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芦荻村
2866000000067

第67章 3、

3、

一天早饭后,工作队办公室里正在开会。

“杨队长!杨队长!”外面传来田百怀的喊声。随着喊声,田百怀已经跑到办公室门口:“您看谁来了?好像是你们的领导呢!”

杨队长走出门来,见是县长钟德诚和通讯员小李,与田立吾一边交谈一边走过来。

钟县长是下来检查生产救灾工作的,依然保持着当年军旅生活习惯,身穿一身旧军装,背上背着军用背包。早上从南面五里外的孙瓦房徒步走来,经过南庄儿问路时刚巧遇到田立吾,便一路交谈着过来了。杨队长连忙迎上前去,接过钟县长的背包,拉着钟县长的手,亲切地道着乏:

“老钟同志,您辛苦了!小李辛苦了!”工作队下乡有规定,为了便于开展群众工作,下乡后一律不得称呼原来的职务,除了在工作队里的职务如队长、组长等之外,都以名字或姓氏相称,如老钟、老杨等。

“哈,你们下来才辛苦呐!我们在县城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辛苦什么?小李,你说是吧?”说得大家都笑了。田立吾不失时机地讨好道:“都辛苦!都辛苦!”

“我们正在开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议议下一步的计划。正好,您来了——请您作指示。”杨队长边走边汇报着。

“正好我也听听,一块儿议议。”钟德诚对杨队长述说的会议内容很感兴趣。

一行走过来,工作队员们都站在办公室门外迎接着他们。田百怀领着小李背上两个背包到后门去安顿住宿和联系派饭去了。

钟德诚进屋坐下来,大家重新落座。田立吾游移着,不知道该坐下还是该出去。杨队长见状对钟德诚低语道:

“这位老田同志一直配合我们开展工作,今天会议我看可以让他参加,您看……”钟德诚点了点头。

“老田,来,坐下吧!”杨队长回头招呼田立吾。田立吾受宠若惊似地点着头哈着腰唯唯诺诺地在墙边一根板凳上局促地坐了下来。

杨队长汇报了全村灾后补种晚秋作物的情况和通过走家串户摸底核实发放了第一批救济粮的情况后,接着说道:

“目前,群众思想情绪基本稳定。主要问题是,第一批救济粮数额太少,每人只有8斤麦麸子,第二批救济粮还没有着落,而且缺粮人口还在增加,估计半个月后,缺粮人口将接近300人。请县上抓紧向上级反映解决。”钟德诚在笔记本上不时记录着。这时抬起头来,表情凝重地说道:

“眼下粮食十分匮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想办法筹措粮食。”说到这里钟德诚停顿了一下,环视了每个工作队员,接着说道:

“但是,咱们工作队的同志们一定要坚定帮助灾民安全度荒的信心,并且通过我们来坚定灾民的信心。中央政府在去年底发出《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后,今年初又发出了《关于生产救灾的补充指示》,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切实采取措施帮助灾民度过灾荒,明确提出‘不许饿死一个人。’所以请同志们放心,救济粮会陆续得到解决的。请杨队长接着说吧!”

“下面就汇集一下各人了解到的村民群众中积极分子的情况吧?”杨队长低声征求着钟德诚的意见。

“好吧!”钟德诚接过杨队长的话,环视着大家说,“咱们工作队下来开展生产救灾工作,帮助灾民安全度荒。但是,咱工作队总不能长久住下去吧!现在农村基层政权还没有组建,咱得帮助村民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生产自救,节约度荒。同时,也为下一步组建基层政权创造条件。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选好带头人。这个带头人非常重要,起码要正直、善良、办事公道,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要群众信任拥护。这些话在各个工作队出发前我都说过了。怎么样?你们发现了人才了吧?”钟德诚说罢,微笑着环视着大家,示意大家发言。

一阵静场。钟德诚扭头看见了坐在侧后的田立吾,转而微笑着望着田立吾说道:

“哎,老田同志,你本乡本土的,能谈谈看法吗?”

首长的一句“老田同志”让田立吾感到浑身舒服极了,好像一下子已经像他自己说的“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俨然成了工作队的一员了一样,脸上的笑容似乎也变得正常了一些,挺了挺腰杆,眼睛盯着钟德诚说道:

“老钟同志让我说——依我看,您说的‘带头人’,不用找,俺芦荻村就有一个现成儿的!您刚才说的那几条他都占着,而且还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还当过长工、大领。人吗,高大魁梧,仪表堂堂,还有一副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侠肝义胆呢!人缘吗,头一个,十里八村都知名的呢!”说完,显出一副得意的神态。

“他叫什么名字?”杨队长望着田立吾问道。

“田大忠,田大忠大老爷。”田立吾毕恭毕敬地说道。

“哦?你说的也是他?!”几个工作队员惊奇地异口同声地说道。会场一下子热烈起来,工作队员们你一句他一句报出了自己了解到的群众推荐的人的名字,竟然都是同一个名字——田大忠。

钟德诚听了,感到很惊奇:

“啊?恁一致?看来是众望所归呢!”

“是的,”杨队长接过话头儿,“从几次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看,我们听到的也是众口一词——田大忠,没有第二个人。”

“那好呀!”钟德诚也感到很兴奋,“你们跟他接触交谈的情况怎么样?”

“工作组进村十几天了,差不多每天都有好些人来找我们,有的反应村里的情况,有的是家庭纠纷,最多的是反映自家生活上的困难。唯独田大忠一回都没来过。所以还没有接触,也没有交谈过。”杨队长回答。

一个年轻的队员接口说:“他好像不大愿意接近工作组似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