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2791300000021

第21章 唐代李姓名人(3)

李治李治(628年~683年),字为善,陇西成纪(今属甘肃)人。唐太宗的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被立为皇太子。在位三十四年,是第三位登基的唐朝皇帝。

李治生性仁孝,史书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李治小时候刚一开始学习《孝经》,唐太宗就问他书中的要义,李治回答:“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入朝进见与谋虑国事要思尽其忠节,退朝而归应常想自己的职责,弥补君王的过失。”唐太宗听后十分满意,说:“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唐太宗即位后曾将年仅8岁的长子李承乾立为太子。然而,李承乾由于自幼养尊处优,生活荒唐颓废,唐太宗便动了废太子之心,计划立长孙皇后所生的次子、承乾的胞弟魏王泰。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唐太宗废掉太子李承乾,罢黜魏王李泰为庶人,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为了让李治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唐太宗把大量心血倾注到对他的教育上。每逢上朝,常常命令李治在旁,观决庶政,或令参议,使其得到政治锻炼。平时生活上也是对其循循善诱。看见李治吃饭,太宗就说:“你要知道春耕秋收的艰难,不夺百姓农时,才能经常有饭吃。”看见李治骑马,就说:“你应知道不尽其力,才能常有马可骑。”见李治乘船,就说:“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要经常想到这一点。”见李治在树下休息,就说:“木要以墨绳为准才能正直,君王一定要能够接受劝谏才会圣明。”李治每次听后,都毕恭毕敬地肃立,感激父皇的教诲,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唐太宗晚年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李治,从《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方面总结自己,让李治明晓修身治国的帝王之道。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改元永徽是为唐高宗。当时李治年二十二岁,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

高宗即位当年的八月,河东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晋州尤其严重,房倒屋塌,百姓死伤严重。之后,各州又连续遭遇水旱蝗灾,百姓民不聊生。这给刚刚即位的高宗带来极大压力。高宗尽心尽力,妥善安置善后,并表明自己应承担很大的责任。他说:“朕初登大位,因政教不明,才使晋州之地屡屡发生地震,这是由于赏罚失中,政道失明所致,卿等应该各进封事,极言得失,以弥补朕的过失。”一番话体现了高宗谦虚、谨慎的治国态度。

高宗善于听取劝谏,与唐太宗贞观时期的政风一致。高宗即位第二年,就召集各地方官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群臣就国计民生积极上疏。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群臣,问如何才能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劳役严重耽误了农时,应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和征发,高宗听后便虚心采纳。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部落叛乱,乙毗射匮可汗自号为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派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至显庆二年(657年),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被擒,西突厥灭亡。高宗在西突厥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迁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也以高宗时为最大。

当时朝鲜半岛分成三国:高丽、百济和新罗。永徽六年(655年),高丽与百济联合入侵新罗,夺其33城,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于是先后派兵出击高丽和百济。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军攻占平壤,灭掉高丽。高宗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率兵2万驻守此重镇,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后来的新罗国统一朝鲜半岛,与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高宗即位后,纳太宗晚年才人武则天入宫为昭仪。永徽六年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高宗身体状况不佳,晚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则天则凭借着出众的政治才能,得到高宗信任并将政事委政于她。自麟德二年(665年),高宗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无论政事大小,都参与其中,朝廷称之为“二圣”,之后,朝政大权逐渐被武则天独揽。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谥号为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在辉煌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对比下,高宗朝会略显黯淡无光。而且因为高宗性格的软弱,以致大权旁落,导致“武周”取代“李唐”,一度被世人认为是“昏庸”。但实际上,如果没有高宗朝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李思训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思训(651年~716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人。唐代著名书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出身唐宗室。唐高祖从弟长平王李叔良孙,李孝斌之子。唐武德元年,叔良官拜刑部侍郎,并进爵为王。武德四年,突厥人入侵,李叔良率五军抗击,两军对阵中被流矢射中而死,后被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曰肃。李思训的父亲李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长史。

唐高宗(650年~683年)时,封李思训为江都令,后因武则天(684年~704年)执政杀戮唐宗室而隐居。唐中宗神龙(705年~707年)初年又出任宗正卿、历官益州长史,封陇西郡公,实封二百户。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初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出任左羽林大将,晋封彭国公,更加实封二百户,因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卒,卒后追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

