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2792000000070

第70章 三十六计(15)

对强大的敌军,要对付它的将领;对英明多智谋的将领,要设法动摇他们的斗志。将领斗志衰退,士气消沉,战斗力自然萎缩。就像渐卦彖辞所启示的,要利用敌人的弱点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存自己。

【故事论述】

古人对强大敌人的作战计划曾有过这样的说法,也可以理解为对此计的一种说明。敌军强大而且其将也非常明智,千万不可对它擅自作战,形势所迫必须暂时假意应付敌人。应付的方式很多:割地是不可取,这可使敌人的势力更加壮大;向敌人赠送财货亦不可取,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敌人的财富。那么唯一可取的办法就是送美女给敌方的头领,这样可以腐蚀其意志,穷尽其物质资源。而且由于头领花天酒地的生活也会招致下级的不满。越王勾践就是这样对付他的敌人吴王夫差的。

勾践对夫差施用了此计,西施是关键人物。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在中国,“西施”是美女的代名语,若说哪个女性貌若西施,那是对她的最大赞誉。西施自然还是众多文学书籍和艺术所描摹的对象,特别是许多剧目中的人物。

越国大夫文种向越王勾践提出灭吴九术,其中第四术是这样说的:“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其实这些计谋都是范蠡想到的,但他让文种去告诉越王,因为他怕盛名之下惹来杀身之祸。事实上当勾践成了霸主之后果然就杀了向他献计的文种。

前三术施行了之后,勾践便派探子四处寻找美女,最后在苎萝山(今天浙江诸暨)下找到两个绝代佳人,一个叫西施,一位叫郑旦。她们的父亲都以打柴为生。两位女子被送到都城,换上华丽的衣服;并派人教会她们得体的行为举止,还教习歌舞,使其逐步习惯城市的生活。培训三年之后,勾践便委派相国范蠡将两位美人进献给吴王。吴王喜不自胜:“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大臣伍子胥加以劝谏,要他拒绝这样的礼物。他举出以前有多少君王因贪图淫乐而致亡国:“陛下如接受这两个妇人,定会引起祸端。我听说,越王日以继夜苦读各种典籍,征召数万名敢死之士加以训练。此人若是不死,定会实现他的目标。他任贤用能,从谏如流。为锻炼其意志,他夏天着冬装,而在冬天穿夏天的衣服。我听人说,能臣乃为国家的财富,而美女则是国家的祸水。”吴王执意不听,对两位美人乐而受之。可人们对郑旦的了解也就限于此了。这也成了一个历史谜团。

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受了礼,知道自己的美人计就可成功了,内心的喜悦无法形容。夫差和美丽的西施终日淫乐,政事慢慢也懒得问了。为取悦于西施,夫差派人建造起美轮美奂的馆娃宫,他和他的美人在宫殿享乐,百姓死活不闻不问。国家的安危也放诸脑后。馆娃宫建造在苏州附近的灵岩山上,今天还可以看到馆娃宫的遗迹。吴国逐渐衰落,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对吴发动突然袭击,灭了吴国,夫差自杀。

后来西施和范蠡离开了越国,泛舟江湖去了。关于越灭吴的史书记载中,并没有出现西施这个人物。史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传说,但也有人认为历史上确实有西施这个人物。

这个故事是历史上著名的关于美人计的故事,虽然在各个时期都有人使用此计,但没有哪一个美人如西施这样有名。

美人计是一充满情欲的计谋,也就是说如果能挑起一个人的情欲,那都可以算是对此计的使用。《金瓶梅》可以算是中国最著名的色情小说,到现在人们也不知其真正的作者是谁。但又一说法认为是文人王世贞所作。原来王的父亲因为一幅名画而被奸相严嵩害死了。在中国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作为一个文弱书生的王世贞能怎样呢?他决定向严嵩的儿子下手。王知道严嵩的儿子特别爱看色情读物,就写下了这本书,并在每页纸的下角涂上了毒药。严嵩之子读完之后也就死了。原来过去的人读书有一个不好的习惯,翻纸页时总是舔一下手指,这就让毒一点点进到了肚子里。

