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流行词语看中国
2873500000038

第38章 1997年(1)

香港回归

● 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 关联词:一国两制 特别行政区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

1980年代,中英两国着手落实香港前途问题。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须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归还中国,香港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香港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它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是中央政府经过长期酝酿,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其中包括: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并可保留军队等等。此后不久,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明确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接着,邓小平又提出“一国两制”的方式同样适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进一步阐明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两年后同样成功地解决了澳门回归问题。

1997年7月1日凌晨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

两年后的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结束了由1887年开始的殖民历史,回归祖国。

邓小平去世

● 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

● 关联词:世纪伟人 总设计师 中国改革之父

邓小平曾经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活到1997年,就是要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可是,在距香港回归日只剩131天的时候,他于1997年2月19日溘然长逝。邓小平的这个最大的愿望,也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创造者却没有亲眼目睹香港回归,全国人民深感难过与悲痛。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他超凡的勇气与谋略,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变革。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和平崛起也为世界所瞩目。

2月20日,新华社发表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和《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一个以江泽民为主任的459人的治丧委员会成立。

邓小平是二十世纪后期对人类世界影响最大的几个人物之一,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这一点都有着共识。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这样说道:“在国际社会,他将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生机勃勃的经济发展的主要设计师而受到人们的怀念。”

美国总统克林顿得知邓小平逝世消息,他的第一句话是:“邓小平是过去二十年里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人物。”

在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说:“他是使伟大而古老的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改革的宣告者和设计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发表悼念谈话时认为,邓小平是“中国的改革之父”。

法国总统希拉克称邓小平是“他的国家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英国首相梅杰发表讲话,其中强调“一国两制”的构想“充满想象力”。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则称他的功绩“永放光芒”。

古巴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认为邓小平“对建设和巩固中国社会主义作出了宝贵贡献”。

重庆直辖

● 在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后,重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个直辖市。

● 关联词:西部发展 长江上游工业城市

重庆,别称山城。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曾是国民政府的陪都,直隶行政院的“特别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设立重庆直辖市,1954年并入四川省。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上海都在东部,时至1997年,选择一个中部或者西部城市作为直辖市,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必要的。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城市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部经济发展起来后,在改革开放进入第二阶段,中央开始思考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问题。中西部的发展不同于沿海地区,其工业经济基本依托长江而建。拉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中西部发展符合经济理论,重庆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中西结合点上,同时位于长江上游,又有很好的工业基础,这个条件是所有内陆城市无法比拟的。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由原四川省的重庆、万县、涪陵和黔江组合而成的重庆直辖市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城市,其8.2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是京、津、沪三个直辖市面积总和的2.4倍,3002万人口是前三个直辖市所辖区县人口总数的75%,还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幅员面积、人口数量和农村人口比例都堪称世界特大城市之最。当时新生直辖市面临困难重重,40万下岗职工,103万三峡库区移民,300万贫困人口,这在当时被称为重庆发展道路上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当年的老三大直辖市上海、北京和天津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重庆高五倍、三倍和2.9倍,而与之相比,重庆只有“三最”——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穷。

1998年,直辖后的重庆首次单独组团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了重庆代表团,仔细倾听了代表们的发言后指出:重庆成为直辖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应该集中力量办好四件大事——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振兴老工业基地、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7年2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重庆直辖十年新闻发布会上,市长王鸿举代表重庆向世界宣布,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均有重大突破和进展。

王小波

●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

思想随笔《沉默的大多数》等。

● 关联词:思想者 自由撰稿人 李银河 同性恋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的寓所中悄然离世。作家生前虽然写作了大量作品,其鲜明的风格和犀利的言辞引人注目,但毕竟只在读书写作界内受到关注。也就是说,王小波在世的四十五年并不特别有名,他的很多作品不能出版,但他却从不被世俗所累,一直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像凡?高等艺术家一样,“死亡”成了王小波这个名字新生的起点,其作品在他身后盛行于世,甚至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王小波热”。他的作品影响了众多青年人尤其是1990年代的大学生。

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是一个最富创造性的作家,其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象力,又不乏理性批判精神,他的“时代三部曲”由《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组成,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通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小说的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王小波尤为过人之处就是随心所欲地穿梭于古往今来,不停变换多种视角,文字汪洋恣肆。

比起小说来,有人更喜欢王小波大量的思想随笔和杂文,喜欢他的狡黠与戏谑,被他的智慧所征服,他幽默机敏,理性清澈,有着易于辨识的文体风格。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他一生中最后数年的时光是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断力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

王小波去世以后,其妻李银河整理出版了他的全部作品。李银河本人也是学者,当今中国最著名的性社会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性社会学。在中国传播女性主义和性科学方面堪称开先河者。其研究课题和其特殊身份,注定了她也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她对于“同性恋”“多边恋”“一夜情”“乱伦”等敏感问题所持的前卫观点,更是一次次地考验着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亚洲金融危机

● 一场发源于东南亚地区,继而席卷了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关联词:亚洲三小虎 国际炒家 金融大鳄 索罗斯

1997年以前的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并列被称之为“亚洲三小虎”。 从1990年至1996年,泰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约达8%,1995年,泰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2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危机的突然来袭,犹如一场剧烈的台风,横扫了这个从经济到旅游都一度炙手可热的国度。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发生在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19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其具体的内在因素有:经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引进外资的盲目性——短期外债过量,银行体系的不健全,银企勾结和企业的大量负债等等。而外在原因,是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当时,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七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炒家如金融大鳄索罗斯等,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求短期内获取暴利。尽管如此,人们还应进一步追根溯源,找到危机生成的本质因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