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名人成功启示录:每天一个小故事
2791000000016

第16章 四月份(3)

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下围棋输了就把棋子儿咬碎。人们劝告他说:“这又不是靶心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地想一想,问题到底产生在哪里呢?”他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急躁得病而亡。

战国时期的魏国人西门豹,性情非常急躁,他常常扎一条柔软的皮带来告诫自己。魏文侯时,他做了邺县令。他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要克服暴躁的脾气,要忍躁、求稳、求安、求静,最后终于在邺县做出了成绩。

唐朝人皇甫嵩,字持正,是一个出了名的脾气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儿子抄诗,儿子抄错了一个字,他就边骂边喊边叫人拿棍子来要打儿子。棍子还没送来,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儿子的胳膊,以至咬出了血。

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宽容别人?这样教育后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后来他也意识到这样急躁,气性过大,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便开始学习忍耐。

不少人办事都想一挥而就,一蹴而成,应该知道,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规律,有一定步骤的,否则势必欲速则不达。

宣德和正统时期,赵豫任松江知府。他对老百性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深得松江老百性的爱戴。

赵豫处理日常事务,有他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每次他见到来打官司的,如果不是很急的事,他总是慢条斯理地说:“各位消消气,明日再来吧。”起先,大家对他的这套工作方法不以为然,甚至还暗地里给编了一句“松江知府明日来”的顺口溜来讽刺他。这句顺口溜慢慢地在老百性中间流传开来。老百姓见到他都叫他“明日来”。听到这个绰号,赵豫总是仁慈地笑笑,从不责备叫他绰号的人。

赵豫曾对人说起过“明日再来”的好处:“有很多的人来官府打官司,是乘着一时的忿激情绪,而经过冷静思考后,或者别人对他们加以劝解之后,气也就消了。气消而官司平息,这就少了很多的恩恩怨怨。”

“明日再来”这种处理一般官司的做法,是合乎人的心理规律的。以“冷处理”缓和情绪,不急不躁,才能理智地对待所发生的一切,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忍一时的不冷静,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必须要抑制急躁的脾气。否则,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增多。

18不要把心事写在脸上

西汉时的窦婴,是孝文帝的皇后的侄子。汉武帝建元二年,他被封为魏其侯,他喜欢蓄养宾客,天下的游士都归奔他。当时,桃侯刘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太后多次向皇上评价窦婴:“魏其侯喜欢沾沾自喜,行为不定,很难担当得起宰相的责任。”于是最终没任他为相。

晋朝的谢安,孝武帝时任尚书和太保。太元八年,后秦的苻坚大举入侵晋,谢安派他的侄子谢玄去退敌,在淝水把秦军给打败了。捷报传来,谢安依然神情自若地和客人下围棋。客人走后,谢安走进屋里,过门槛时,却因高兴过度,把木鞋的齿都折断了。

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如果太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则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人对事的态度,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把自己的喜怒经常流露给下级,下级则会投其所好,而掩盖事物真正的本质。普通人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则显得为人肤浅,也容易开罪于人。所以要忍耐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暴露出来。

“喜怒不形于色”确是一种极深的修养,我们把有这种修养的人表述为:“很有城府”或“城府很深”。这种功夫不是短时间所能练成的。

19要学会博采众长

汉高祖刘邦出身低微,当过亭长,识字也不多,但他能礼贤下士,依靠各路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来成就自己的大事业。谋士张良是贵族,萧何是下级小吏,陈平是游手好闲之士,大将军樊哙是屠夫,周勃是吹鼓手,娄敬是车夫,韩信是无业流民,彭越做过强盗:这些人无论出身如何以及地位高低,都各有所长。刘邦也正是集中了众人的智慧才打败项羽的。

刘邦采纳谋士张良的建议,首先夺取关中,进入秦都咸阳,这样一来使项羽与众王所订立的先入咸阳为王的盟约成为事实,从而造成了项羽的极大被动。而刘邦的谋臣萧何则首先接收了秦朝的中央档案文件和其他国书资料,从而掌握了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一系列重要情况,为以后的战争做好准备。

此时的刘邦迷恋的是宏伟的宫殿,美丽的宫娥,无尽的财宝,他不想再图进取了。大将樊哙见此情景,质问他:“大王是想得天下,还是想成为富翁?别忘了,秦朝就是刚刚在这里灭亡的。”

