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2869400000020

第20章 获得做事的能力(4)

无独有偶,日本的汤川秀树,在1932-1933年之间,用当时已知的粒子之间的交换来解释核力问题失败了。这些失败使他意识到,应当放弃当时已知的粒子电子中微子等说明传递核力的物理机制的旧观点,采用最新立场来考虑核力问题。他提出"质子、中子之间在交换一种我们不知道的新粒子。"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兀介子和它的性质,13年后(1946年),在高空中发现了兀介子,1949年他的预见被实践证实,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再以人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圆珠笔为例,早先的圆珠笔最多只能写2万个字,然后珠子就会崩出来,弄脏人们的衣服和书籍,因此很不卫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也只是从寻找耐磨的珠子方面想办法,进展不大。1950年,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忽然想到,想办法让圆珠笔写到1.5万个字便用完不也可以吗?这就产生了现在定期换圆珠笔蕊的方法。日本发明家学会会长丰泽雄对此兴奋地说:"真是个绝妙的逆向思维方法。"

语言是成功金钥匙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书足以悦情,足以长才……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都能陶冶性格。"除此之外,还应有语言、音乐和美学等方面的爱好和修养。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想交流的工具,任何科技成果的表达、交流、传播和普及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英国化学家彼得·米切尔,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从事生物转换能的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生物能学,专门研究活细胞内能量转换问题。然而,他的成果却引起了近20年的激烈争论。造成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撰写的文稿令人费解,人们难以理解他的观点,更谈不上接受他的学说了。后来,经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盖伊·格雷维尔作了综合转述,才使"生物能学说"得到最鲜明的表述,从此才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肯定和支持。1978年,米切尔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仅此一例,就足以说明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同米切尔相反,伦琴发现x射线的三篇报告,却是用精炼、明晰的语言阐述科技成果的典范。1895年11月,伦琴发现并研究了x射线以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共撰写了三篇报告,这三篇科学报告结构严谨,精辟流畅。有人评价说,他的报告已经达到一字不能加,一字不能减的地步。伦琴高水平的语言修养,对他发现x射线的概括,表达和知识的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多数资产雄厚的企业,往往都有出语不凡、精明强干的经理或总裁。这些企业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同他所有的资产一样颇有实力。他们常常妙语惊人,给听者留下极大的启发。可以说,企业家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给企业带来极强的声誉和无可比拟的宣传力。

意大利新型企业家贝尔鲁斯科尼70年代后期开始经营电视业,自1983年起,他又买下了两家私人电视网和一个拥有300个影院业务的庞大网络,并花费了10多亿美元买下了更多的录像带和电影拷贝。不仅如此,他还买下了AC米兰足球队,以扩大自己的影响。

他更有非凡的口才,他曾对记者说:"私人的民意测验表明,我在民众中是极受欢迎的,我在企业家当中也排行老大。"的确,他的幽默风趣的口才使他经常成为大众关注的新闻人物。因此,贝尔鲁斯科尼说:"我天天出现在报纸上面。"

最后,他精彩地对记者说:"我是拟人化了的意大利之梦。"这是企业家特有的潇洒和豪迈,也体现着意大利民族独有的浪漫开朗的性格。因此,此语一出,社会对贝尔鲁斯科尼普遍反映良好。有这样杰出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大企业家不被意大利公众接受和欢迎,那才是怪事一桩呢?

"科学与艺术结婚的时代"。科学和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两股巨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历了产生于同一源头--相互分离和独立发展--现在又重新汇合成一股潮流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使用的石斧和陶器同时也是艺术品,劳动号子既是体力劳动的科学要求,又是歌唱的最早起源。

