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2791900000076

第76章 辽金元夏篇(20)

黄道婆重返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她回来后,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一边教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对当地落后的纺织技术和工具也作了大胆改革。在剥除棉籽方面,黄道婆把黎族人民用的搅车介绍过来。搅车是由装在机架上的两根碾轴组成,两轴靠摇臂向相反方向转动。把棉花喂进两轴间的空隙碾轧,棉籽就被挤出来,棉纤维(皮棉)被带到前面。搅车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弹松棉花的过程中,黄道婆把弹花用的弓从一尺多长改成四尺多长;用绳弦代替线弦;用檀木作的椎子击弦弹棉,代替了手指弹拔。这样弹出的棉花均匀细腻,提高了纱和布的质量。在纺车方面,黄道婆跟木工师傅一起,经过反复实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在黄道婆的带领下,乌泥泾从事纺织业的人越来越多。乌泥泾的棉纺织技术和新设备传遍了江浙一带,使松江一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

虽然她回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劳动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黄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纺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以外,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因此,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附近上海、太仓等地竞相仿效。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很受欢迎。很快松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几百年久而不衰。16世纪初,当地农民织出的布,一天就有上万匹。18世纪乃至19世纪,松江布更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声誉。当时称松江布“衣被天下”,这伟大的成就其中当然凝聚了黄道婆的大量心血。

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今属大丰县)人,以驾船运盐为业。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因不堪富户凌辱,率众杀诸富户,率苦役、盐丁万余人起义。次年,据高邮,称城王,号大周,年号天佑。在高邮击败元丞相脱脱所率大军后,由南通渡江至常熟。至正十六年二月攻占平江(今苏州),并在此建都,后称吴王。至正二十七年七月朱元璋率军攻占平江,张士诚被俘,解至金陵(今南京)后自缢身亡。

被迫起义

张士诚时泰州滨海有很多盐场,白驹场为其中之一。士诚母曹氏,生士诚兄弟四人。士诚居长,二弟士义,三弟士德,四弟士信,都以驾运盐纲船为业,兼贩运私盐为生。士诚年轻时臂力过人,为人持重寡言,重义气,轻财好施。凡有盐民贫病他都慷慨帮助,所以盐民对他很有好感。士诚经常卖盐给一些富有之家,常遭他们欺侮,有时将盐拿去也不给钱。士诚兄弟对此都积有仇怨。当时有个弓兵叫丘义的,更是仗势欺凌他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天,士诚带领诸弟及壮士李伯升、吕珍、史文炳、张天骐、潘元明等共18人,杀了丘义及平时经常欺凌他们的一些财主,并放火将其房屋焚烧干净。张士诚自觉闯下大祸,遂决心招集附近盐场青壮盐丁聚会以谋起义。盐丁们苦难日久,胸中积忿,穷则思变,于是共推张士诚为盟主,即时起义造反。行至丁溪,当地土豪大姓刘子仁率众阻拦,发生战斗。张士诚二弟张士义中箭死,张士诚大怒,率盐民奋勇进击,刘子仁败逃入海。沿途不断有农民参加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万余人。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张士诚“十八支扁担起义”。

张士诚先在农村扩展势力,不久即以攻夺城池为目标。泰州为淮南江北重城,张士诚首先要攻取的当然是泰州。当时元廷立淮南江北行省于扬州,以赵琏为行省参加政事,企图遏阻起义军势力。不久赵琏又亲自镇守泰州。张士诚先曾诈降归附,后来侦知赵琏在泰州城无防备,遂于1353年3月某日天未明纵火登城,攻取泰州。张士诚随即挥戈北上,夺取兴化城,结寨于得胜湖。4月,元廷以官禄招张士诚归顺,张士诚不理。5月,张士诚率义军西向攻破高邮城,占据之。张士诚兵势涨大,高邮湖区东连兴化得胜湖,舟舰四塞,宝应县亦入势力范围。元廷命高邮知府李齐赴高邮招降,为张士诚所杀。夏天,元廷又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福寿率兵进攻起义军,又为张士诚所败。至此,张士诚已初步在泰州、高邮、兴化、通州一带站稳脚跟,建立了根据地。

元至正十四年春正月,张士诚在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当时,刘福通奉韩林儿为帝,国号“宋”。徐寿辉也自称帝,国号“天完”。而朱元璋尚在郭子兴部下为将,羽翼未丰。张士诚取得高邮后,本应积极进取,抢在朱元璋之前夺取金陵作为创业的根据地,而他却踞高邮称王,这是战略上的一大失策。此后,张士诚虽曾一度攻进扬州城,但未能守住,旋又退回高邮。

张士诚在高邮称王一年多,原先并未有渡江进取江南的意图,江南还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但同样是地方不靖,豪强纷争,兵戈四起。当时江阴有个朱英,也是聚众的豪强,为元军所迫,携家逃至江北求救于张士诚,借兵复仇。张士诚心怀疑虑,不许,朱英乃陈述江南土地之广、物产之富、钱粮之多,并愿以妻子为质。于是张士诚命弟张士德率兵由通州渡江,以朱英为向导,入福山港。周天佑三年正月,张士德攻取常熟州,并继续向南进军。2月,前锋抵达平江。这时张士德手下不过三四千人。但因江南自世乱以来,农村不靖,又迭遭天灾,农民饥饿,往往投充壮丁以糊口;又未习战阵,大多为乌合之众。所以张士德兵虽少,却能长驱而入,势如破竹,直达平江大门。结果,“兵不发矢,剑不接刃”,缘城而上,攻下了平江。守城的元官员将领或死或逃,张士德即以苏州承天寺为府署,推倒佛像,踞坐于大殿之上,连射三支箭于殿栋,以示武功。接着昆山、太仓、嘉定、崇明诸州相继来降,张士德又派兵攻取常州、湖州。常州因有人为内应,不战而得,元将王与敬亦由松江叛元前来归附。在江北,张士诚也派兵攻取淮安。这是张士诚军事上发展上非常顺利的时期。3月,张士诚由高邮来到平江,改平江为隆平府,即以此为国都,仍称诚王,国号纪元不变。张士诚以承天寺为王宫,立省院六部百司,设学士员,开弘文馆以延揽人才;以李行素为丞相;弟张士德为平章提调各郡军马,潘元明为左丞镇吴兴,史文炳为枢密院同知镇守松江;周仁为隆平府太守,俨然一派开国景象。

