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神居
2857300000011

第11章 绝世天才

经过这意外的变化,沈龙渊才深刻意识到,自己在师父那里得到的感悟,到底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到底是多大的一次奇遇,虽然那些感悟全部都支离破碎,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绝对是现在的自己无法望其项背的。

现在从头看这些完整的秘典,当真是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神妙非常,任何一种都要耗费自己绝大的心力,才能一点点的将其理解,而且自己的理解,只能是从低到高,想要像之前那样,不分境界高低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这样也好,只留下单纯的记忆,将师父的感悟全部封存,抛去了师父的影响,他就可以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不必因循前人之路,而且每到一定境界,都有师父当年的感悟可以印证,就能保证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格。

这是一件好事,而且这种感悟方式,不存在文字障碍,纯粹是心与心的交流,理解了就是理解了,理解不了,那就只能说明你资质驽钝、不堪造就。师父的一番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这时候沈龙渊不自觉的就再次想起了自己的师父,这个在自己莫名其妙重生之后,莫名其妙的出现在自己记忆中的高人。

沈龙渊和他没有感情,这是必然的,因为两人的交集实在是太短了,沈龙渊对师父所抱有的,只是尊敬、感激和敬重。

但是他的承诺是发自真心的,只要有能力,他绝对会找念息族报仇,也绝对会找到沈家、找到沈隆的魂牌,倾尽自己所有,将其复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允许一个未知的危险,时刻潜伏在自己的脑海深处,时刻威胁着自己的性命。

在他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没有自己的性命来的贵重,性命在,一切都有希望,如果性命都没有了,那就一切休提,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了。

即便师父已经明确表示,他不会所谓的‘夺舍’秘术,就算是会也不会用,但是让另外一个人在自己的大脑中存在,而且自己所有的行为与思想,在他面前都没有任何的隐私可言,这绝对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所以沈龙渊在问完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之后,就表示没有问题,就是为了让对方早点‘死’,好还原一个真正的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一个不受任何外物影响、控制的自己。

至于沈龙渊的心思,他师父知不知道?

那都是不用想的问题,肯定知道,在心神中,沈龙渊任何一点心理波动,都无法逃脱沈隆的感应,对于沈龙渊的心神,现阶段的沈隆,比他本人更熟悉。

但是他已经看透生死,早死或者是晚死,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也就痛快的死去,让自己解脱,也还给对方一个心安。

至于他在沈龙渊的大脑中,能不能一直存活下去?这个问题是未知的,因为是他主动放弃生存,结束了这种生不如死的存在方式。

至此,神居之地的沈隆,彻底消失,日后就算沈龙渊到达神居之地将师父复活,那个复活的是不是他本人,还得两说。现在存在于世的,只有在地球上重生的沈龙渊,一个正在赶往深圳的实习学生。

沈龙渊的脑海中,还有一些沈隆留下来的修炼常识,是用沈龙渊可以理解的方式留下来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修炼境界的划分,内容十分简单。

按照他师父的说法,修炼共分为六大级别、十七个境界、六十八个修炼阶段,具体内容都已经留存在脑海之中。

六大级别分别是:王爵级、公爵级、侯爵级、伯爵级、子爵级、男爵级,带有明显的阶级痕迹,划分的很明确。

十七个修炼境界,按级别从高到低分别为:

王爵级的寰宇无界境界;

公爵级的破碎虚空境界;

侯爵级的血肉衍生、千变万化、凌空虚渡三大境界;

伯爵级武圣、武王、武神、武仙四大境界;

子爵级后天、先天、超凡、入圣四大境界;

男爵级武生、武徒、武师、武士四大境界。

至于所谓的六十八个修炼阶段,是因为每一个境界的修炼,都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窥门径、登堂入室、融会贯通、出神入化。

如果按照通俗的说法来划分,那就是:初阶、中阶、顶阶、圆满,十七个修炼境界,每个境界四个修炼阶段,合在一起,就是六十八个修炼阶段。

沈隆特意提到一点,就是每一个境界,只要达到融会贯通的阶段,也就是修炼到顶阶的时候,就有可能进阶下一个修炼阶段,至于能否达到出神入化的圆满地步,那就要看个人的领悟能力和智慧,不可强求。

