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梨花未央
28005600000001

第1章 “传说”

[序幕]

洪天元年,始皇司马云建国,名曰‘天-朝帝国’,定都上京。他说要让天-朝帝国成为这天岚大陆的主宰,所以他一直开疆拓土,编织着自己心里的梦。

就算前线战事紧张,他也每年都要前往风城外的圣山,因为那里有自己的执念。

在司马云去世的那一年,他带着自己的孩子,第二任皇帝司马枫来到了圣山之巅。“风丫头,我老了,再也不能来看你了。可是以后我的孩子每年都会来,除非国亡,绝不间断,咳咳。”说着说着浑浊的眼中流下了眼泪。

“皇儿,你记住以后的每年都要举行春季朝圣,但是这里只能你一人前来,也就是只能在位的皇帝才行。这个秘密只能一任传一任,其余人,谁也不能外传。”司马枫看着父皇郑重的神色,以及憔悴的面容,心底有些理解。“是父皇,儿臣谨记。”

随后司马云便合上了双目,嘴里依旧念念有词“一千……年,守护……一千……年……。”此时的司马云已经没有了意识。司马枫将其带回半山腰后,不日司马云便去世了。

司马枫按照先帝的遗愿,在半山腰修建了大量的亭台楼阁。按照先帝留下的一幅画像,雕刻了一尊高达数米的女子雕像。

司马枫在位期间,一直努力的完成先帝留下的宏图,直到司马枫老去才完成。那时才初具规模而已,这个所谓的‘计划’用了整整一百零六年。

[正文]

洪天八百一十二年,已经传承了近千年的天-朝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尽管周边小国纷争不断,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个庞然大物。

天-朝北部帝都上京城、中部历史悠久的风城、以及东面临海的海城,是天-朝的三大城。

在风城辖管之内有一处圣地,那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没有山脉的陪衬,孤零零的矗立在平原地域。而山顶终年不化的白雪更显得这山的孤独和凄凉。大家都称呼这座山为圣山,至于这座山本来的名字已经无人知晓。

在半山腰处修建有亭台楼阁,其中穿梭着一些白衣道人,匆忙的来往于各处。当大家路过位于山腰处的一尊雕像时,都会显得格外的虔诚。

这是一尊白玉石雕,石像上雕刻着一名面部蒙纱的妙龄女子,裙摆飘动,栩栩如生。一双仿佛看透了世俗的双眼,遥遥的看着远方天际。

在皇室内,每位在位的帝王每年都要不远千里从帝都来到风城参拜圣山,八百多年从未间断,至于原因,恐怕只有在位皇帝一人知道了。

天空阴沉,淅淅沥沥的飘落着蒙蒙的细雨,上京城中一处古典建筑群显得富有诗意。

在高墙之内,一处大殿之上。“陛下,春季朝圣之事已经准备妥当,不知陛下准备何日动身?”一名身穿官服的人站于殿下恭敬的说道。

他叫慕容博是当今朝堂之上最年轻的正二品文臣,而且慕容家族效忠天-朝数百年,皇帝是极其宠信慕容博的。

他皮肤白皙,唇红齿白,秀气俊朗,从小就作为皇室皇子的伴读,身上有着一股高贵典雅的气质。

位于龙椅之上头发花白的皇帝,不由得点了点头。“好,慕容爱卿办事朕一项是最省心的。不过朕年事已高,今年就早早启程吧,免得误了大事。”

他是司马德,是天-朝的现任君主,在他的治理下天-朝也算是国泰民安。皇帝目光转向另一边,看着下方的一位英武少年。“欧阳爱卿,你那边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我已从黑甲军之中调去七千将士,另外我已通知各州府驻军随时待命,以防突发事件。皇城事物我已交于家父代为打理,帝都有四万三千名黑甲军,皇城有一万名禁卫军,足矣。待陛下调整两日,我们便可出发。”这位便是天-朝黑甲军的少统领,皇城禁卫军统领欧阳朔,掌管皇城防务,位居武将从二品。同样身为世家,同样的备受恩宠。殿堂之上一身黑色武服劲装,映衬着麦色皮肤,英气逼人。

“嗯,既然如此我们明日就动身。若是无事,你们二人就回去安排一下明天的事宜吧。”司马德慵懒的摆了摆手示意两人退下。此时司马德的思绪又想起了那年先帝的嘱咐,“洪天元年,六界混战,终神陨落,仙路尽毁,再无飞升一事。侥幸存活的始皇帝司马云抱着怀中的人,一路奔驰来到圣山。始皇看着怀中元神已散的人,拼尽最后一丝神力凝聚冰棺,将怀中的人放了进去。冰棺具有保存以及凝聚元神的能力,棺中之人待到千年期至便可生还。所以每一任帝王每年都要前往圣山朝拜,其目的就是检查冰棺的完好性。虽然不知这事是传说还是真的,但这是祖训。德儿你记住,除了下一任国君,朝圣之事的真正目的不可告知任何人!”

欧阳朔与慕容博对视一眼,默契的退出了大殿,两人熟悉的走在这内院高墙之中。“慕容兄,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与仙吗?”

两人并肩走着,慕容博突然停下了脚步。“神?仙?那不过是小时候家族长辈口中的故事罢了,怎么?你相信?”

“我不知道,只是最近老是做同样的一个梦,梦里的人好像就是圣山上的雕像。”欧阳朔停在了慕容博的前面,双目注视着天际。

“哦?难道说你是看上那雕像上的冰山美人?”慕容博摇了摇头哈哈大笑着,继续向着走去。

“喂,慕容博你这家伙,等等我,我还没说完呢。”欧阳朔双腿迈开,大步的向前跑去。

“贤弟啊,有什么事以后再说,明天我们就要出发了,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安排呢。”慕容博看了欧阳朔一眼,又匆匆的走了,只留下欧阳朔一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急匆匆离开的慕容博作为文臣,自小就喜欢读书。对于这些故事也是听说不少,长大之后也翻阅了许多古籍。只是书中对神、仙的描述少的可怜,好像有人改动了书中的内容,故意在隐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