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流行词语看中国
2873500000001

第1章 1978年(1)

哥德巴赫猜想

● 数学专用名词。

● 关联词:数学 陈景润 徐 迟

这是一个太专业的术语,需先作一番解释:十八世纪的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说明确实如此。但是这需要予以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作出证明。一直到死,欧拉也未能证明它。从此这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两百多年来,不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于是就有了一种说法: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科院数学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就是一个试图摘取数学皇冠明珠的人。1966年5月,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1973年,他发表的论文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达到了筛法的光辉顶点。

陈景润的论文发表于1973年,而直到1978年“哥德巴赫猜想”才在中国广为流传,“陈景润”也成为举国上下无人不知的名字,那是因为1978年的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作家徐迟的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描述了陈景润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事迹。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国其实成就了两个人的盛名:数学家陈景润和作家徐迟。

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不仅是科学,文学的园地也满目荒凉。徐迟以一手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文笔,写出了陈景润这样一位神秘的传奇性的数学家,比如作品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且让我们这样稍稍窥视一下彼岸彼土。那里似有美丽多姿的白鹤在飞翔舞蹈。你看那玉羽雪白,雪白得不沾一点尘土;而鹤顶鲜红,而且鹤眼也是鲜红的。它踯躅徘徊,一飞千里。还有乐园鸟飞翔,有鸾凤和鸣,姣妙、娟丽,变态无穷。在深邃的数学领域里,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这篇报告文学立刻引起了轰动。“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颗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国1978年“科学的春天”熠熠生辉,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科学的春天

● 对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如果加上书名号,则是这次大会

上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稿。

● 关联词:郭沫若 四个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

1978年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年。这一年3月9日,在邓小平、方毅的有力支持和推动下,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大力倡导和支持中国科技大学创办了少年班。也是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重要大会,则是全国科学大会。表明了中国已经结束了长期的动乱将开始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文革”劫难之后,要走上腾飞复兴的道路了。

这次大会于1978年3月18日~31日在北京召开,此时正值“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所以人们热情地把这次大会看做科学的春天的到来。3月18日下午,全国科学大会如期召开,6000人参加开幕大会,邓小平致开幕词。有人统计,邓小平一个多小时的讲话,被全场十九次热烈的掌声打断。华罗庚、严济慈、钱三强、钱学森等几乎所有著名科学家都出席了大会。邓小平在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断。大会闭幕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并由著名播音员虹云当场朗读,饱含激情的讲话在人民大会堂激起了一阵阵春潮般的掌声。

郭沫若素以诗人和文学家闻名于世,其实他是融三种身份为一体:国务活动家、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诗人(文学家),在这次大会召开之时,郭老已是86岁高龄。一位跨世纪的老人,在大会上呼喊着:“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不能不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如果说大会闭幕式上郭老诗意的、激情的发言从感情上鼓舞着人心,而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的长篇报告则更具有实质性意义,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方针路线和政策方面很多问题。这个报告打破了多年政治运动加诸知识分子的思想桎梏,澄清了此前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预示着一个尊重知识、倡导科学、推进民主法制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道。1988年9月5日,邓小平进一步作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我国发展战略中核心地位的理论基础。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4年6月,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2006年1月,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十载弹指一挥间,中国科学技术已发生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巨变:我国拥有了相当完整的学科布局,拥有居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实力,拥有大规模的科技人才资源;“神舟”巡天,“嫦娥”奔月……在航天、生物等重要研究领域,中国已跻身世界前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它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更是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

● 关联词:两个凡是 精神枷锁 “左”的错误思想

与“真理”这个词汇相关联的,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那就是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十七岁入师门,跟随柏拉图长达二十年之久,对老师非常热爱和崇敬,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以这样的诗句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正是亚里士多德动摇了柏拉图学说的根基,他提出的“实体说”与柏拉图的“理念论”针锋相对,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分歧。当有人指责他背叛了自己的老师时,亚里士多德回敬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时光流转到1978年的中国,“真理”这个词更多更频繁地出现在另一个短句中,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标志着中国在那个特殊时代冲破思想藩篱、追求真理的一场革命,这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第一句最响亮、最具关键意义的口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当时针对的是“两个凡是”观点。

中国自“文革”以来,“最高指示”就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不容置疑。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了,“文革”结束了,然而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如果这样,中国人民不是仍然被束缚在“文革”的精神枷锁中得不到解放吗?不难看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延续下去。

在这种情形下,邓小平同志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事业”,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刊登了一篇六千多字,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这篇文章的作者胡福明,是南京大学哲学系一名老师,他在1977年8月写成这篇长文,9月初将文章寄往北京。这篇文章公开发表前,经由胡耀邦同志审定,先由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内部发表。次日刊载于《光明日报》。新华社当天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轰轰烈烈地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砸碎精神枷锁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此拉开序幕。正是这一讨论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权威观念的确立,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