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流行词语看中国
2873500000032

第32章 1993年(1)

《北京人在纽约》

● 中国第一部全程在美国拍摄的21集电视连续剧。

● 关联词:王启明 阿春 姜文 王姬 赴美移民 东西方文化碰撞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现代淘金者的梦,一个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

在1990年代的赴美移民浪潮中,北京音乐家王启明与妻子郭燕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终于来到了神往已久的美国。通过血汗拼搏的奋斗,王启明终于成为一位富翁后生活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妻子郭燕成为王启明最大的竞争对手、外国商人大卫的妻子,王启明也和聪慧美貌的女老板阿春好上了。女儿宁宁的到来,又在几个人的生活中掀起轩然大波。宁宁不能理解父母的离异,更不能接受阿春。身处于美国的社会环境,她变得任性和反叛,以放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怨恨。

《北京人在纽约》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全景式展现了北京人在纽约的生存状态,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轰动,成为描写第一批赴美淘金的中国人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电视剧所反映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比如家庭的分解与重组,婚外情的发生和发展,移民子女的教育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都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共同关注。加之姜文和王姬的出色表演,使剧中角色“王启明”、“阿春”成为当年家喻户晓的人物。片头语的经典台词也流行一时,比如“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又比如“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墓场。”刘欢演唱的片头曲也成为当时流行歌曲。

这部电视剧根据旅美作家曹桂林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作者本人正是第一代出国的北京人,所以这部小说基本是他的亲身经历,王启明身上也多少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电视剧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著名电视剧导演郑晓龙执导,这也是著名演员姜文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创收视率最高纪录后,这部电视剧还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第十四届“飞天奖”,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

禁放烟花爆竹

● 一项地方法规,1993年北京市十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

● 关联词:春节 元宵节 民间民俗 政策法规 人身安全 火灾隐患

中国人过年喜欢热热闹闹,尤其除夕和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噼里啪啦地放上几挂鞭炮,据说既能驱邪也图个喜庆,这已经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了。每到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声声震耳,硝烟弥漫如同战场。但这个习俗到了1992年行不通了,北京市十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并从1993年12月1日正式生效。

虽然这一年还只是在北京市禁放,但全国人民尤其是生活于大中城市的人心里明白,自己所在的城市紧跟着也会如此。当时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包括华人聚集的城市均禁放烟花爆竹,如香港、新加坡等,国内一些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也已经成功地实施了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后来全国陆续采取禁放政策的城市共有282个。

小小的烟花爆竹,承载着浓重的民俗文化,关系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华民族的祖先以放鞭炮驱鬼,到营造节日气氛,延续至今,民俗已然形成就有其顽强的生命力,现在却要以一纸法规予以中止,这主要是从民生安全方面着想,禁放令可以减少火灾隐患,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记载,1993年除夕之夜,北京市的政协委员张开逊赶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急诊室,只见走廊里的长椅上坐满了人,情景触目惊心。“医院里是伤者的呻吟和家属的哭泣,而楼外轰然炸响的鞭炮声却不绝于耳。”张开逊说,节日期间,仅在这家医院就有八个人被摘除了眼球。而禁放以后,当年就立马见效,1994年的除夕夜,据北京市有关方面调查统计,医院再没有接到一例因燃放烟花爆竹而炸伤眼睛的患者。

但这一项陆续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普遍实施了的“禁放令”,后来又有所松动。不少城市都经过了“禁止—解禁—又禁止”的波折。民俗的力量太强大了,一年一年过去,人们似乎总感到缺少了鞭炮声,过节便缺少了尽情欢乐的气氛。人们问,燃放烟花、爆竹可伤人,这是立法禁放的一个重要理由,可是每天都发生车祸,那么人们就不驾驶汽车了吗?

此后,全国禁放烟花爆竹政策的282个城市中,又有105个城市解禁,其中包括上海、杭州等城市。而在海外,已经禁放烟花爆竹34年的新加坡也开禁了。

劫机

● 以暴力手段劫持民用航空器的犯罪行为。

● 关联词:桃园机场 两岸关系

1993年,世界民航史上都鲜见的咄咄怪事屡屡发生在中国民航业。这一年,发生多起劫机事件,据资料显示,这一年中国大陆民航共发生劫机事件21起,劫机成功的10起,被劫持的飞机都飞往同一个机场:台北桃园国际机场。

比如:1993年4月6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从深圳飞往北京的CZ3157航班被劫,劫机人刘保才和黄树刚,一个是丰润县农民,因赌博、私藏和贩卖枪支,正被当地公安部门通缉;一个是河北省唐山市钢铁公司宾馆采购员,贪污巨款后准备潜逃;又比如1993年6月24日,厦门航空公司从常州飞往厦门的MF8514被劫,劫机人张文龙,只是因为对生活现状不满铤而走险;1993年8月10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北京-厦门-雅加达的CA973航班被劫,劫机人师月坡为逃避债务而劫机……

以暴力手段劫持民用航空器,是典型的恐怖事件,不仅会对无辜平民造成伤害,而且给民航安全带来极大危险。因此,国际社会在反对和谴责这种恐怖行为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共同制止劫机犯罪和保障民用航空器安全的《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

