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2797800000050

第50章 海啸预警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海啸的成因与危害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在深深的海底,地震的发生要比陆地上频繁得多。据统计,全球80%的地震都集中在幽深的海底,特别是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尤为多见。

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突然变形,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会产生极大的能量,并迅速向四面八方传递,在到达沿岸时,由于水深变浅,海水形成高达几十米的巨浪向岸边拍去。由于海啸是海水整体移动,因而海啸产生的波浪比通常的波浪大得多,因而它的破坏力也大得多。据有关专家分析,海底地震每年释放的能量,足以举起整座喜马拉雅山,其爆炸力可与10万颗原子弹相比。

产生海啸的海底地震多半是表现震源断层为倾滑的地震;地震震源区海水较深的海底地震;地震震级较大的海底地震。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使人们消失在巨浪中。港口上的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被狂涛洗劫一空。海啸过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

海啸预警目前,人类对海啸突如其来的灾变,还不能准确地预报,特别是发生在离海边近距离的预报更是有困难,这个原因是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但通过一定的高科技手段,通过观察和预测,也许会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有专家称海啸预警早一分钟可挽救千万人生命。在大地震之后如何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会激发海啸,这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尽管如此,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仍可通过海啸预警为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做出一定的贡献。

预警机制通过各种不同的地震监测系统获取地壳运动的信息,并通过电脑模拟出海啸可能形成的地点及移动方向。通过模拟运算的结果,结合海潮感应器对海潮流动数据的实时更新,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向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通报海啸的规模、移动速度、可能袭击的区域以及预计到达的时间,使当地政府能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国际海啸预警系统是1965年开始启动的,此前的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开始启动这一研究。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北美、亚洲、南美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加入。中国在1983年加入该系统。后来印度政府也宣布加入太平洋26国的预警系统并在国内投资建立海床压力监测系统来预测海啸发生。

国际海啸预警系统一般是把参与国家的地震监测网络的各种地震信息全部汇总,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并设计成电脑模式,大致判断出哪些地方会形成海啸,其规模和破坏性有多大。

基本数据形成后,系统会迅速向有关成员国传达相关警报。而一旦海啸形成,该系统分布在海洋上的数个水文监测站会及时更新海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