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一家亲
27901300000079

第79章 热情接待(上)

李小明回老家的消息,张国飞从姐姐那知道后,立马给李小明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到家。李小明说自己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预计傍晚到家。

张国飞立马作出安排,说:“晚上老舅给你接风洗尘,我把你几个舅舅,你爸,还有小君子都请到,给你架势。你来几个人?”

李小明也不客气,心想,这正是自己表现的机会,让几个舅舅看看,他这个外甥混得怎么样,要让亲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首先从几个舅舅开始,要彻底颠覆他们对自己的成见,至于自己的叔叔,那还在其次。“三个人,连我一起三个人,两男一女,你都见过的。那让你破费了,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老舅的一片心意。好的,一会再联系,我来联系他们,就这样。”

国飞给几个哥哥打电话,大哥在,二哥在,大侄子张君在,老四正好回家办社保,在崇河。给大姐打电话,请她和李成龙一道过来。张国玲不愿意,说要带孙子,让李成龙过去。张国飞想了想,又给小姐张国云打电话,让张国云和陈思雅都过来。张国云也不愿意过来,答应去个代表,让陈思雅过去。张国飞叮嘱道,那让陈思雅一定过来。

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张国飞早早订了大饭店,自备了酒水,把大哥,四哥,大侄子,还有两个姐夫都催了来。张国臣有客人,但还是答应,辞掉一切应酬,按时过来。

张国飞携侄子张君早早等在大饭店门口。已是地方税务局科长的张君有些不耐烦地说:“我老舅你也太客气了,没有个长辈的架子,叫李小明吃饭还用你在门口等。我一个等他,就是给他满面子了。在税务局,分局长,局里一般科长,我也没看在眼里,有的副局长,我也没拿他怎么样。”

张国飞笑而不答,心都在李小明一行身上。回过神来,对侄子说:“我和你不一样,你小叔呆的机关,一点油水没有,一个月拿不到两千块钱。你看,你开的什么车,我开的什么车?你小叔在找机会赚钱。”

一辆黑色奥迪轿车急急驶来,张君眼尖,一眼看出是上海的牌照。

李小明按了喇叭,示意他来了。张国飞迎上前去,拍了下他外甥的肩膀,又与梅经理,及一位男士打了招呼。一行人一同进了饭店,走进包间。

大家一阵寒暄。落座后,张国臣说:“好久没看到这个大外甥了,听说你出息了,当了副总经理了,啊——,今天我既是以你二舅的身份,又是以崇河县副县长的身份,陪你们,尽地主之谊。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同志,第一次来崇河吧?崇河是个很好的地方,山青水秀,河湖众多,有时间,好好游览一下崇河,在大上海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国飞早没跟我说,早说,我们可以到湖上去,湖上有流动餐厅,边进餐,边看风景,人在湖中,惬意有致。梅经理在公司做什么?”

“我们集团公关部的梅经理。”李小明介绍道。

张国飞忙补充道:“梅经理是研究生学历。”

“那比我这个外甥学历高多了,小明你要注意学习,你的同事文化水平比你高,这是好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趁年轻要多学习,年轻人不能不学习。”

梅经理落落大方地说:“李总是我们的领导,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李总学习。”

梅经理这样说话,在座的人,尤其李小明的大舅四舅,禁不住想笑,却硬忍了下去,没有笑出声来。

张国刚本不想来陪这个外甥。他一直认为这个外甥不会成什么气候,能不给父母添乱添堵就阿弥陀佛了。听说现在到一家高利贷公司上班了,更是不屑。在张国刚眼里,这个外甥不正干,不省心,是大妹的心病。说现在这个外甥正干了,改邪归正了,知情懂理了,知道体谅父母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国刚深信这句话。今晚之所以过来,一是看着老弟国飞的面子;二是觉得兄弟们都过来,聚聚总是好的;第三呢,也想看看李小明,到底有没有变,是否如国飞所说,变好了,成了人物了,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眼前的外甥,穿着一件名牌T恤,白底蓝花,有点花哨,头发抹了油,既油又亮地顺向一边,人比以前胖了许多,脸都变圆了,把很好看的五官挤到了中间,原来俊美的脸庞现在有点不协调了,要说变化,这可能就是李小明最大的变化了。李小明右手无名指上戴着一个大戒指,黄金的,在灯光下有些闪烁,脖上上套了一条金项链,比较粗。相比之下,那个小梅经理,倒还朴素,白上衣,深色裙子,也没有穿金戴银。女孩一袭披肩长发,面颊白皙,显得与李小明极不协调。