所以一切让人沉迷其中的事物都可置人于死地。

【计名典故】

美人计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遗人……女乐二人,以荣其意而乱其政。”说的是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兵攻打虢国,而虞国是必经之道。晋军欲向虞国借路伐虢,怕虞君不肯,晋献公采纳大夫荀息的建议,把晋国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及女乐二人送给虞君。虞君生性贪婪,不顾宫之奇的反对,同意借道给晋国。晋国灭掉虢国,回师途中,轻而易举地灭掉虞国,捉住了虞君。“假道伐虢”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四计,但这一计是在美人计的成功基础上实施的。《六韬·文伐》中说,对于直接用武力不能征服的敌国,应“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说的就是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本文主旨】

空城计是在形势特别危急的情况下而布置的疑阵,借以迷惑敌人,渡过险关。它采用的是一种心理战术,此计使用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敌方指挥官越是小心谨慎多疑,所得的效果就会越好。这种方法多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如果被敌人识破,敌军乘虚而入,那是非常危险的。

【原文】

虚者虚之(1),疑中生疑(2)。刚柔之际(3),奇而复奇(4)。

【注释】

(1)虚者虚之:第一个虚字,空虚,与实相对指军事力量不敌对方。第二个虚字,动词,显示虚弱的样子。全句意为劣势的军队面临强敌,却还故意显示空虚。

(2)疑中生疑:第一个疑字,可疑的形势。第二个疑字,怀疑。意为面对可疑的形势更产生了怀疑。

(3)刚柔之际:敌我双方悬殊的时刻。

(4)奇而复奇:奇妙之中更加奇妙。

【译文】

本来兵力空虚,又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暴露在敌人面前,令敌人不知道底细,怀疑我方有实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计谋,显得更加奇妙。

【故事论述】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去之后,非常想占有他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向她讨好,而文夫人却仍然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功立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自率军车六百乘,浩浩荡荡,前去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惶恐,有的主张纳贡请和,有的主张拼死决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而这几种主张在当时都难以解除危局。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不是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当年,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我们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的。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为了邀功图名,用以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以用来使楚兵撤退。”

于是,郑国就按照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出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了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便起了疑心:莫非城内设下埋伏,诱我中计?于是,不敢轻举妄动,只等公子元前来决断。公子元赶到城下,见状,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暗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于是,公子元便认为其中必定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派人进城探听虚实,再做决断。

这时,齐国接到了郑国的求援信,立即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后,知道三国援军开来,楚军不能取胜。好在已经打了几次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而他又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迫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足,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便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了。”众人见敌营陈设一切如旧,便不信此言是真。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么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们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们,急忙撤兵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西北边境太守李广,领军同异族匈奴进行了七十多场战争。有一次他带着百名骑兵,发现不远处草原上有几千名匈奴兵,感到非常惊愕。鉴于汉军人数甚少,匈奴部将怀疑这支部队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于是匈奴首领让大部队驻扎在一座山丘附近。李广百来名骑兵见敌众我寡,万分恐慌,想一逃了之。但李广认为他们离自己的大部队有几十里,逃只会死路一条,等待他们的必是悲剧。“如果我们按兵不动”,他说,“那么匈奴人疑心我们是大军的诱敌者,他们就决不敢向我们进攻。”他下令士兵到距离敌阵二里地光景的地方下马休息,于是全体士兵卸马躺到草地上。敌军的一名探子骑马观阵路过时,李广与十多个骑兵拦住他的去路将他杀掉。这些情景令躲在不远处观望的匈奴人感到不寒而栗,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天黑后,匈奴人面对眼前的形势不知如何是好。至午夜,他们深恐汉军会从埋伏处向他们袭击,便率军撤退。