而到古希腊时,那时的杰出人物差不多都是精通科学和艺术的"通才"。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等都是如此,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也是哲学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学者们更是多才多艺。最典型的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他不但是大画家、大数学家和力学家,又是非常杰出的工程师,他在很多领域都作出了伟大贡献。他认为,一幅画必须是实体的精确再现,他坚信数学能帮助达到这一点。所以,数学就是他"绘画的舵轮和准绳"。正因为如此,后人称赞他是"科学上的艺术家,艺术上的科学家"。再以中国为例,多才多艺的学者也是比比皆是。我国汉代的张衡对天文、地理、数学、机械、文学、绘画都有很高的造诣,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哩!祖冲之是个闻名于世的数学家,但他对天文、文学、音乐也有广泛兴趣,还曾对祖国历法作出重要贡献。明代李时珍在中外医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对医学、药学,而且对文学也深有研究。

世界大势的呼唤。自19世纪末爆发物理学革命以来,科学发展表现出分化的步伐大大地加快。学科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科学知识的层次性也日益明显。分层次、立体的、网络的、开放的大系统开始展现。人们得以从一种全新的观念出发,向着不同的物质层次进军,从而导致了粒子物理、宇宙演化论、分子生物学等基本学科理论的诞生。在科学高度分化之时,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不分明,各学科间出现了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这样,科学结构进一步呈现为连续的整体,由二元平面走向三元立体。

现代社会学科的交融是无法阻拦的世界大势,这一大势呼唤着宽厚坚实的基础知识,唯其如此,才能在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如鱼得水。例如,地学的发展先后经历过三次重大的突破:

第一次是将生物学引入地学,依据古生物的进化确定地层的先后顺序,形成"生物学地球观";

第二次是将化学引入地学,分析地球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演化,形成"化学地球观";

第三次是将物理学引入地学,从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及结构来研究地球的演化,形成"物理学地球观"。

试想一下,如果研究者不同时具备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坚实的基础知识,又怎么能够巧妙移植,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地学上,并最终促进地学的大发展呢?

三、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对人要恭敬

下面是某工程机械制造厂的科长与其部属的对话:"小李,你看起来气色蛮好的嘛,听说最近挺清闲的?你看人家小张,多忙!在这个社会上,总是能者多劳的。不过听说你的英文很棒,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帮我翻译一下这篇稿子,这个礼拜就要!"

"这礼拜?我恐怕要跟你说声抱歉。下星期一我有一个会议,必须准备一些相关资料。所以可能没时间为你翻译,科长不也是大学毕业的吗?我看根本不用托我嘛,反正我正职的工作都做不好,就别说翻译这么重要的事情了。"

"啊,我知道了,算了,不求你也罢!"

上例的科长算是在求人办事吗?找部属替自己翻译,是要去说服而不是贬低他。拿对方同别人相比,言辞间流露出批评之意,甚至还抨击对方工作没做好什么的。如此一来,对方哪还会想替你做事,这实在是个糟糕透顶的例子。事实上许多人都是这样子的,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却还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碍于上司下属的关系,对方即使受到伤害,也不至于当场和你翻脸。但是长期下来,部属心中对于上司的不满,久而久之也会忍不住溢于言表了。

如果这位科长像下面这样说话,就不会碰壁了:"小李,你最近有空吗?听说跟你同期的小张最近很忙。知识经济时代,真是能者多劳啊。下周一又要开会,你现在一定也很忙吧!我曾听人说你的英文程度不错,不知能否抽空帮我翻译一下这篇文章呢?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急着要的,行吗?"

"这周就要吗?大学毕业的科长都不敢掉以轻心,看来这篇翻译想必非常重要。虽然不知是否能让您满意,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我就知道你绝对没问题,不然我也不会来找你了。拜托你啦!"