不过,这种划分这是十大派地域的划分,沈隆毕竟不是十大派本土人士,根据他的认知,所谓的统一划分是很没有必要的,只有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之后,才会对境界有区分,否则的话,不同的修炼体系,对修炼境界的描述,肯定是有区别的。

他认为,对统一境界的描述应该是:凌空虚渡、破碎虚空、寰宇无界、益寿延年、长生久视、寿与天齐这六大境界。

在寿与天齐之上还有没有修炼境界,师父没说,或者他也不知道,他毕竟也只是修炼到寰宇无界的境界,更高的层次,还没有涉及到。

不过,他认为的境界划分中,凌空虚渡、破碎虚空、寰宇无界已经被十大派修炼体系所包含,益寿延年、长生久视、寿与天齐倒是没有在其中体现出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于前三个境界,十大派地域已经有了完整的修炼系统,而后三个境界,还没有完整的修炼方法罢了。

凌空虚渡的境界,在沈隆的认知中,就已经是绝顶高手,可以开宗立派,是无数修炼者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的目标,属于高手高手高高手那一类人,很少能够见得到。

他自己也是达到凌空虚渡的境界后,才敢外出遨游,否则的话只能在沈家老实呆着,根本没有四处游走的资格——充塞在天地间的能量,可不是温顺的猫咪,那是能要命的。

而游历之后,一路奇遇连连,以其天纵之姿,再加上********、用尽手段,再加上不祥之戒的辅助,最终也不过是达到寰宇无界境界。

如果说凌空虚渡是属于绝顶高手,那么益寿延年就是高手中的传说,反正以他寰宇无界的境界,终其一生也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

他在念息族祖堂那里,说自己对益寿延年的这一境界,已经有所感悟,那纯粹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他根本连益寿延年这一境界的边都没有摸到,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行险一搏,去念息族寻找突破机缘。

沈隆将自己修炼到每一个境界的感悟,都做了封存,当沈龙渊的修为达到相应的境界时,自会感应到他在这一境界的武学感悟,到时候,就知道自己是在这一境界的情况。

这是纯粹心灵的感悟,外人是无法代替自己来评价的。

这些信息,都是师父用修炼灵引留下来的,所有的语言性描述,都是沈龙渊自己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这些总结,仅仅是沈龙渊自己对于师父留下的信息的理解,也许换一个人来理解,得到的,会是另外一份感悟,与他的感悟截然不同。

这种修炼灵引留下的东西,没有什么需要记忆、理解的地方,沈龙渊只是看一遍,就完全能明白境界划分的依据,将他变成自己的东西。

修炼阶段与修炼境界的划分,其实很好理解,换个通俗点的说法,那就是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每一境界的四个阶段,都可以理解成理论的积累,只有将理论积累到足够深厚的地步,才能用来指导实践,进入下一个境界,这是很正常,也很好理解的事情。

再通俗一点,那就是科技上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不到位,是无法具体的转化为科技成果的,只有将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透彻,才能产生科技的进步,推动科技进入下一轮新的发展,然后就是再次理论积累。

既然有了这层明悟,沈龙渊就下定决心,在每一个境界,都要尽量达到出神入化的圆满阶,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境界。

如果每次都是达到融会贯通的顶阶,就匆忙进入下一个境界,长此以往的积累下来,比起出神入化后进入下一个境界,绝对是天差地远的差距。

一点不足看起来差距十分微小,但是无数的一点相加,不停累积之后,就会形成化学反应,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攀登更高境界,就要在一开始做到最好。

重生二十多年来,沈龙渊一直在自己的脑海中独自挣扎、奋斗,相当于自我审视了二十多年,对自己有绝对的了解,所以他知道,自己就是一个绝世天才,这不是自夸,也不是自傲,而是充分了解自我之后,做出的评价。

吸收完这些知识,沈龙渊心中就感觉放下了万斤重担,心灵上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长久以来笼罩在心灵上的一层阴霾,至此全部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