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流行词语看中国
2873500000030

第30章 1992年(1)

邓小平南方谈话

●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下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

● 关联词:南方谈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如果说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传奇,邓小平亲赴南方视察则是中国改革的传奇。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他对1990年代初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定位,是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进一步开拓!

当时,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背景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而国内政治经济改革一度停滞,社会气氛低迷,人们心中充满疑虑,中国渴望一个答案。而邓小平以最直接的方式击中了最迫切的追问——“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最智慧的方式放下了一时还无法厘清的纠缠——“不要争论”。于是,思想解放重新受到鼓励,社会共识再次达成,改革开放一往无前,经济发展车轮飞转。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对有关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理论作了系统阐述。一向慎言的邓小平到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几乎没有停止过谈话。最激动的一次是从深圳坐船到珠海一个小时,他整整讲了一个钟头。1月23日从蛇口港乘快艇抵达珠海,离开深圳前他再次叮嘱市委负责人:“你们要搞得快一点。”

199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将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期间的谈话要点作为中央1992年第二号文件下发,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邓小平南方谈话全面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社”姓“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根据这一标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南方谈话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判断标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作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全面明确的阐述,并启示性地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一个在长久的历史时期里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则。“不发展经济只能是死路一条”,这是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在政治报告中主要依据邓小平南方谈话,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将这一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的党的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此不可逆转。

《编辑部的故事》

● 第一部国产电视轻喜剧,王朔编剧。

● 关联词:人间指南 李冬宝 戈玲 余德利 葛优 吕丽萍

《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电视室内剧,剧情发生在《人间指南》杂志编辑部。这里有几位年龄不等、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热心助人的编辑们,李冬宝和戈玲是一对未婚男女青年,执著认真,承担着编辑部的大部分工作;余德利脑瓜灵活,给人有些不务正业的印象;老同志牛大姐凡事都有点“牛”,思想略显僵化;老编辑刘书友能力较低且还胆小怕事;一刊之长的陈主编则要在这群下属中左右平衡,大伤脑筋……

面对社会的改革开放,六位编辑在他们的编辑生涯中遇到了前所未见的事情:吵架的夫妻来找他们解决纠纷;打算轻生的少女通过他们向人生作最后告别;失意青年到他们这里来寻求婚姻的机会和生活的温暖;一个怪诞的天文爱好者得出“地球即将毁灭”的结论,死乞白赖地想通过编辑部把这个消息告诉全世界……

这部25集的电视轻喜剧每个故事独立成章,生动活泼,剧中的人物性格和观念大相异趣,不断发生冲撞激起剧情风波,人物说话语言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使人捧腹之时又引人深省,正如有人评价:“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东西南北万象难收,一间平平常常的屋,几位忙忙碌碌的人;一本热热闹闹的书,几颗实实在在的心;有意人间指南,无奈人各东西,有意替人分忧,无奈心事难移,说不出是苦是甜,分不清是我是你,生活是辆不停的车,大家都得往上挤,生活是条漫长的路,手携手我们走下去。”在25集电视剧中,讲述了许多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集中触及了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种种困惑,在幽默中给人以提醒和启迪。

这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轻喜剧,其播出令大半个中国充满了笑声。剧中的调侃、幽默、讽刺、戏谑,开电视连续剧之先河,它的出现,拓展了我国电视剧的美学品格。同时这部电视剧还造就了“一代笑星”葛优。该剧荣获中国广播电视部第十二届“飞天奖”三等奖;第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傻子瓜子

● 安徽省傻子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的“傻子”系列炒货。

● 关联词:年广九 瓜子状元 私营经济 雇工剥削 中国第一商贩

“傻子瓜子”起源于1970年代的安徽芜湖,由瓜子状元年广九始创。其得名的由来,年广九这样解释:“别人买一袋瓜子后,总会问这够秤吗,我就抓起一大把递到他手上!”由于这样连卖带送的“策略”,年广九被买瓜子的人喊做“傻子”。一传十,十传百,“傻子瓜子”也渐为人知。他这种薄利多销的策略招来了大量顾客,每天来买瓜子的人要排很长的队。年广九看到长长的队伍也可以生出促销主意,他出台了不少“店规”:独生子女买两斤瓜子不排队,结婚的买十斤瓜子不排队,军人不排队……由此见出,他是一个相当有商业头脑的精明商人。