这一下警醒了刘邦,他还兵灞上,且与民约法三章,恢复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情结,消除苛政,让人民安居乐业,这一举措使他赢得了在政治上的优势。此时刘邦在军事上依然处于劣势。他采用了张良“斗智不斗力”的策略。当项羽毁约,封他为汉中王而非关中王时,刘邦也曾大怒,想与项羽决一死战,是萧何等人劝他:要正确估计自己和对手的力量,决战的时机还不成熟,先忍耐一时的委屈,接受分封,到汉中去争取民众,招贤纳士,利用巴蜀的富庶,积累财力,他日再图东山再起,到时反攻也不迟。

刘邦接受了部将们的规劝,还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去汉中当王的途中,逐段烧毁沿途的栈道,表示再不出来与项羽作对。

刘邦就是这样迷惑了项羽,积蓄了力量,到力量壮大后重新攻入关中,在垓下一战,逼迫项羽自杀。

建立了汉朝之后,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举行的盛大酒宴中,不无得意地总结他的经验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克,率百万之众,战于沙场,我不如韩信。三者皆是人杰,我能用之,这也就是我能够获取天下的原因了。”

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再高明的人,也会有疏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说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使事业成功。

20广开言路,不可偏听偏信

司空马原为秦国吕不韦的手下。作为吕党人物,在吕不韦被废之后,他随即离开秦国投奔赵国。赵国的悼襄王对司空马并不十分器重,只任命他担任了一个代理相国。

这时,秦国对山东六国的军事攻势日益猛烈,一度号称强大的赵国也开始频频受到它的攻击。司空马入赵后,根据当时的形势以及他对秦国政治的了解,建议赵王采取割让土地用以贿略秦国的计谋,激起其他诸侯国对强秦兼并政策的恐惧与反感,进而重新构建列国合纵抗秦的军事同盟,借此来保存赵国。这在当时秦强赵弱的情势下,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赵王没有采纳他的计谋。

赵王没能采纳司空马的计谋,却也无法阻挡秦国的强烈的攻势。司空马见赵国大势已去,毅然决定离开赵国。

司空马来到平原津渡口,遇到了渡口守令郭遗。郭遗见司空马来自都城邯郸,便向他询问秦、赵二国的战争情况,以及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前途与命运。

司空马直言不讳地告诉郭遗:赵王没有采纳他的计谋,赵国将逃脱不了亡国灭族的厄运!

司空马由秦入赵,对双方的情况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赵王摒弃他的计谋不用而迫使他离赵出走时,他对赵国何时灭亡的问题已经是成竹在胸了。此刻,他面对郭遗,以一个战略家的口吻直接而明快地说:“赵国必亡。但它如能启用武安君李牧为统兵元帅,可以抗秦一年;如果它杀掉李牧,它就支持不了半年。但是,现在赵王身边有一个韩仓,此人心胸狭窄,嫉妒功臣,曲意迎合赵王,深得赵王的宠信。赵国目前危在旦夕,赵王势必进一步偏信他,而他又极容不得李牧。因此,武安君李牧将难保性命,赵国灭亡也不会超出半年!”

秦王政十八年,秦国在灭掉韩国之后大举进攻赵国。秦赵战争进入了大决战的阶段。赵王任命李牧、司马尚率兵抵抗,然而偏信小人的赵王却未能始终如一地任用李牧,秦国使用离间计,贿赂赵王身边的宠臣,散布了武安君李牧要造反的谣言。赵王轻听轻信,不顾军事上临敌易帅的大忌,一面派出赵葱、颜聚代替李牧指挥军队;一面派出谗臣韩仓处置李牧的“谋反案”,韩仓即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李牧。

李牧死后,秦军拉开攻势很快击败了赵军,赵军将领赵葱战死沙场,颜聚战败逃亡,赵国完全丧失了抵御的力量。秦军乘胜攻破赵都邯郸,俘虏了赵王,赵国灭亡。

从李牧被杀到赵国灭亡,前后时间仅5个月,这正如司空马所预测:赵国如果杀掉李牧,它将支持不了半年!

