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放生海龟
2854900000061

第61章 毛山的老师

讲完了学生,该讲毛山的老师了。

梅春在毛山老师的宿舍吃过饭。他讲在顶岗支教老师的小厨房吃过饭。顶岗老师有5位,是那年刚刚进入毛山的。有4位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1位男老师已参加工作了几年。毛山中学分给5位老师一个厨房。厨房其实就是一间宿舍里放些厨具。开始时,厨房相当的热闹。吃饭时,其他中午不回家吃饭的老师买了些菜,凑合着吃。大家吃饭说说笑笑的,互相打趣,调侃。有说去五山市的路难走;有说毛山学生的姓氏单一,差不多是姓黄的;有说你的厨艺太差,明天我做给你尝尝。有说什么的,梅春记不得了,稍微像大学学生时代的话语。李老师回省城时,梅春和白老师都曾买些菜在此小厨房凑饭吃。

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跟早春结冰的小河类似,表面是宁静和凝固的冰面,而冰面下的暗流却深藏和积蓄。顶岗老师们活生生地上演一幕“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实版话剧。其实,不是三个和尚,是五个。也不对,不全是男的,两男三女。听其他老师讲,好像是这个男说,我挑了5桶水,你才挑4桶水,不公平,补挑。那个男说,应该按天算,每天早上只有水满即可;轮流来,每个人都有挑3、4桶水的机会。厨房里有个大桶,能装5桶水,足够他们一天的水量。梅春之所以准确知道大桶能装多少桶水,是因为他曾帮一位顶岗老师提过一天的水,即6桶水。大桶5桶,还有1小桶,共6桶水。有时,一天的水有剩余的,也就剩下1、2桶水。再后来,应是没什么后来了。厨房里没什么故事了。分家了。散伙了。各做各的菜。有的甚至回到自己的宿舍做菜吃。不知男的跟女的挑水任务是否一样?不知男的是否跟女的计较?外人不好询问什么,别人讲,就听那么一两句吧。何况,梅春这边的厨房不是也有故事吗?

梅春不想打听详细的散伙续集和前传,亦不愿知道。

让梅春印象较深刻的一顿饭是校警的生日大餐。校警的小孩,恰巧是梅春授课班级的学生。那天早上,校警夫人在梅春的课堂上,把一串钥匙递给学生,即夫妻俩的儿子。梅春下课后,路过小卖部,有点奇怪,他们在学生宿舍区有一个小卖部,几乎二十四小时营业。今天为啥关门,刚才的钥匙应含有小卖部的钥匙。

到了晚上,校警请梅春吃饭,才知这天是校警的生日。刚好是周五。下午时,李老师三人赶回省城了。梅春不好意思拒绝,算是支教老师的代表去赴宴。原来,校警早在上午已到五山市内买鱼等丰富的菜肴来源,小卖部休业一天。

筵席聊天时,知道了校警的基本资料。校警是FJ人,十来年前已来毛山。梅春曾不解,为啥不去省城。在省城里,赚的应该比毛山多啊!校警言道,当初没想到这点。

这顿生日饭,摆了三桌。在座的有校警的老乡、邻居。连毛山乡派出所的所长和干警一并请来。

或许这是缘分呗。天南地北的人,命运无意的安排下,在一张桌上吃饭、喝酒。

有热情的来往,梅春胆大些,向校警提了点小要求。校警桌上的菜是自家甘蔗地的野菜。梅春想,不错,绿色食品。想去摘点野菜。校警说,没问题。

由校园大门走到校警的甘蔗地,约15分。甘蔗地,不除草,不喷农药。杂草可放心地吃。能做菜的杂草是地瓜叶、龙葵等。

提到龙葵,梅春曾一起与白老师去甘蔗地摘过龙葵。没想到,梅春与白老师还有如此一段蜜月期。不是一开始就与白老师吵架。梅春自己也奇怪自己,怎么就和白老师吵上架了。摘龙葵时,梅春对白老师谈过,他单位的校长派他来毛山,他并不反感。来毛山,能趁机看书,趁机考研。如此交流的话语,看出,梅春起初并不反感白老师。

事物的发展,有时,是奇怪的。正如古语曰“人算不如天算”。梅春参加海龟放生后,把与白老师吵架的事慢慢地看开了。特别是,考上研后,打听已读研的大学本科同学的近况。

询问起来,有些同学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很难知道对方在何方。梅春说,处了四年的同学,如今已没什么联系。大家都在自顾自地生活。何况,白老师等。支教结束,像鸟儿各自飞回自己的巢。指望有什么联系啊!自力更生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