就这样一个普通的经营瓜子炒货的小商贩,竟然三番五次被邓小平提及,年广久感激而自豪地说,“邓小平多次救了我”,“他至少提到我三五次”。事实确实如此,1983年和1984年,邓小平先后两次直接点名,以年广九和他的傻子瓜子为例,明确表示中国政府鼓励发展私营经济。

改革开放初期,年广久的身家就突破了100万元!最多雇工达103人,成为当时中国雇工人数最多的个体户,而那时的说法是雇工超过八人就是剥削,于是有人认为他这是严重的雇工剥削,但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讲话了:“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第三次提及年广九和他的傻子瓜子,“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一段话,被年广九印在了自己名片的背面,这是他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他对邓小平的一种感激和缅怀。

施拉普纳

● 德国人克劳斯·施拉普纳,第一位担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的外国人。

● 关联词:中国足球 外国教练 徐根宝 古广明 郝海东

从1992年6月起,德国人克劳斯?施拉普纳开始担任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在中国体育界,他是第一位担任主教练的外国人。

这一年,人们对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队教练已经失去信心,聘请洋教练的呼声四起,中国足协开始选帅。如何选洋教练,这对多年相对封闭的中国足球界来说是陌生的。此时中国足球最大的赞助商上海大众公司表示愿出资请一位外国教练,因为由于大众公司与德方合资,德籍人施拉普纳就进入了入选之列。

虽然施拉普纳在其自传中这样说:“我踢球的级别越来越低:丙级队、丁级队,最后是成人组最低的戊级队。21岁我开始去服兵役,22岁脱下军装……”但是中国足协看到的却是他拥有德国甲级队、乙级队的教练证书,他把乙级队曼海姆队带进甲级队,并取得第六名,认为他绝非平庸之辈。

中国球迷在足球方面受的刺激太大了,中国教练给他们的失望太多了,他们太希望有一个扭转乾坤的人物了,而洋教练无疑是他们饱受心灵创伤的寄托。于是一场造神运动就这样开始了。施拉普纳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和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他每到一地,都有山呼海啸般的拥戴,他走下飞机,脚下竟有欢迎国宾的红地毯!各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这位当年的头号新闻人物,他在德国某个月被排名在前十位教练之中,被说成“德国十大教练、位居贝肯鲍尔之前”。在这种气氛中的施拉普纳也很感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雄心,他说他的目标是一年后使中国队成为亚洲一流强队,三年后便可与欧洲二流的瑞典、丹麦相抗衡了。

当时,施拉普纳的助手是徐根宝、古广明。他执教率队后比较成功的就是1992年10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届亚洲杯决赛,这使人们对他更加深信不疑,但率领中国足球队争夺世界杯入场券未果。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一小组第一阶段的比赛中分别以0∶1的比分负于也门队和伊拉克队,最终未能出线。这次失败使他的任命基本结束,他开始出任中国足协技术顾问。1994年广岛亚运会后下课,由原助理教练戚务生接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为了宣传报道产品质量问题而发起的一项社会活动。

● 关联词:产品质量 舆论监督 驰名商标 中国名牌

1990年代,“中国质量万里行”是中国最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之一。这个活动是由首都主要新闻单位联合主办,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参与和支持的。内容和宗旨体现在它的名字之中:质量万里行。中国的新闻记者为了宣传报道质量问题,将要作千里之行,万里之行。

1991年8月,“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到会,表示“支持舆论对质量的监督”,再加上这一年的“3·15”晚会取得了未曾意想到的好效果,同时也发现了产品质量在中国已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于是各方面都感到有必要开展“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

1992年2月,活动正式启动,第一批关于产品质量的报道同时在报纸、电视、广播发出,立即获得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消费者反映非常好,他们纷纷写信给组委会、给各新闻单位,直至写信给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朱基副总理。群众来信的内容归结起来有几句话,一是“大快人心事,质量万里行”;二是“这是党和政府为人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三是“希望万里行天天行”。

同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联合召开了第一年活动的总结大会。主管新闻工作的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说,在新时期新闻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而“中国质量万里行”找到了一个新闻工作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好的方式。会上还传达了老一辈经济工作领导人张劲夫的意见,他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一直重视质量工作,但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落实。“中国质量万里行”找到了一个推进质量工作的好方法。一个从新闻工作的角度,一个从经济工作的角度,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看做是对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作出的全面评价。

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对全国质量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对质量法制的制定和完善,对企业质量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对中国名牌事业的发展,都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