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川西高原的爱恨情仇——血色羌魂
28224900000107

第107章 屠杀(12)

知道尔玛依娜的阿妈还没有被救出来,而且被马头人送到县城,他更是捶胸顿足地埋怨自己,要不是自己当时固执,尔玛吉雄救出他们爷孙俩后,就可以腾出手来救尔玛依娜的阿妈。可是,现在却让尔玛依娜的阿妈身陷囵圄,他向尔玛依娜跪了下来。

“尔玛姑娘,你们可是我们姜家的救命恩人呀,让我。”

尔玛吉雄和尔玛依娜扶起姜父。“大叔,你别这样,姜大哥跟着红军走了,他的家人我们应该保护。”看出姜父的担心,他又说:“放心吧,他们还不敢加害我们的阿妈,只是老人家要吃苦头了。”

尔玛依娜听到这话,心里更加难过,但却不敢表示出来。

尔玛吉雄和赵慧芬研究在寨子里除掉奸细,谁知,那奸细却送上门来,赵德华要他继续寻找红军伤员的下落,他只好寨子山上到处跑,却不小心摸到赵慧芬住的山洞,刚好被尔玛吉雄抓住,带进洞里。

赵慧芬审问他,他开始说自己是月芽寨的农民,走迷路了,看到一个山洞,想进去歇脚,却被抓住。尔玛吉雄一把抓住他的手使劲捏着,痛得他叫起来,“饶命呀,饶命。”

“饶命,你去求被你害死的红军伤员吧,看他们饶不饶你。说。”尔玛吉雄对那人吼到。

“我真的是寨子里的羌民呀。”那人嘴硬。

“你骗谁呀,告诉你,我从小是在军营里长大的,还敢骗我,你不是一般扛大枪的,是玩手枪的,是吗?”

那人不敢撒谎,只好承认自己是国民党驻汶山郡守军,第二十七旅,三十八团特务营的,可是谁派来的,他却不清楚,只是他们营长叫他换上红军的衣服冒充红军战士。

那段时间正是板桥打得正激烈的时候,伤员多,登记工作也没有仔细,让他钻了一个空子。

赵慧芬心里很沉重,没想到工作上的小小失误会给自己的同志带来灭顶之灾,她让尔玛吉雄将那人带出去处理掉,然后自己写了一封信请求组织上对自己进行处分。

尔玛吉雄将那奸细处理掉,进洞里看到赵慧芬的信。

“赵大姐,这不是你的错。”

“怎么不是我的错,登记伤员的工作是我们工作队在做,我没有让他们把好关呀。”赵慧芬沉痛地说。

“可是,那时候战斗很激烈,伤员也很多呀。”

“不用解释,我们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把工作做细一点,别让敌人再钻我们的空子,好了,现在我们安排下一步,送伤口愈合的伤员找部队。”

尔玛吉雄点头。

当他们到红军伤员藏身的山洞告诉大家这个消息时,战士们高兴极了,离开部队时间不长,但他们的心却一直挂着部队,他们太想与大部队一起,参加战斗了,现在整天在山洞里呆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赵慧分查看了伤员,选出伤口基本愈合的,其他伤员依然让他们在山洞里养伤,然后和尔玛吉雄带着他们下山,从当年他坐溜索的地方攀着悬崖下去,顺着岷江大峡谷走出雁门关,然后到威州过索桥往理番方向去。

谁知,他们到原来建索桥的地方才发现,连那悬崖边都有人把守,而对面龙山寨也有人巡逻,还向这边打冷枪。

而维顶山更是关卡重重,对于这些一眼就能看出是汉人的红军来说,想闯关是不可能的。

两人带他们回到山洞,当机立断,决定让他们都留在山寨,与羌民一起战斗,她也想过,让这些红军伤员单枪匹马去理番,然后进草地追部队也不太现实,也许他们会倒在路上,反正哪里都是革命,而羌寨需要他们。

红军伤员被说服了,他们同意留下来,与羌民继续战斗。赵慧芬又亲自去其他寨子,了解红军伤员的情况,让他们不要盲目北上去追部队,要坚持在羌寨与羌民战斗。当然,有人还在来之前就去追赶部队去了,而有的红军战士却留在羌寨,甚至成了羌民的一员。

赵慧芬把她所做的工作也写成一封信,找了一个伤势完全愈合身体健康的红军帮助她送信,那人沿着红军长征的方向进理番,翻雪山,进草地,找到红军部队,将信送给一位红军首长。不过,那位红军首长却不是他们师的,但也知道赵慧芬,还知道郑团长,于是,将信转到赵慧芬过去所在的团。团政委看了信,也很感动,让来人回去向赵慧芬问好。

那位战士想留下跟着部队走,但却被说服了,他只好听从命令,回汶山郡羌山,坚持革命。

那天,赵慧芬他们栖身的山洞又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尔玛吉雄开始以为他是坏人,将他抓住,用藤条捆起来,带进洞,那人却嚷着要见赵干事。

赵慧芬从里边走出来,那人一见她就晕过去。赵慧芬走到那人身边一看,叫起来了,她认识,这人正是郑团长的部下,他一定带来郑团长的消息。

“吉雄,快放开他,他是自己人。”

“啊。”尔玛吉雄看了看赵慧芬,又看了看那位衣衫褴褛的人,解开他身上的藤条,将那人扶在石头上坐下。

“是你,小王。”尔玛吉雄也认出来了,这正是他在板桥战斗中认识的红军战士,两人一直很友好。“快,依娜,拿吃的来。”

尔玛依娜走过来,拿了一块荞麦馍,“只有这个。”

“先别吃东西,先给他喝水。”

“哦。”尔玛依娜点头,她走到火塘边,拿起一个碗,从茶壶中倒了一碗水,端到那人面前。

那人接过碗,将水一饮而尽,他顾不上吃馍,走到赵慧芬面前,拿出一个一把手枪,“赵干事,这是郑团长的枪。”

赵慧芬接过枪,她已经意识到郑团长可能牺牲了,但她却很希望那位战士不要说出那样的话,而是告诉她,郑团长说他很好,让他放心。可是,这枪却是郑团长从来不离身的呀。

“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那人开始讲起郑团长牺牲的事。

板桥之战后,郑团长带领战士们转战于汶山郡县城周边的高山上,阻击敌人尾追红军排斥主力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