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们的青春与这个世界
28497900000011

第11章 贴近自身的现实(1)

进入社会后,当我们开始用学校教给我们的善意的伦理逻辑去深入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时候,内心里我们大多对于这个整体世界有了疑惑,我们会发现学校里学到的那一套在社会上根本就用不上,它们根本就是两个领域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的书真是白读了。并且,另一方面,我们却被学校的知识和生活方式塑造了一种对待我们周围世界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我们几乎很难平静的处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这就构成了一种坚持自我与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这样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过程称为成长,最后我们会找到值得自己奋斗的事物。

进入社会以后,我们注定要接受另一个自身的环境,即一定程度上跟自己的父母所面临的工作和生活比较相似甚至完全相同。我们开始为了生活和工作奔波,我们很可能不得不用尽全力才有可能过上差不多的生活,这种生活跟我们学校的日子完全不同。

在这两种生活方式里面,毫无疑问,参加工作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只是我们进入实际工作之前的一种预备阶段,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参与社会实践。

但是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既然我们有许多知识在具体工作中是用不到的,那么我们学习那些知识的意义何在?这其中自然包括那些我们从学校里面学到的用不上的知识,我们学了许多在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其实就是起着认知的作用,即起着了解那些事物的作用,而不至于在提到那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拥有这种认知不会有特别大的好处,但是若是不知道就会在人的内心形成自卑感的来源,甚至是愚昧的来源,而而这种愚昧或者自卑就是人对于不认识的事物强行去添加自己臆想中的印象的结果,这个世界上犬儒的人那么多,也未尝不是因为他们对于许多事实不太了解的缘故。这种愚昧、自卑又或者其他的不好的情形都是由认知不正确造成的,人对于应该了解的事物的不了解甚至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不了解本身就是许多暴力冲突的深层理由。人需要对于自己周围的环境有基本的了解,否则久而久之就会在了解的人和不了解的人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我们在学校学到的那些看似不用的知识就是给予我们用来解释自己周围的世界使用的,它们构成我们解释世界的基础知识,之后随着我们需要了解的世界的不同(做生意的人只需要了解做生意所需要的知识和其他的做生意的人、做IT的需要了解自己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内的牛人等)自己的认知会在那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发生巨大的扩展。

让我们将视角转到我们作为个体的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我们周围许多常见的东西其实都有着秩序存在,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沉浸具体生活工作的琐碎里面,看不到我们的生活的全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文学作品里面,各种角色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都经历着快乐、激荡、平淡或痛苦的日常,他们总是有着自己的际遇,跟能帮助他们的人打交道,跟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人打交道,跟父母亲人在一起,跟同事接触,跟不相关的人接触——只要我们还在呼吸,我们总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

第一节:总是身在组织中的不同的我们

这些关系网络的出现根源于我们总是处于一定的组织里面,这些组织的形成各自有其深刻的原因,有着不同的渊源。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便会发现,我们出生的时候,跟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一起构成了当前的这个家庭,这种叫做家庭的组织来源极其古老,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的单位,父母的兄弟姐妹等自动成为我们的亲戚,父母的第n个儿子(女儿)便自动成为我们的标签,这种关系依然来源于最古老的伦理,是我们感觉世界的美好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根源,有了这些亲人的伦理关系,我们才算称为完整。

在社会中,我们所在的社区对我们进行身份证登记,成为我们通行于这个世界的最精准的标签,接着我们进入了幼儿园,我们有了老师和同学。然后小学、中学、各种培训班、大学、娱乐的地方、工作的企业……,里面有我们的同学、老师、朋友、上级、竞争对手……,我们这一生总是身处于在不同的组织机构中停留或离开,那也是我们的人生轨迹。

我们如何会跟在组织机构中跟这么多人发生联系,或者说我们之所以会处于那么多的组织机构当中,自然是因为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除了我们的从母亲肚子里出来决定的先天的关系网络之外,后天的一切无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有所需求然后造就的,我们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就构成社会的生活,生活社区是根本,是我们普通人的聚集地,我们在聚居的社区也有各自的需求。这些需求各式各样,精神需求、健康需求、饮食需求、对良好秩序的需求等等。而学校、医院、法院、检察院、体育馆等的存在都是为了我们的需求而存在,还有那些公司等等,我们还有许多协会,公会、艺术家协会、剧院、地区活动中心等等,那些看似跟我们很遥远的部门其实却跟我们这个群体的诉求息息相关。

在很大程度上,在所有这些公司、医院、学校、法院、政府部门等所有机构面前,我们都是有着同样的机遇和使用的权利,但是我们很多人却一辈子都不曾使用或者接触那很大程度上跟他或重大或者不重大关系的事物。比如,政府部门为了大众的利益做出宏观决策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好事,但是大家可能很多在在另一个场合表现出对政府的不不应该有的态度,因为有许多人比他们获得更加良好的资源,而为什么别人获得了那些资源而他没有呢。在小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可能上名校,但是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大部分人的那种上名校的可能性永远的消失,上名校的只有那少数人。很多东西我们原本有着机会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缘故,我们永远失去了那些,这是选择的结果,而跟选择相关的是人的能力与才华以及资源。

我们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生来是不同的,他们从出生以后就带来的关系网络也不相同——非亲生兄弟姐妹的人会有不同的亲人,不仅仅外部的关系网络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我们表现出来的样子也不一样。很明显的例子就是面对同样的老师,身处于同样的教室,同样的一堂课,同样的学习基础,有些人能很快的跟上老师的节奏,进而快速的掌握知识,有些却不及前者。有些人是音乐天才,对于音符有着极强的把握能力,有些人语言能力强,而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很突出的天赋,有些人的的父母能给他提供更好的资源,有些人却不得不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跟别人持平。

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公平,但是矛盾是有缓和的余地的,即我们身处的集体越加强大,我们置身其中才更加舒服。为此,在团队里面,最优秀的人才被优待,这是符合整体利益的。在某种程度上,集体利益比个人私利重要得多,前者对于大众的好处可能不那么明显,但无疑更能促进整体不断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