如此和气尊重的请托,谁会忍心拒绝呢?为什么换一种说法小李的情绪转变得和前例迥然不同呢?这是因为他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无论是谁,其对自身的东西都会有一分自豪、珍惜之心。尊重这份感情,也就能赢得对方的信赖。一般人若能在工作上得到上司的肯定,就很容易滋生甘为对方赴汤蹈火的情感。伤害对方的自尊可说是求人办事的一大禁忌。

注重别人的角度

要想求对方顺利办成事,必须深入了解对方的性格、身份、地位、兴趣,然后投其所好,避其所忌,攻其虚,得其实,这样办起事来才能进退自如,成功有望。做不到这一点,就容易把本该办成的事办砸。

(一)不能忽视对方的身份地位

无论在哪个国家、什么时代,人们的地位等级观念都是很强的。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说话的语气、方式以及办事的方法也应有异。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贱。尤其当对方是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会认为你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因而他不喜欢听你的话,不愿帮你的忙,或者有意为难你,这样就可能阻碍了自己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遇到障碍。

聪明人都是懂得看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办事的,这也是自己办事能力与个人修养的体现,平常我们所说的"某某人会办事",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才智上。这样的人不只当领导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不讨厌他,这样,他们办起事来就比较容易。

(二)看准对方的性格,投其所好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有的人喜欢听奉承话,给他戴上几顶"高帽",他就会使出浑身力气帮你办事;有的人则不然,你一给他戴"高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以为你是不怀好意;有的人刚愎自用,你用激将法,才能使他把事办好;有的人脾气暴躁,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跟他说话办事就不宜拐弯抹角。

所以,与人办事,一定要弄清这个人的性格,依据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恶才会对办事有好处。

对方的性格,是我们使其办事的最佳突破口。投其所好,便可与其产生共鸣,拉近距离;投其所恶,便可激怒他,使其所行按我们的意愿进行。无论跟什么样的人办事,我们都应首先摸透他的性格,依据其性格"对症下药",就很容易"药到病除",办事成功。

外交史上有一则轶事: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军人,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唔……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

纳赛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产生了奇效。

在这段会谈的一开始,日本人就把总统称作上校,降了对方不少级别;挨过英国人的骂,按说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对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并获得自由独立战争胜利的纳赛尔听来,却颇有荣耀感,没有希特勒的实力与手腕,没有幽默感与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从上校到总统呢?接下来,日本人又以读过他的《革命哲学》,称赞他的实力与人情味,并进一步称赞了阿拉伯战争的正义性。这不但准确地刺激了纳赛尔的"兴奋点",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话收到了预想的奇效。

(三)观其行,知其心

通过对方无意中显示出来的态度、姿态,了解他的心理,有时能捕捉到比语言表露得更真实、更微妙的内心想法。

例如,对方抱着胳膊,表示在思考问题;抱着头,表明一筹莫展;低头走路、步履沉重,说明他心灰气馁;昂首挺胸,高声交谈,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发,揉搓手帕,说明她心中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真正自信而有实力的人。反而会探身谦虚地听取别人讲话;抖动双腿常常是内心不安、苦思对策的举动,若是轻微颤动,就可能是心情悠闲的表现。

懂得心理学的人常常通过人体的各种表现,揣摸对方的心理,达到自己办事的目的。

推销员在星期天做家庭访问,必定会注意受访夫妇翘腿的顺序。如果是妻子先换脚,然后丈夫跟着换,可认为是妻子比较有权利,只要针对妻子进行进攻,90%可以成功;若情形相反,当然是丈夫比较有权利,这就需要针对丈夫进攻了。

办事之前,通过察言观色把握住对方的心理,理解他的微妙变化,有助于我们把握事态的进展。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

立足于韧性与耐心,着眼于感化对方,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厚着脸皮而克服害羞和自卑,在交际处世中主动出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拿出耐心,妙示诚意。结果必须是胜利与感化对方同时而至,否则便会导致战争升级,双方反脸,事与愿违。

笑脸相向、幽默开道,或者调动眼泪、苦苦哀求,正是从上面的意义上来说,是软磨硬泡最为有力的技巧。取得对方的认可、同情甚至赞赏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不分对象、不顾自身条件一味纠缠,定会落个无赖之名,甚至惹祸上身。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与陌生人,尤其是异性打"第一回交道",是值得潜心研习的艺术。和人家一点交情也没有,何谈去"泡"得他心软呢?人情,永远是关系学的核心所在。

(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