老四国藩对这个外甥更是不屑,从来也没有正眼看过他。在张国藩眼里,这个外甥无可救药,到现在,没有吸毒,还呆在社会上,没有进局子,已经万幸,说他混好了,当副总经理了,张国藩一万个不相信。在张国藩看来,如果李小明能当副总经理,那张颖早做董事长了。李小明呢,也觉得,在四个舅舅中,唯四舅地位低,也没帮过他什么忙,所以,平时和四舅打交道最少。四舅与李小明之间,是互相看不起。

陈思雅看着他们说话,无话可说,也插不上话。看着李小明坐在那儿,左晃右摇的得意之态,陈思雅也觉不爽,但也看得出来,李小明确实有钱,不然,不会穿戴成这样。李小明刚一进来时,陈思雅注意到了李小明脚上的那一双鞋,起码值四千块钱。陈思雅对国外名牌不熟悉,不怎么了解,打工时,他看到过他的老板穿过这样一双鞋,听同事说,老板这双鞋是意大利名牌,至少四千块一双。黑猫白猫,逮住老舅就是好猫。自己一分钱不拿,呆在家里,很是抑郁,一天到晚为自己的生活忧虑,又找不到出路。自己敬而远之的李小明,年薪百万,怕是自己一辈子也挣不来这钱。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你所追求的,如果换不来钱,用金钱衡量一分不值,那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失败者,是没有资格评价有钱人的。

张君为帮小叔张国飞说话,逢场作戏地奉承着李小明:“小明现在混大了,有钱了,有时间,我也去上海,拜见一下我老弟,弟兄俩啦啦,看有什么生意好做,看能不能靠着表弟发一笔。我这个车二十多万,在这里,我就觉得不错了,给李小明开来的奥迪一比,简直是屎壳郎,不在一个档次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惭愧呀,惭愧!这位老弟做什么生意?”张君怕冷落了李小明带来的那位男士,特意问道。

“啊,我和李总一个部门,打杂的,做后勤,有时也跑业务。”那男孩自我介绍道。

“是我们的大内管家,公司的吃喝拉撒,都归他管,公司的后勤部长,这次出差,我借来当驾驶员用的。”说这话时,李小明很是得意,忽然想起了什么,立即吩咐小梅经理,“来来,每人发一包中华烟,软壳的,梅经理,劳驾。”

李小明一边说,一边拍拍梅理肩膀,很是亲昵。梅经理也不以为意,打开提进来的黑色塑料袋,拿出一条烟来,拆开包装,从老大张国刚始,每人发烟一包。

李成龙觉得,“这个李小明,过于大方,真是花钱如流水。这个场合,哪有发烟的必要,没这个必要。这一圈下来,一条烟没了,六七百块钱,就这样完完了。”李成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阻当不了儿子这样做。李成龙心疼儿子这样花钱,又不好说什么,发到他那儿时,李说,“我不要,我不抽烟。”

“不抽烟拿着招待人,你儿子带来的,又不是旁人。”张国刚劝道。

“你不抽给我,我留招待人。”说着,张国飞将李成龙面前的一盒烟伸手拿了过去。李成龙本是撑劲,以表示对儿子发烟的不满,没想到,自己应得的烟,只因自己多说一句话,被张国飞拿了去。不该多嘴,真是不该多嘴。李成龙有些后悔,增加了对李小明的不满。

“我有烟,这烟给你抽吧。”坐在张国刚旁边的张国臣,将那包中华烟推给了大哥。

张国刚没有客气,没说什么,看了一眼那包烟,算是接受了。

陈思雅也不抽烟,本想把烟送给老大张国刚的,不想张国臣把烟给了老大,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是张君大方,把面前的烟拆开,给每人发了一支,算是当场让大家消费了。

陈思雅明白,张君这样做,是证明,他对这样一包烟不在乎,根本没看眼里去。张君这样做也是向在座的发个信号,这种烟,我不稀奇,我有得是。当然,也是给小叔张国飞架势。

凉菜上来后,张国飞把预先带来的酒拿到桌上,举给李小明看了看,说:“这是崇河酒厂的好酒,顶好的酒,四川五粮液酒厂的师傅亲自指导酿造的,两百块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