这是忠文化的力量。

企业有一批忠诚的员工,那也一定能更好发展,竞争力会更强,融入忠文化的中国企业文化,比西方的企业文化更有凝聚力和生命力。

儒家认为,孝是做人的基础,只有做到了孝,然后才能再做别的事情,《弟子规》把孝看做是做人的根本。著名的二十四孝图更是穿越千年,感天动地,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孝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着政治和文化。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来源于汉朝,中国的大统一朝代最早的不是汉朝,国土面积最大的也不是汉朝,但是后人都喜欢自称是汉人,为什么?汉族是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政府鼓励大家行孝道,奖励孝道做的好的人,选拔官员把孝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甚至还把孝顺父母的人选拔出来做官,有一个专门的官名:孝廉。汉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刘邦和刘秀之外,其余皇帝均以“孝”做谥号,如孝文帝、孝惠帝、孝武帝,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王朝了。

香港的区旗上面是紫荆花,紫荆花寓意着什么?紫荆花在传统文化中,有着同胞骨肉分而复合的团聚之寓意,象征家庭和美、骨肉情深。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的巩义市孝义镇,汉朝以前,这里原名叫枣园。东汉章帝年间,这里住有一位姓田的老汉。田家有三个孩子,分别取名田真、田广、田庆,因为兄弟和睦,同心协力创业,所以家境十分兴旺。田家在田老汉的带领下置下一些家当,院里有棵紫荆树枝繁叶茂。三兄弟在父母死后不顾“勤俭、孝义为本,和睦相处”的遗训,闹分家,准备把紫荆树也砍掉分了,却发现原本茂盛的紫荆树一夜之间死掉了!三兄弟羞愧难当,在树下大哭三天三夜,第四天紫荆树长叹一声“无孝无义,天地难容。行孝奉义,枯木重生。”紫荆树死而复生,三兄弟自此再也不提分家了。他们遵照父母遗训,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还经常帮助乡亲排忧解难。后人为表彰田氏三兄弟遵从父母遗训的孝心和关怀乡亲的义举,把这里取名为“孝义”。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人更应该孝。人小时候靠父母照顾,老的时候靠儿女照顾。儿女的孝顺是传承来的,父母是儿女的榜样,父母如果孝顺自己的老人,子女也会孝顺父母,这是榜样的力量,也是规律。孝是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的,每个人都是孝道传承中的一个环节。你孝顺父母,父母长寿,你也为儿女做出了榜样,儿女也对你孝顺。

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差别?相同的是天堂和地狱里都是每个人拿着一个长把勺子,不同的是天堂里的人是拿勺子喂别人吃,每个人都有吃的;地狱里的人是拿着长把勺子喂自己,喂不到嘴里,每个人都在挨饿。儿女小时候父母喂养儿女,父母老的时候儿女喂养父母。

讲孝道的人就是生活在天堂,只有孝道能给人带来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孝道解决了少有所养、老有所依,把孝道传承的好的家庭就是幸福之家,把孝道传承好的社会就是人间天堂,能让人类进入人间天堂生活的只有中华文化中的孝道。

西方社会不讲孝道,搞社会养老,走着走着就进入了死胡同,人们不愿意养孩子。人口减少是西方社会最大的问题,引起的连锁反应会越来越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儒家孝道文化的重要内涵。对自己的父母孝顺,也应该对别人的父母照顾;爱自己的孩子,也要照顾好别人的孩子。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风气,每个老人都能得到周围人照顾,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大家的呵护,这个社会不就是最理想的社会吗。孝道可以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没有人照顾的孤寡老人得到照顾,失去亲人的儿童可以得到温暖。

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以孝治国,做的好王朝社会矛盾相对少一点,王朝的寿命长一点,这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不可能去做那些让父母担心的事情,作奸犯科的事情更不可能去做,孝道对社会的稳定有很关键的作用。孝道的教化作用非常明显,例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去很远的地方,免得父母担心,如果出去一定要计划。

古人把子孙对长辈的礼非常重视。早上子女都要向父母问安,回家要向父母报到。礼有养生的功效,行礼也是在做健身操,子孙行礼得到了身体的锻炼,父母得到了安心、放心,一家人都达到了养生的效果。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能做到对父母以礼相待就养生,孝做好的人就长寿。

中国人信奉祖先是自己的保护神,对祖先行礼,也是孝的一部分,也是在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自己,孝顺父母的同时也敬了自己的保护神。国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喜欢说的是----祖宗保佑,这样做的心理暗示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能缓解人的心理压力。

孝文化造成中西方最大的文化差别:西方人拜的是上帝,中国人拜的是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