李广这一史实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它被中国智谋著作誉为成功运用空城计的范例。同样受到赞誉的是张守珪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保卫战。张守珪作为瓜州的新刺使,他的第一道告示就是重修破损的城墙。就在他们的修复工作尚未完工之际,吐蕃于727年向该城发动进攻。张守珪对手下的将领说,面对优势敌军,我们不能通过武器而要利用智谋反击。据《新唐史》记载,张守珪在已成的城墙上大摆宴席,伴以音乐歌舞。此外,他让人把城门打开。来敌以为城内必有埋伏,重新撤退,张守珪军尾随敌人一举打败了他们。

其实历史上用此计最有名的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诸葛亮的成功使这一计名成了一戏剧的名字。其实这一计有点像树上开花,只是前者装强后者示弱罢了。

【计名典故】

空城计计名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派魏延领各路兵马东进,攻打司马懿,只留万人驻守阳平。司马懿率二十万人与诸葛亮对抗,与魏延军错开了道路,毫无阻挡地直逼诸葛亮驻地阳平。司马懿军距阳平只有六十里了,探马报告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很快就会打到阳平,魏延率领的大部队相距已远,救援是来不及了。守城将士惊慌失措,诸葛亮却表现得很从容,命军队偃旗息鼓,不准随便出帐营,又令人大开城门,叫几个老兵在街上打扫。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十分谨慎稳重,此时见城中毫无声响,疑有伏兵,便带领大军离开了阳平了。后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这次摆的是个空城计,非常后悔。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本篇主旨】

《孙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知己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和任务,知彼就是要了解敌人的实力和企图。了解自己的情况比较容易,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就很困难,除了从外围调查外,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谍报人员来获取。

【原文】

疑中之疑(1)。比之自内,不自失也(2)。

【注释】

(1)疑中之疑:疑,怀疑。全句意为疑阵中更布置疑阵。

(2)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比·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比,亲比、辅助、援助、勾结、利用。此句可以理解为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为我服务,可以有效地保全自己,攻破敌人。

【译文】

在敌人怀疑、犹豫的情况下,再给敌人布疑阵。勾结、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服务,可以收到保全自己,争取胜利的好结果。

【故事论述】

这一计就是要让敌人派进来的奸细成为被我利用的工具。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死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这方面的有名事例。

当时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孙、刘联合抗曹,但他们的兵力要比曹军少得多。

曹操的军队都是由北方士兵组成的,善于陆战,而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名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成宝贝,厚待有加。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摆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便产生了一定要除掉这心腹之患的念头。

曹操一向爱惜人才,他深知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便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就立即派蒋干过江去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前来,一个反间计谋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相约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因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非常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于是,他便偷偷下床,见周瑜的案头上放着一封信。他偷看了那封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的,信中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以击败曹操。正在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又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便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了。蒋干便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同那个来人小声谈话,听不清说了些什么,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就更加确信无疑了。

蒋干便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那封信,曹操顿时火冒三丈,立即将蔡、张二人问斩。待冷静下来之后,曹操方知是中了周瑜的反间之计,连连叫苦不迭,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了。

公元547年东魏丞相高欢死后,大将军侯景叛变起兵,向高欢的继任者高澄发起进攻,但被高澄挫败,于是侯景投奔西魏。高澄成功运用离间计,使得西魏统治者反对侯,侯景别无选择,只好逃往南梁。南梁皇帝武帝萧衍任他为大将军,目的是用他征服北方,统一中国,并封他为河南王。梁武帝命侯景攻打东魏,但侯景溃不成军,于是梁武帝同东魏讲和。梁武帝此时收到一封来自东魏新丞相高澄委派魏收送来的移文,此移文的目的是挑起武帝和侯景之间的矛盾。

武帝本不想向东魏求和,不过这移文以及其他来自东魏的信号促使武帝在朝廷上商讨向东魏求和。只有一位官员分析出了东魏的策略,反对同东魏求和,他说,高澄搬出一系列所谓友善建议,无非是引起侯景猜忌。要是侯景嗅到威胁,定会作乱,给南梁帝国造成的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同东魏讲和就是自投罗网,中他的反间计。大多数官员都主张向东魏求和,而皇帝也反对用兵,看起来梁和魏的和平就要在牺牲侯景的基础上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