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放生海龟
2854900000009

第9章 欲说不休的四级听力

我们是戴耳机来搞听力课的,属于广播教学。校里组织派的一位英语老师和一、两盒磁带(当时磁带还没退出历史舞台)可以撑上两个半小时。可我撑不住了。听了一个小时,自己的鼓膜都要抗议。抗议归抗议,糟糕的是,听力题愣是没听明白啥。

曾经的听力课随大流逃过,一次课前,老师感冒,喉咙发炎难讲话,所以没有精力来。听力课还没开始,已是老师没来的消息,一个传一个,于是乎,集体大逃课。可这次逃课,没干什么。跟着大家去网吧玩反恐而已。

心里更不安。那些时候,一年的学杂费是4000元。可一盘黄瓜炒猪肝才3元。而毕业5年后,回了一趟校园,黄瓜炒猪肝已是9元一盘。现在,更不知涨到多少钱了。可以想象,学费有多贵。那个时候,就有同学抱怨,若不是他和他弟弟一起上大学。家里完全可以盖新房子。反而是家里从牙缝里拼命挤出钱来给他们上大学。令人非常惋惜的是,同届的一个同学,本身家里够贫困,听他们宿舍的人讲,连个脸盆都舍不得买。后来,父亲得了重病,无人支撑学费,硬硬地退学去打工。

有时在想,或许我比他幸运。可为什么老不能珍惜这么好的机会来学习。还是有不少同学坚持下来。特别是女同学。

然而,那时候的我们对经常去自习的同学很不理解,特别是罗小康同学,几乎每天都背着书包去自习。而且是每天早上6点起床,即宿舍早上刚刚来电的时候,每天也差不多熄灯的时候,才回寝室。得到的回报,现在看来相当多,成绩好就不要讲了。在大部分同学辛辛苦苦背四级单词时,他已经背牛津英汉词典了。层次是不一样啊。

往往与他人不一样的行为会导致非议,“长臂猿”对其行为,好像有点看不惯。一天,竟还指着他,指着背着书包远去自习的背影讲,“又去自习,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乐趣?”

听力课,逃的人太多,自己坐在里面,已很奇怪,特别是自己的成绩又不是太好,有点害怕别人讲,“还不跟我们一起玩游戏,在教室里面久些,就能考及格吗?”

如果读了四年大学,还没拿到毕业证,太不值得。况且家里让我读书,也是不易的。

最后,想个折衷办法,两个半小时的课,中间有两个15分钟休息的时间。第一个15分,逃课的人最多,我也跟着逃。但不是去玩游戏,而是去别的学院安排的教室上听力课。反正,他们的教室跟我们学院安排的距离本来就近,不是隔着一堵墙,就是上下层的距离,说白了,都在一幢大楼里。

听力成绩老是不见提高,偶尔还下降,让人的心拔凉拔凉的。但也要咬牙听下去,两个半小时太长,但至少也要听一个半小时的听力。20分的听力题,平时都是12,13分。最差的时候,有8,9分的。想要及格,100分要拿60分;想要及格,按及格的比例,20*60%=12,20分至少要拿12分吧。考试的意外常料想不到,其他类型的题若考差,听力拿到的分还要补上去。至少要拿个15,16分,这,才让人放心。特别是听力题,只能听,不需要想多少。听明白,就明白,可快速做出选择。听不清楚,就较难做出选择,只能乱猜一顿,乱选了。

听久了,也学到了一些窍门,有些题,虽不甚明白,在听之前,先看明白选项,可推出正确答案。有些题根据选项和某些关键单词,能排除最不靠谱的答案。

一次听力可拿到17分,着实让人开心。最后听力可稳定在15分,最差也是13分。看来,花的功夫没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