这一年的“劫机潮”原因复杂,大陆劫机犯明知劫机是犯罪行为,在台湾也会被判刑,仍愿意劫机去台湾,一是歹徒认为如果出于政治目的,可以得到台湾当局的宽容处理,二是劫机犯多是在大陆已经犯案在身或者负债累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险罪上加罪去台湾,希望有空子可钻。而在海峡两岸特殊的情势下,台湾当局出于当时政治上的需要,拒不遣返劫机者,甚至对一些劫机来台人士给予变相奖励与支持,事实上形成了对欲铤而走险劫持大陆民航飞机者的纵容和鼓励,以致于台湾成为劫机者不约而同的首选地。一时间,台湾被外界称为“劫机者天堂”,这就使得在1993-1994年两年时间内,海峡上空出现了令整个世界都为之瞠目的“劫机潮”。

经过多方努力,大陆和台湾双方最后决定避开政治,以处理事务性问题的态度和办法来处理这类问题,最终,大陆方面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方面海峡交流基金会在福建厦门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劫机犯是刑事犯,一方航空器被劫持到另外一方时,另一方应将案犯移送给民航客机所属方来处理。

马家军

● 辽宁田径队女子中长跑组,由著名中长跑教练马俊仁率领,故被称为“马家军”。

● 关联词:马俊仁 女子马拉松

王军霞 曲云霞 董艳梅

魔鬼训练

马家军,中国体育史上无法抹去的一个名字,一个既有着无比辉煌的外在成就,也有着不可告人的内在隐伤的团队;一个风光无限后分崩离析的集体,在1990年代给了人们太多的谈资和谜团。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为此写了《马家军调查》,从而引来马俊仁的诉讼,更为“马家军”这一称号平添神秘和诡异。1988年,马俊仁开始任辽宁田径队女子中长跑组教练,马俊仁以“魔鬼式训练法”的非人性管理著称,他对队员们进行了严格的大运动量训练。让她们在公路上永无休止地奔跑,他则骑着摩托车驱赶。又发明了“从鹿和鸵鸟身上学到”的奇特跑姿,并认为其队员王军霞是“梅花鹿大仙”。与马俊仁的特殊训练不无关系,第一代“马家军”队员几乎个个是世界级高手,王军霞、曲云霞、刘冬分别有骄人的世界纪录在身。当时老马有句名言:说破啥就破啥,说让谁破就让谁破。

1993年,马家军迎来了最辉煌的胜利,这一年的4月,马家军在天津集体刷新女子马拉松全国纪录;8月在斯图加特世锦赛包揽女子1500米、3000米、10000米三枚金牌;9月又在七运会上狂破世界纪录;10月在西班牙夺得世界杯马拉松赛女子个人和团体冠军。当时的美联社在发文介绍曲云霞、王军霞、刘东连夺世锦赛三枚金牌时,赞颂这是“田径史上令人震惊的奇迹”,王军霞更是被称为“东方神鹿”。马家军载誉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专程迎接;国家体委、辽宁省体委更是发出“向马家军学习”的号召。

1993年,既是马家军辉煌的一年,也是马家军走向衰败的一年。年底,队里世界冠军刘东被驱逐出队,引起媒体对马俊仁家长作风的质疑,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1994年“马家军兵变”,包括王军霞在内的全体队员签名“上书”马俊仁,表示要退出辽宁中长跑队,转入另一教练毛德镇手下训练,并于1996年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5000米冠军;1997年第二梯队的姜波、董艳梅在八运会上双双打破女子5000米世界纪录,马家军东山再起,但新台柱董艳梅最后依然出走。1998年,报告文学作家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出版,马俊仁为之提起诉讼……一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经过全国选拔,马家军无一人入选。2004年10月28日马俊仁退休,“马家军时代”宣告结束。

徐洪刚

● 一位解放军战士,当时是济南军区某红军团通讯连中士班长。

● 关联词:舍己救人 勇斗歹徒 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1993年8月17日,一辆大客车行至四川省筠连县巡司镇铁索桥附近时,车内几个歹徒突然向一名青年妇女强行勒索钱物。当遭到拒绝后,歹徒一边对妇女耍流氓,一边把她往车下推。车上一位正在角落里打盹的解放军战士被惊醒了,见此情况,马上冲上前去制止,徒手和歹徒抗争。四个歹徒把他团团围住,穷凶极恶地挥刀猛刺徐洪刚的胸、背、腹……鲜血染红了他身上的迷彩服,也染红了座椅、地板,肠子从受重伤的腹部流出。

司机把车刹住。歹徒纷纷逃窜。此时,这位身中14刀的解放军战士,奇迹般地用背心兜住往外流的肠子,紧跟着跳下车来,用全部的力气往前追出了五十多米,然后一头栽倒在路旁……

这个英勇的战士就是济南军区某红军团通讯连中士班长徐洪刚,云南省彝良县洛旺乡人,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7月也就是事件发生的前一个月入党,当时他正探亲后从家乡返回部队。

事情发生后,当地各政府机构及广大群众纷纷行动起来,立刻把英雄送往医院;筠连县医院全力抢救,县公安局出动精悍队伍,在不长的时间内将四名犯罪歹徒全部抓获归案,被救妇女和她的家人亲属,还有周边的群众每天前往医院探视。

徐洪刚舍己为人、勇斗歹徒的壮举立刻在全国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称赞和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中央各新闻机构对徐洪刚的英雄事迹广为报道,徐洪刚的名字被全国人民所熟知。1994年2月5日,中央领导人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双拥模范代表时,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徐洪刚等人的事迹,体现了我们共产党的传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徐洪刚获得了“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

当时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徐洪刚的题词分别是:

向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同志学习。——李鹏 一九九四年三月

以徐洪刚同志为榜样,做党和人民的好战士——刘华清 一九九四年三月

向徐洪刚同志学习,继承发扬红军优良传统——张震 一九九四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