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2791300000028

第28章 唐后李姓名人(6)

李贽祖籍河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为避祸,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朱载垕讳,改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辈家境渐衰。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道教或佛教及封建迷信,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李贽12岁时作文,就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

嘉靖三十五年,李贽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又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或说九年)辞官归隐。

李贽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剃头以示同鄙俗断绝。1588年和1590年先后有《初潭集》和《焚书》(其后还有《续焚书》)问世。收入《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及与为道学家耿定向论辩而写的《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书劄、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共6卷。书中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和自私,批判程朱理学,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击和迫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李贽前往山西大同,著《孙子参同》,修订《藏书》。同年秋,到北京,撰成《净土诀》。次年春天到南京,将零星著作汇成《老人行》,并再度研究《易经》,撰写《易因》,最后编订其巨著《藏书》。《藏书》(其后还有《续藏书》)1599年问世,共68卷,系纪传体史论,论述战国至元亡时历史人物约800人,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合传统见解的评价,旨在反对儒学。如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圣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山东济宁编成《阳明先生道学抄》、《阳明先生年谱》。

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76岁的李贽在狱中愤而以剃刀自杀身亡。死后,马经纶把他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存,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还著有《李温陵集》。他公开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其著作虽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

李贽哲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唯物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化。他主张宇宙万物是由天地(最终是阴阳二气)所生,反对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程朱理学,希望能找到与其不同的“道”;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李贽认为道德、精神等现象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焚书·答邓石阳》)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真心”、“童心”(即初心、最初一念之本心,不受外界影响的“我”心)是最根本的概念和万物的本源,自然界是“我妙明真心的一点物相”(《焚书·解经文》),世上万物和精神都只存在于“真心”之中。李贽的哲学思想中有不少朴素辨证法的思想。他认为事物皆有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和相互转化。《焚书》中则表现出了发展变化的政治思想,主张“革故鼎新”。李贽的认识论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先验论,主张渊源于佛性的“生知”说。他以“生知”说反对神化孔子,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以“人人生知”反对“圣人生知”说,却是有所局限和缺陷的。

对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腐败和鱼肉人民的暴行,李贽加以无情揭露,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政治理想,即“因乎人者也”的“至人之治”。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对社会生活不干涉或少干涉;仍然寄希望于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希望“有一个半个怜才者”出现,使“大力大贤”的有才之士“得以效用”(《焚书·寒灯小话》)。

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并终生为此而斗争。他蔑视传统,敢于批判权威;非孔反儒,公开以“异端”自居。他认为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见解和思想,不应盲目地随人俯仰。李贽吸收了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和万物一体原理,提倡人人平等,认为社会上根本不该存在高下贵贱的区别。反对封建专制礼教和虚假道学,他反对歧视妇女,主张婚姻自由,热情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李贽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他认为人类的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目的。从功利的观点出发,李贽主张富国强兵。他批判重农抑商,宣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指出:“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四书评·大学》)。这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针对儒家把文武分途,儒者不懂武事的现象,他强调武事重要,提倡耕战,认为“务农讲武,不可偏废”(《李卓吾批点皇明通记》)。

作为卓越的思想家,李贽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具体表现在:他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认为儒家经典不该被当作万年不变的真理;他反对历史保守主义,主张“与世推移,其道必尔”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春秋替三代,战国代春秋都是一种正常的历史发展现象。他深具民本思想。李贽大胆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主张,表现出对专制皇权的不满,成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民本思想的先导。

在文学方面,李贽反对文学上的拟古摹古复古主义,倡导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对晚明文学有较大影响。他还特别强调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大力推崇《西厢记》、《水浒传》等通俗文学,实为我国通俗文学最初的研究批评家。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本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出身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少年时代爱好武术,练得一手拳脚功夫。青年时代曾经当过佣工、铁匠。天启六年(1626年),充任银川驿站马夫,苦习骑射。

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被裁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领众人投靠农民军首领“不沾泥”张存孟,继投闯王高迎祥,号八队闯将,勇猛富识略。

崇祯六年,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李自成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来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

崇祯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所败。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于是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不久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使总兵曹文诏自杀。次年高迎祥被俘牺牲后,继称闯王。带领部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接连攻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不久兵分三路入川,在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崇祯十年冬,围攻成都多日不克,后移师梓潼迎战明总兵左光先、曹变蛟失利。于是分道返回陕西,移兵潼关,遭到明军伏击,兵将伤亡散失甚众,率部将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隐伏在陕西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崇祯十二年出山再起。亲赴谷城(今属湖北),获取被明廷招抚的张献忠资助。与复起的张献忠联合攻破竹溪,移师截断明军粮道。后协助罗汝才于香油坪击败明总兵杨世恩部队。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部众被困于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为明总兵左良玉败于房县,以五十骑突围,重入河南。后攻破永宁(今洛宁),斩万安王朱采。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一斗谷合兵,部众达到数十万,攻克宜阳。进兵卢氏,得牛金星,用为谋士。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采纳杞县英才李岩提出“均田免赋”、“贵贱均田”等口号,制定“秋毫不犯”、“不淫妇女”、“不杀无辜”等军纪,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和拥护,散布“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

崇祯十四年春,移师围攻洛阳,得到守军策应破城,擒杀福王朱常洵。不久挥师围攻开封,数攻不克,南走邓州,与脱离张献忠的罗汝才合兵,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明末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后乘明军四路向河南新蔡、项城调集时,派遣精兵于途中伏击,致使明军阵乱败逃,擒杀明总督傅宗龙于项城。