思训兄弟之间妙极丹青的有五人,思训最为当时人所欣赏。他的画作极为超绝,擅画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其山水画主要师承隋代画家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具有装饰味的工整富丽的金碧山水画风格。题材上多表现幽居之所。在创作上,李思训除了取材实景,多描绘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和奇异秀丽的自然山川外,还结合神仙题材,创造出一种理想的山水画境界。

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玄宗时期曾任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官至太子中舍人,也是著名的画家,秉承家学,尤工青绿山水,风格工巧繁缛,并能变父之体,有所创新,造诣精深。当时人称其父子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大李将军指李思训,小李将军指李昭道。从画史上说,李思训是后代“金碧山水”或“青绿山水”这一画科的创始人,而其开创的斧劈皴画法,即用笔侧锋,依轮廓而起的笔法则使中国的传统山水画真正走向了成熟。今天所说的青绿著色山水,据说就是从大小李将军而来,是对这一派画风的延续。明代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则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身为皇室,李思训的作品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但因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充斥以及佛道思想、文人隐居习尚的影响,也使他在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一种出世的情调。即所谓“时靓神仙之事,尧然岩岭之幽”。

李思训的作品,因年代久远,现已罕见。《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现在仅见《江帆楼阁图》和《九成宫纨扇图》。流传至今的《江帆楼阁图》据记载是他的作品,而且还不是很确定,仍存有争议,该画为绢本,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青绿设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张丑对大小李将军的画法很有研究,称“其用绢则祖吴道子法,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搥如银版,故作山水人物,精彩入笔。五代以来,此法中绝矣。后人收李画必以绢辨,其纹粗者非是。又按思训画本,能于遒劲内,备极古雅清逸之趣,是以妙绝古今。昭道则一味极细,相去盖星渊也。”

李峤

李峤李峤,唐代诗人。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应该生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巨山。河北赵州赞皇人。

李峤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中,其曾祖父为隋内史侍郎李元操,随后其家庭又是唐代郡望最高的门阀士族之一,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深厚的家学熏陶和良好的文化教育,15岁时便通晓《五经》,并且因为擅长诗文而闻名于乡里。

唐高宗时,20岁的李峤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擢进士第,由此步入仕途,最初担任安定县(今陕西宁县)尉。后来,他又举制策甲科,并由此升任长安县尉。唐高宗末年,李峤累至监察御史。这时,岭南邕、严二州一带的僚族起义叛乱,朝廷出兵讨伐,李峤受命以监军的身份随行。到达岭南后,李峤首先宣布了朝廷对叛乱分子的特赦令,而后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前往叛军的洞寨游说招降,结果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下去了。唐高宗对此举十分嘉许,随即便升任李峤为给事中。

武则天临朝,任用酷吏大搞恐怖政治。正直的朝臣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遭到酷吏来俊臣的诬陷被打入监劳。当朝文武大臣明知这是一桩冤案,但都敢怒而不敢言。李峤说:“知道他们受冤屈而不为其伸冤,是见义不为”。于是据实上奏。结果狄仁杰等人得救了,李峤却由此触怒了武则天,被赶出京城,贬官为润州(治今江苏镇江)司马。

然而,武则天一直很看重李峤的文才,不久就又把李峤召回京城,入朝担任凤阁舍人。

虽然受过挫折,但是李峤并没有为保官而做有所收敛,在事关朝政大事,还是敢于直谏。针对武则天设置右御史台以巡察地方政务一事,李峤上疏主张疏禁网,简法令,要求精选贤能的朝廷官员充任巡按使。武则天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分天下为二十道以进行巡察,但由于众臣的反对,此举最终未能实行。李峤还是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和信任,于圣历元年(698年),提拔他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职衔),李峤第一次拜相。同时他还兼修国史,奉旨组织编修《三教珠英》。

不到三年,李峤的舅舅天官侍郎张锡拜相。当时有回避制度,李峤不得不退出宰相班子而转任成均祭酒,后又转任文昌左丞、东都留守。三年后,张锡离开相位,李峤又再次进人宰相班子,先后担任纳言、内史等相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