赵国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更重要的内在原因,正是赵王偏信小人,不能广开言路,采纳有识之士的建议。

身处高位的人很容易相信自己的“身边人”的话语,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再加上言路不畅的话,那就很危险了,似乎脱逃不了要么被架空,要么被毁灭的厄运。

21滑稽幽默井机智应对

汉武帝身边有个大臣叫东方朔,头脑聪明,言词流利,又爱说笑话。

汉武帝刚即位就下了一道诏书,叫各郡县推举品行端正、有学问才能的人,当时有上千人应征。这些人上书给皇帝,多半是议论国家大事,卖弄自己的才能,其中不少建议皇帝看不上,提建议的人也就没被录取。

东方朔的上书却半开玩笑半认真,他说自己怎么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怎么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怎么勇敢灵活,正派守信,最后说:“像我这样的人,真该当皇上的大臣了。”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东方朔虽然被留在了长安,但薪水很少,也见不着皇帝。

过了些日子,东方朔想出个让皇帝注意他的主意来。当时皇宫里有一批给皇帝养马的侏儒,东方朔骗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这些人一不能种田,二不能治国,三不能打仗,对国家没一点用处,准备把你们全杀了呢。”侏懦们都吓得哭起来。问怎么办,东方朔教他们说:“皇上要是来了,你们赶快去磕头求饶就没事了。”不久,汉武帝路过马厩,侏儒们都嚎啕痛哭地跪在武帝的车子前连连磕头。武帝觉得奇怪,问道:“你们干什么?”侏懦们回答说:“东方朔说您要把我们全杀了,求皇帝开恩。”

汉武帝知道了是东方朔干的,就把他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吓唬侏儒?”东方朔说:“侏儒身高不过3尺多,每个月有一袋粮食、240钱。我东方朔身长9尺多,也只有一袋粮食、240钱。侏儒们会撑死,我却会饿死。皇上要觉得我不行,就放我回家,别留着我在这里吃白饭。”

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让他待诏金马门。待诏金马门比待诏公车的地位高,他也就渐渐地能接近皇帝了。

有一次过节,汉武帝下令把肉赏给身边的官员、随从们,可是执行命令、主管分肉的大官丞迟迟不来。东方朔对同事们说:“今天过节,该早点回去,请原谅我占先了。”说着拔出剑来,割了一块肉走了。

大官丞知道后报告给汉武帝。第二天,东方朔进宫来,汉武帝责备他说:“昨天你为什么不等大官丞来分肉就擅自割了一块?”

东方朔赶紧脱下帽子,跪在地上请罪。

汉武帝说:“你起来,自己责备一下自己吧。”

东方朔爬起来,像背书一样装模作样地说:“东方朔,你过来!东方朔,你过来!你接受赏赐不等命令,多么无礼啊!拔出剑来就割肉,多么豪壮啊!只割一小块,多么廉洁啊!回去送给妻子,又多么有爱心啊!”

汉武帝忍不住笑了,说:“让你责自己,你倒夸起自己来了!”不但没治他的罪。反而赏给他一担酒、100斤肉,让他带回去给妻子。

对于上级的指责,不是强词夺理,而是机智应对,有理有节,这其实就是忍。不逞一时的刚勇,耐住性子,首先保护好自我,以图发展。

22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

宋朝时,郭进任山西巡检,有个军校到朝廷控告他。

宋太祖召见了那个告状的人,讯问了一番,结果发现他在诬告郭进,就把他押送回山西,并交给郭进处置。

有不少人劝郭进杀了那个人,郭进没有这样做。当时正值北汉国入侵,郭进就对诬告他的人说:“你居然敢到皇帝面前去诬告我,也说明你确实有点胆量。现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我将向朝廷保举你。如果你打败了,就自己去投河,别弄脏了我的剑。”

那个诬告他的人深受感动,果然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后来打了胜仗,郭进不记前仇,向朝廷推荐了他,使他得到提升。

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不记仇,别人必然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报答你。宽大自己的仇人,仇人终究会良心发现,必会找机会相报。原因在于你不记他的过错,给他以希望,他要报恩的感情存在于胸中。

因此,一旦人的能量、才学被发挥出来,就能干一番大事业,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是一大贡献。

常言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人之肚量,当年的林肯把数不清的对手都感化成了朋友,以至于他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敬。

23不要病急乱投医

明朝的冯梦龙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明朝的嘉靖年间,松江府有一个监生,博学多才,本来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他酷信炼丹术,被一个号称能炼丹的骗子骗去了一大笔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