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二次元秦时明月之公子羽
28795800000044

第44章 稷下之论

秦灭五国之后,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秦国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齐王建令齐军主力四十万慌忙集结于齐国西部。

秦国即将攻打齐国之际,齐王建与众大臣商量抵御秦国之策,然而各位大臣或者争论不休,又或者闭口不言,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要尔等有何用,你看看你们一个个,如同市侩之徒,又有何颜面站在此殿之上,争论数日,竟无一抵御秦国之良策,尔等不如全部辞官回家养老算了。”齐王建拍案大叫道。

“臣等有罪!”齐国众臣伏身跪道。

“尔等岂止有罪!”齐王喝道。

“王上息怒,臣有一言。”齐国相后胜道。

“后胜你有何话说?”

“今秦国兵力强盛,秦军皆虎狼之师,强之如楚国,亦一战灭之,独齐不足以抗也,而今秦国又挟灭五国之盛,兵临我齐境,无力御也,且齐国上下皆王之子民,秦齐之战若起,则国民遭殃,王宽厚待民,岂忍心乎,不若降秦,则齐国之民皆可保也,免遭战乱之苦,亦可保齐之宗室不灭,守祖宗之灵魂,延万世之长兴,今我大齐尚有兵甲四十万,亦可抵挡数日,在此期间,不如寻一良策,取以重利而降之,则我大齐之民必感恩戴德也,亦不愧于祖宗天地也,望王上慎思之。”

齐国相后胜说后,不待齐王思略,有一大臣突然站出来说道:“王上,此乃灭国亡民之言也,国相后胜,自任我大齐国相之职,欺上瞒下,横行霸道,民怨沸腾,政局混乱,军心懈怠,将士无愿,国民无心,受贿秦国,行亡国灭种之策,蛊惑君王,不修战备,不助五国,使齐面临如此大难,而其却不求护国之路,万死难辞也。我大齐尚武修身,武风之盛不输秦赵,豪侠之风更是冠绝天下。且我国兵甲尚有四十余万,堪称战国中、七国之中亦为军事之强国也。论兵士个人技能,更是名噪天下,号称技击之士。论攻战之史,我大齐有两战大胜而摧毁魏国第一霸权的煌煌战绩。论苦战之史,大齐六年抗燕而再次复国,曾使天下瞠目。国强民富,据天下鱼盐之利,商旅之发达与魏国比肩而立,国库充盈,国人富庶。论政情吏治,曾有威王、宣王两次变法,吏治之清明也七国之中也属前列,论文明人才,我大齐学风盛极一时,稷下学宫聚集名士之多无疑为天下之最,曾经长期更是天下文华之首,若开社稷下论,集天下之智,必有御秦之策也且。我齐人宽缓阔达,虽贪粗好勇,但多智,好议论,胸襟宽广有容人之量,我齐人粗豪而智慧。燕将乐毅曾领五国之兵,连下我齐国七十余城,独留莒和即墨二城,然将士不畏死,国民不惧亡,遂破之。我大齐举全国之力必可一战,胜败尚不可知,若不战而降,则为天下之笑谈也,死后又有何颜面,面见列祖列宗。亡国之人,岂有安康之言,皆无跟之浮萍也,我齐国君臣必遭百姓唾弃也,死后又岂得安宁乎?亡国之宗室,又怎能长存也,国灭则宗室不存,宗室不存,则王上将处于何地乎。危机存亡之际,王上不若,亲自出战,则国民将士之气必高涨,亦拼死一战也,热血疆土,士所心也,处死相国后胜,以平民怨,则国民一心也,此战无论胜败,不愧于祖宗天地也,不负于国民将士,必可流传于千古,得万世之敬仰。”

此人说完后,还恶狠狠的看着齐国相后胜,随后又看向齐王建,齐王建不语,齐相后胜又道:“王上,此言不可轻信也,今时不同往日,今日秦军亦不是昔日五国之军可比也,臣自任相国以来,日夜殚精竭虑,为国为民,希望能解王上之忧愁,我大齐虽有四十万甲士,但并无良将也,且王贲者,秦之名将也。王上,身份贵胄,岂可轻上战场,恕臣直言,战场之上福祸难料,瞬息万变,且王上乃我大齐之王,必是秦军争先恐后之必杀也,而此战无论胜败,我大齐王室不论是王上还宗室皆不保也,欲使王上陷于绝境之中也。”

“后胜所言,甚是有理!”齐王建道。

可此时那位大臣又跳出来对着齐相后胜骂道:“后胜,你怎敢如此,置祖宗江山之不顾,不怕被万民唾骂,遗臭万年乎,尔罪不容诛,亦妄为我大齐之相,尔之言行,天地难容也,吾之齐民必嗜尔肉,饮尔血也,吾大齐亡矣!”

后胜听此言后,并没有什么反应,仿佛没有听到一般,又或者是已经习惯了。不过齐王建此时的脸色如同死人一般,众臣见此皆不敢言,只有后胜一人静静的看着齐王。

齐王怒道:“来人,把他拉出去,寡人再也不想看到他!”

“王上,不可降啊,不可啊!”

“王上!不可啊!”

“王上!”

没有一位大臣为他求情,也没有一位大臣为他说一句话,一个人做官能做到这中地步,他这个官做的也确实够失败的,而做人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无论成功,亦或是失败,无论正义,亦或是邪恶,即使只能够得到一个人的理解与支持,亦无憾矣。最可悲不是没有朋友,而是没有知己。

“关于御秦之事,可有良策?”

齐王建此时对于降秦之时,还是踌躇不决,毕竟齐国还未到最危险的时刻,齐国还有甲兵四十万,与秦军尚可一战,其并不想立即投降,否则也不会拒绝秦使齐,正如后胜所说,即使降秦也要获取最大的利益。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王上,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有什么话就赶紧说。”齐王建不耐烦的说道。

“王上,依微臣之见,不如开稷下之论,稷下学宫,虽实力大大不如之前,但威名依在,且尚有贤士数百,王开稷下之论,则天下贤士必慕名而来,可集思广益,取御秦之策,即使不能抵御秦国,亦可使吾降之时,攒取重利也。”

齐王建拍手笑道:“卿,此计甚妙,就依卿之言。”

“王上圣明!”

“哈!哈!哈!”

“后胜此事就交由你来办。”

“是,王上,臣定不负所托!”

国之将亡,一国之主,不想护国之策,却想着降敌之意,岂不悲哉!

看着齐王建笑得如此高兴,众臣没有一个人脸上露出笑容,而后胜则是讥笑的看着他,却不知众大臣又有多少人在心中鄙视他。

对于齐国,虽身为齐臣却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他们不会想如何抵御秦国,只会想着如何保护自己。然而亡国之人,又何谈保全自己,不过是卑躬屈膝,强颜欢笑罢了,只求那一丁点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