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芦荻村
2866000000057

第57章 芦西小学 1、

1、

那年收罢麦,国清邦先生献出他家在村西头的国家大院倡导开办了“芦西小学”。在停学一年半之后,我进入了这座新学校的二年级继续学业。在这所学校里我邂逅了校长国清邦的外甥女一年级的白兰芝同学,我们这一对不谙世事的八九岁儿童竟然懵懵懂懂地萌生了相互爱慕之情。

在熬过严酷漫长的饥馑冬春之后,迎来了麦黄时节,外出逃荒的人们像候鸟一样陆续返回家乡,芦荻村也像度过了冬眠的死寂又苏醒过来,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田明诚一家也随着返乡的人流回来了。黑妮儿娘儿俩来到大槐树田家,黑妮儿娘对理娘述说着逃荒生涯的酸甜苦辣,黑妮儿跟田明理绘形绘色地述说着外面的精彩世界和自己新鲜有趣儿的生活经历。黑妮儿在外边要过饭,在铁路边砸过砟子,上山放过羊、砍过柴……这些都让田明理听得津津有味儿。但是,当听到黑妮儿说到有人趁天黑把铁路边上堆放着的铁轨抬进山洞,慢慢锯成短截儿,再背到废品收购点去卖时,两个孩子发生了争执。

“你吹牛!铁轨还能锯断?!”田明理没见过什么铁轨,但是猜想铁轨一定是铁的,铁恁硬,还能锯断?自己只看见过铁匠把铁烧红变软才能截断。于是认定黑妮儿在说瞎话。黑妮儿当然不认,争辩道:“就能锯断!我亲眼见的,我还锯了一会儿呢——是用很小的锯条锯断的!你没听说过‘一物降一物’吗?”田明理见黑妮儿一副认真着急的样子,不像是说瞎话,心想也许是自己没见过世面呢,便不再争辩了。但是接着又指责道:

“他们偷偷把铁轨抬走……那是偷东西嘛,大人怎么能偷东西呢?!”黑妮儿争辩道:“是肚子饿没吃的,弄去换吃的的!”

“那还是偷!偷东西就不是好人,是小偷儿,是贼!”田明理依然坚持着。黑妮儿一下子语塞起来,红着脸结结巴巴半天没有词儿。

听到两个孩子在争辩,两个大人停下谈话,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听着。听到这儿,黑妮儿娘笑着插嘴说道:

“哎,明理兄弟,人挨着饿,是该想法弄吃的啊!要不,还等着饿死呀?哪里就是坏人就是贼了呀!”田明理听见大人这么说,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拿眼睛望着母亲。理娘悄声责怪黑妮儿娘道:

“他嫂子,您怎么能这样教孩子呢?不是常说‘屈死不睹咒,饿死不做贼’吗!”

“哈哈,大婶子,我的大善人!我的大贤人!那些话都是那些既不会挨饿又不会受冤屈的人编出来糊弄咱老百姓的,您也信?可是您忘了,还有一句——‘饥寒起盗心’呢!那不也是圣人说的吗?人饿死了屈死了,还有个什么呀!图名誉?去他娘的!朱洪武偷过东家的牛杀了吃了,是名符其实的小偷儿,是贼;汉刘邦是地痞无赖,当然也不能算好人。可是他们都还当了朝廷呢!哪个敢说什么呢?再看当官的,哪个不是明里暗里都是贼?自古‘兵匪一家’、‘官匪一家’,就咱平头儿老百姓该饿死!?反正啊,活命要紧!大婶子,俺知道您爱看戏爱听书,懂古知今的,可是甭受骗了!那些什么‘圣君明主’、‘太平盛世’,什么‘爱民如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谁见过?!”

理娘想不到自己一句话却招来黑妮儿娘这段长篇大论,听起来很不入耳,更担心对孩子的影响,却又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只好和解似地说道:

“哎哟,好了好了,咱娘儿俩甭在小孩子面前争了。——您是来拿您的衣裳的吧?我给您拿去!”理娘说着,到里间拿出了黑妮儿娘寄放的衣包,递上。黑妮儿娘接过衣包,爽朗地哈哈大笑:

“哈哈,大婶子,您呀,太善良太仁义了!而且都善良纯洁得有点儿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了!世道复杂着艰难着呢!哈,谢谢您,大婶子,俺走了。有空儿咱娘儿俩再接着拉!”

黑妮儿娘儿俩走后,理娘心里还在思量着刚才的争论,感到很困惑——黑妮儿娘跟自己一样也爱看戏爱听书,可是她怎么就听出这么些歪歪道道呢?那样的话更不该当着孩子说呀!田明理却在回味着黑妮儿述说的外面世界的精彩与新鲜,心里想着:下次过贱年一定得带大娘,还有莲莲、果果、改改一块儿去逃荒,自己砸砟子、上山砍柴挣钱买好面,噢,还有大米,不在家里吃杂面喝稀饭。

麦收过后,一座新型小学校——芦西小学在乡贤国清邦先生倡导下在芦荻村西头儿国家一座空宅上兴办起来了。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哟,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这稚嫩的童声大合唱飞出了学校的院墙,传遍了芦荻村,让芦荻村村民在自身被解放了一年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八九个月之后,才明晰地知道自己已经生活在解放区的天空之下了。

芦西小学的校舍是三间堂屋和三间西屋。聘请了三位老师——有本庄儿的田明道、南庄儿的田明海和白家村的音体美老师章步鳌先生。因为刚刚度过了饥荒,校董和老师不拿工资,义务服务乡梓,学生免费入学,让芦荻村和周边村庄失学的孩子能够上学读书。

学校开设三个年级三个班。因为是免费上学,许多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十几岁乃至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都来报名入学,以致一年级学生最多,整整坐满了三间堂屋。三年级学生最少,和二年级一块儿安排在西屋同一个教室。两个年级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合班上课,只有国语课是分开轮流授课。因为尚无新书,多是复习与写字,相互影响甚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