崇祯十五年,与罗汝才以二十万部队再围开封,激战二十余日不克,遂回师攻破河南襄城,俘斩明总督汪乔年和降明的农民军首领李万庆(射塌天)。随即攻克陈州(今淮阳),与当地农民军会师,返兵三围开封。先歼灭出城突袭的三营明军,后遣部队连破郑州、荥阳、上蔡,扫清了开封周围的明军据点。明督师丁启睿,总兵左良玉率部队十余万挺进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李自成便以部分兵力继续围城,亲自率主力占领朱仙镇有利地形,近战获胜,俘获明军数万人。不久回师开封,挖墙填药爆破并掘黄河堤灌城(或说明军掘堤灌农民军)。为阻击明督师孙传庭部,率师西进,战于郏县,不利,便向冢头寨(在今南阳境)转移。途中抛弃大量甲仗财物,诱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于是率领部下反击得手,斩俘将校七十余人,步骑数千,获得柿园大捷。又进兵围汝宁(今汝南),环城发炮,百道架梯登城,俘斩明督师杨文岳、分巡佥事王世琮等。挥师南进,绕道白马滩,架门扉作浮桥而渡,迫使左良玉弃水寨而逃,进占襄阳(今属湖北襄樊)。不久分兵连破夷陵(今宜昌)、荆门等州县。

崇祯十六年正月,重返襄阳,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口号安抚民心。改襄阳为襄京,建立大顺政权,称新顺王,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称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任命张国绅为上相,牛金星为左辅,刘宗敏为权将军,李岩为制将军。随后,采纳谋士顾君恩的建议,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针。亲自率领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今河南临汝)之战中歼灭明军4万余人,迫使明陕西总督孙传庭败逃陕西。乘势间道缘山追击,全歼镇守潼关的明军,杀孙传庭,乘胜占领潼关、西安。并分兵追歼明军残部,接连攻下延安、汉中、榆林等重镇。

崇祯十七年正月,定国号大顺,建元永昌,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定立军制,分封功臣,开科取士。随后率领部队强渡黄河,向东进兵山西,接连攻破汾州、太原。不久兵分两路,派遣部将刘芳亮率领南路军攻打大名(今属河北)、真定(今正定),自己和刘宗敏率领主力为北路,于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境)与明军血战数日,击杀明总兵周遇吉。随后相继进占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昌平(今属北京)。三月十七日,南北两路会师北京城下,于十九日破城,迫使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今景山),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后改明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部,变武将称谓,定立品位,完善军制。为瓦解明军残余势力,还多次遣使招降明总兵吴三桂,未果。起义军领袖犯了胜骄轻敌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了吴三桂,吴延请满清贵族入关,在四月十三日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和清摄政王多尔衮合力击败闯王。闯王损兵数万,退兵北京。大顺军由盛转衰。廿九日闯王称帝,翌日离京西撤,令刘宗敏为主帅组织兵力沿途(河南、陕西)反击。四月李自成进入武昌,被清军一击即溃。五月在江西再败,后来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李自成被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杀死,或说在该地考察地形时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另说李自成逃脱削发为僧,名奉天玉和尚,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出家。又说李自成隐居到甘肃兰州青城。

关于李自成的人生结局和殉难于何地,300多年来史学界虽有一些不同的争议,但殉难于通城九宫山的说法一直占主流,这种说法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和许多史籍所记载。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吴伟业,远在江浙都知道通城有九宫山,一名罗公山;可信史料和文物表明,在通山被程九伯打死的是李自成的族侄——李延,而非李自成;湖南石门夹山的奉天玉和尚也绝对不是李自成。但李自成墓位于湖北通山县城东南45公里九宫山北麓牛迹岭。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由一位穷苦农民而成为起义军领袖、百万大军的统帅,建立了短暂的大顺政权,最终推翻了明朝,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政治、军事斗争艺术和高超的谋略才能。所以,李自成虽然是一个悲剧人物,但作为明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却为历史所铭记。

李香君

李香君李香君,生卒年不详,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因涉及其中,遂得以闻名于世。

李香君只是当时一名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妓,她不仅容貌绝代,而且通晓诗书,又擅长琴棋书画、吟曲舞蹈。只因鸨母李贞丽虽沦落风尘却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里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忠臣义士。由于这些耳濡目染的熏陶,在这暖暖软软的香风中,竟塑造了李香君的铮铮铁骨。

侯方域才华横溢,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又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文章三大家。他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是明崇桢户部尚书侯恂,十五岁即应童子试中第一名。俗语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几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楼馆,说诗论词,高谈风流,狎妓玩乐,颠痴狂笑。这使李香君有机会认识了侯方域,当时她年仅十六岁。侯方域与李香君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一个是娇柔妩媚的多情玉女,真可谓两情相悦,一拍即合。

按照秦淮旧习,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古时妓女第一次接客后需要将头发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除此以外,还需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一落魄公子,再加上挥霍无度,身上并没有多少银子,此时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侯方域有一密友杨龙友,于雪中送炭火,给了他大力的资助。但此钱并不是杨龙友所有,而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目的是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戏曲家和文学家,但却才高德卑。此事被侯方域得知后,犹豫不决,但李香君却怒不可遏,一番义正词严,终于骂醒了侯方域。李香君变卖了所有的首饰,又四下借了许多钱,最后总算凑够了数,如数还给了阮大铖。

二人恩爱相笃,李香君也准备嫁与侯作妾。此时,阉党阮大铖因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非常窘困,侯却答应帮其排解。李香君得知后,三番五次劝说侯方域,让其拒绝帮助阮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