此后数年间,张士诚辟地日广。南面有浙西以达婺州,北面囊括整个苏北以及安徽东北一带,最北抵达山东济宁。南北绵延两千余里,连朱元璋发迹地凤阳亦曾为张士诚据有,这是张士诚的全盛时期。不过,也应看到,如此广袤的领地,并非都是自己军队驻守的稳固疆土。如北边徐、宿等州守将,并非张士诚自己手下的将领,只是临时归附于他,一有风吹草动,随时会顺风转舵,投靠别人。张士诚的主要地盘为常州、湖州、杭州一线以东的长江三角洲以及江北通州、泰州、扬州、高邮、兴化、淮安一带。

从1356年至1365年,张士诚与朱元璋在江浙一带发生的大小战争难以尽述。主要情况是:开始时,张士诚西面是朱元璋,南面是元朝军队,两面作战。先派水师由长江上溯,进攻镇江,与朱元璋军战于龙潭,失利。朱元璋即令徐达等进攻张士诚据守的常州,双方于常州、宜兴、长兴一线展开拉锯战,互有胜负与死伤;在南面战线上,元军有数万众屯嘉兴,阻断张士诚南下之路。张士诚乃派弟张士德率军绕过嘉兴进攻杭州,得手。但杨完者引兵蹑其后,张士德三战三败,乃率残部退走。次年,朱元璋南路军攻取长兴,北路沿江攻取江阴。长兴、江阴两地为战略要地。长兴被朱元璋占据,必危及苏州大本营,且张士诚由长兴陆路进窥广德威胁金陵的军事行动就不可能了。江阴一失,张士诚不仅失去和江北往来的重要通道,且水师难以出江逼金焦,从水路威胁金陵。江阴一役,主帅士德被俘,后至金陵绝食而死。张士德智勇过人,起义以来,南征北战,战功最大。他的死,使张士诚受到重大打击。

朱元璋攻取江阴后,又进逼常熟、无锡,致使张士诚西、北两面受逼。南面又受阻于元军杨完者,故江南领地日蹙。加之主帅士德之死,形势十分危急。据史载,张士德被俘至金陵,曾设法秘密带信给张士诚,叫他投靠元廷,以谋发展。张士诚手下亦有不少曾在元廷为官的谋臣,劝张士诚向元廷纳款归顺,以救危局。张士诚乃于1357年8月,通过元朝江浙左丞相达识帖睦迩向元廷纳降,取消诚王称号及大周国号。元廷为减少劲敌亦封张士诚为太尉,立江淮分省浙江分枢密院于平江,以授其官属。

张士诚无远谋,他在高邮称王后,既未立即引兵进取金陵,又拒绝陈友谅结盟夹击朱元璋的请求,从而贻误了战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看透了张士诚的保守弱点,建议朱元璋先消灭陈友谅再以优势兵力大举进攻张士诚。张士诚苦撑了两年多,最终覆灭。

张士诚失败的原因,仅从军事上看是不够的。他在政治上亦有许多弱点乃至错误。《明史》张士诚本传载:“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既据有吴中,吴承平久,户口殷盛,士诚渐奢纵,怠于政事。士信、元绍尤好聚敛,金玉珍宝及古法书名画,无不充牣。日夜歌舞自娱。将帅亦偃蹇不用命,每有攻战,辄称疾,邀官爵田宅然后起。”《明祖实录》亦有同样记载。这些记载虽出于官方,难免夸大不可尽信,但也指出了张士诚用人不严,赏罚失当,对部下一味宽容迁就之病。特别是后期任用四弟张士信执掌军政大权,张士信荒淫骄纵,军中不离乐妓歌舞。上行下效,为国谋者少,为私谋者多,这样的政权焉能持久!总之,张士诚不能知人善任,往往忠奸不辨,赏罚不明。如对他的谋臣徐义,张士诚过于信任,命其掌领亲军。当高邮危急时,张士诚遣其率大军赴江北援救,而徐义畏死,屯兵太仓三月不进,以致高邮及江北诸地失陷;而张士诚不予惩罚,仍任其领军不疑。史文炳是随士诚起义的十八人之一,有勇略,战功卓著,与张士德同为士诚军事上的左右臂。史守淮安时由于徐义忌妒,诬告他和朱吴来往,将叛变投靠朱元璋。张士诚不加详察,就突发兵逮捕而杀害之。后人曾有诗咏叹此事,说张士诚“自坏长城”。又加任用黄、蔡、叶三个迂阔不知大计的文人为参军。张士信为相时,三人参与谋划国事,竟毫无成就。故吴中童谣有云:“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蔡叶,一夜秋风起,干瘪。”可见张士诚失败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政治上的失误实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