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2834200000611

第611章 大手笔生意(3)

萧明桢上前,桌面上摆放的是一张地图,准确的说应该是货物运送路线图。萧明桢大惊失色,“明瑜,你怎么会有这个东西。若是被朝廷知道了,可是大罪。”

“放心,皇上知晓这一切,也下了明旨,准许四通快运拥有地图。你看到的这一份,是我让人重新画的。看上上面的路线图了吗,红色的全是管道,绿色的则是水路,打了一个叉的地方,是危险地带,尽量不要从这些地方走。画了圈的地方,全是安全所在。你看,从京城去中州,大可不必走陆路,完全可以走水路。虽然绕了一圈,多了路程,但是却省时省力。”

萧明桢微蹙眉头,“走水路的确方便,也不会耽误货物运送的时间。只是我依旧不明白,五百两如何能够做到此事。”

萧明瑜神秘一笑,“我问三哥,以前镖局走货,是不是从一地拿到货物,然后这一行人直接奔赴目的地。”

“当然。不如此,如何运送货物。”

萧明瑜笑笑,“但是在四通快运,却不是如此走货。京城的员工押送货物到下一个站点,交付货物同清单,下一个站点的人点收签字后,京城的员工直接回来。下面的运送则是由下一个站点的员工负责。这相当于货物传递,而非运送。一个站点的人,只负责本站点到下一个站点的路途。一个一个站点的传递下去,三哥以为会花费多少?船,本就是我们四通快运的,员工也是。员工都是按月拿工钱。这一站一站的传递下去,等货物传递到了中州,除了支付员工工钱和船只的损耗外,还有额外的费用吗?”

萧明桢大惊失色,“好厉害的办法,如此一来,运送货物岂不是成了极为简单的事情。”

萧明瑜得意一笑,“那是当然。若非如此,我怎么有信心开这个四通快运,怎么敢让皇帝入股,怎么敢接收上万的退伍伤残军人,还要承担这些人的遣散费。没点办法,我这四通快运,还不如早早关门,免得被人耻笑。”

萧明桢郑重给萧明瑜行礼,“明瑜大才,我多有不如。”

我有上辈子的记忆同见识,你们自然比不上。萧明瑜笑笑,“三哥不必如此。要不是三哥还要读书进学,我都想让三哥帮我出去巡视半年。将各个地方的站点建设起来。将问题统一汇总,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实在不行,只能去找表哥他们。总归这件事情很重要,一定要信得过的,有身份的人去。”

“此事我去。”萧明桢神色坚定。

萧明瑜笑了,她笃定萧明桢不会拒绝。不过她还是想再确认一下,“三哥确定要去?这样会耽误你读书。”

“书,什么时候都能读,但是这样的历练错过了可能再也不会遇上,我想去。明瑜,不要拒绝我。这是一次历练,我相信经过此事我,我定有所长进,于文章上面也会有助益。”萧明桢的神情很坚定。

萧明瑜却又说道,“这一去,或许不止半年,甚至需要一年的时间,三哥真的想清楚了吗?”

“是,我想清楚了。”

萧明瑜笑了,“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一个人不够,我让韩澈表哥同你一起去。有你们二人,我相信此去一定会顺利。借着这个机会,你同韩澈表兄好好亲近亲近,于你将来,自是受益无穷。”

萧明桢郑重拜谢。她知道萧明瑜是在给他创造机会,结识高门大户的子弟,打下坚实的人脉基础。若是能同韩澈相处愉快,成为朋友,将来由韩澈引荐,自是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人脉的建立,在官场上必不可少。这是他步入官场,提前做的准备。萧明瑜给了他这个机会,他自然感激萧明瑜。

萧明瑜理所当然的受了他的拜谢,“三哥客气了,此去还需做好准备。多带几个得用的人,保护安全。家里也要安排好,尤其是大伯母那里。我可不想,某一天大伯母冲进来,问我要人。还有,三哥每到一个地方,就请写信给我。如此一来,我也能及时知道三哥的行踪。大伯母问起,我也有话回她。”

萧明桢郑重说道,“明瑜,你放心,家里那边我会安排好一切。我母亲这个人,虽然性子有些不太好,但是并没有坏心。还请明瑜妹妹多多包涵。”

萧明瑜不在意的笑道,“放心,我不会同大伯母计较,她毕竟是我的长辈。另外,你这次去,我会安排几个人给你。他们都是的用的人,跟在你身边,好好历练一番,将来就能独挡一面。这些人都是我将来要用的人才,还请三哥费心。”

萧明桢笑道,“你放心,你的事情我都会放在心上。”

萧明瑜笑着点点头,“两日后,三哥再过来。届时我会帮你引荐韩澈表兄。你们可以先亲近亲近。此去保重。”

“你也保重。”

萧明瑜送走了萧明桢,然后叫来得用的人,将四通快运收朝廷一千两银子,运送大批粮草去中州的事情传出去。萧明瑜要借此机会,打出名头,要让全京城全天下的人都要知道四通快运的能耐。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四通能做,别人送不了的货物,四通能送,别人达不到的速度,四通可以到达。想要省钱吗?请找四通快运。想要运送货物吗,请找四通快运。想要安全又有保证吗,请找四通快运。想要南北货物通畅吗,请找四通快运。天下只此一家,其他的全都是冒牌货,请认准四通快运的商标。

短短数天,四通快运就成为大家口中最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天下人都在关注四通快运的这第一单生意。包括四通快运的员工。凡是接到这笔货运的员工,都与有荣焉,用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务求保证这笔货物准时安全完整的到达目的地。就连中州之地的人,也都在翘首企盼,他们想要见证奇迹的诞生,想要亲眼看看这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从中州去往京城的官道上,车队绵延数十里。前面是朝廷军押送王府人员的车队。后面是中州的各大世家。他们之所以跟着军队后面,就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这么庞大的车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宵小,敢来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