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一家亲
27901300000013

第13章 刘文英老人这样生活(上)

刘文英老人踝骨骨折一年后,恢复得还行,总算可以自由地走路了,不需用拐杖了。只是走路还有点瘸,阴天下雨时,痒痒的,酸酸的,觉得很不舒服。往八十岁上奔的人了,仍然天天坚持锻炼,上下午都去人民广场。

广场成了老人们的集散地,也是刘文英老人每天最开心的去处。自从老李的小儿子把刘文英撞伤后,老李总觉得对不住刘文英,向刘文英赔多次不是,说不该让刘文英遭此一难。老李越是这样说,刘文英越是觉得老李人好。

老李虽与刘文英年纪不相上下,退休工资比刘文英还高,却没有刘文英这样的日子过。老李小孩多,小孩下岗都早,虽说都各自成了家,单过去了,日子过得却很是艰难。几个儿女,外出打工的,在家做生意的,一年忙到头,也只够糊口的,没有多少节余。老伴去世后,老李轻松了些,也有更多的时间帮助儿女了,看到哪家困难,就把退休费贴补哪家,留下仅够自己生活的费用。有时还去帮着小儿子做生意,来广场的时间不多,初一来一趟,十五来一趟。老李日子过得不好,身体却很好,除了血压稍高,没其它毛病,像他这个年龄的人,这样的身体算好的了。

有时,老李想,如果能和刘文英结个伴,在一起过日子,晚年会过得比较幸福,只是,看不出刘文英有这个意思,再说了,刘文英是什么家庭,自己是什么家庭,自己家这个状况,也没有必要连累刘文英的。

老年人再婚,尤其是像老李这样的老年人,受儿女拖累,更加不易。有时老李看着和自己年龄相仿,在局长、主任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干部,老伴去世后,又找个伴,老两口一起在广场上有说有笑,一起到菜场买菜,一起回家做饭,很是羡慕。想来想去,只是觉得,儿女比老伴更重要,找了老伴,儿女会不高兴的;有了老伴,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在经济上支持儿女了。再说,像老李这样,一般工人退下来的,老伴离世后,再续弦的,也确实很少,尤其在崇河,这个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县城,少之又少。

现在,比过去生活好了很多,人的寿命比过去提高了,尤其女性,比男性更长寿。中国总人口是男少女多,但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一定是女多男少。老伴老伴,晚年先走的,多是那个表面强悍的一方。据说,这与男女的生活习惯差异有关,男人多抽烟喝酒,熬夜多,生活习惯不健康。男人一家之主的地位,决定了男人比女人要承受更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

失伴的老人,有再婚意愿的,多为男性,女性多不愿再婚。在失伴女性中,文化程度越高的,再婚率也越高;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的,再婚率也低。

其实,失伴老人多数过得并不幸福。尽管城里的失伴老人,大多有退休费,生活不愁,衣食无忧,但日子过得并不舒心。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遇到自己的父或母,再找个伴儿时,儿女往往不是反对,就是沉默,支持者很少,主动操父母这份心的,更少。

刘文英老人一个人单过,吃不愁,穿不愁,月月有退休金,儿女年节都来看望,这个孩子提来吃的,那个孩子提来喝的,物质生活富裕,家里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应有尽有,可老人依然不快乐。晚上,老人一个人呆在房子里,常常会搬个椅子坐在老伴张殿清遗像前,数道起来:“死老头子,你走了,撇下你这么多儿女不管不问了,到那世里享福去了,你倒好,无牵无挂,不愁吃,不愁喝。你成仙了,成神了,消遥自在了,想上哪里去,就能上哪里去,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说你,你看,你笑了吧,高兴了吧。”

老人真以为老伴在笑。在老人眼里,老伴和她是心里相通的,她说的话,做的事,老伴都听得到,看得见。晚上,与老伴说话,虽然老伴不能回答,刘文英老人能感觉到,老伴在听,很专注地听,而且那脸上还有表情,一会儿笑容满面,一会儿又为她担忧。说到伤心处,刘文英不免哭泣起来,泪流满面,边抹泪边说,“我十岁就到你家做童养媳,那个时候苦呀,吃不饱,穿不暖,被你妈打骂是常事。你还记得吗?烧那个土锅,我在灶下烧火,你妈在灶前忙着,不是嫌我把火烧大了,就是嫌我把火烧小了。火烧大了,你妈拿起小擀子,就往我头上敲。火大了也敲我,火小了也敲我。我这个头上呀,起的疙瘩就没有消下去过。光敲还是好的,你妈是边敲边骂,那个骂的呀,难听死了,有时候,别说我了,你都听不下去。”

刘文英老人继续絮叨:“我知道,你是同情我的,你是心痛我的,你也没办法,你又不能和你妈吵架,你是个老实孩子,孝顺孩子,一句话也不敢说。我是小时候受气吗?当童养媳受气吗?要是那个时候受气,挨打,以后不挨打倒好了。和你圆房后,我照样挨打,照样挨骂。生了老五后,你妈不是仍然打我,骂我?

“苦了大半辈子,熬了大半辈子,生活好了,不愁吃喝了,孩子也都离开了,该咱两个好好过一段顺心日子了。想吃啥,就买啥,你要抽烟,给你买烟,要喝酒,给你买酒,要吃卤猪头,给你买卤猪头。在吃喝上,我从来没亏待你。可你还是走了,不愿多陪陪我了。你没有良心,说你没有良心,你就是没有良心,只知道自己享福,顾不得我了,让我一个人在世上活受罪。你看我,这么一个大活人,一个人呆在这里,空得很。找谁说话去?和谁说话,除了和你说话,大晚上的,没一个人和我说话。

“我还得给你说一件事,老李,就是那个李文新,你认识的,帮过咱家忙的,他对我很不错,也有那个意思,想和我一起过日子。老李家穷,我知道他有那个想法,不好意思和我说。老头子你放心,我只是和你说说,我让你知道我的心,我是不会和老李走到一起你的。我知道,你天天看着我呢,你知道我怎么想的。这一辈子,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人了,不会和老李老王走到一起了,我舍不得你,不能做对不起你的事。

“我知道,你走前,给我说过,让我晚年到四儿子家过去。你说在四个儿媳中,四儿媳最好。你走这么多年,一年,二年……你走两把手的年岁了,我也没去四儿媳家过。我谁家都不去,到谁家过都不方便,我就一个人单过。到儿子家过,儿子家都忙不说,儿子还好,儿媳总是隔着一层的,总是别扭的。到女儿家过,女婿总是比儿子远不少的。倒是一个人过省心。我老了,现在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走路也不稳当了,摔了几跤了。

“老头子,我怕我起不来,瘫倒床上后,没有人伺候我了。指望儿媳伺候我,门也没有。指望女儿,大女儿一天到晚,心思不是心思,老女儿,没有那个耐心。我一瘫倒,见你就快了。其实,我早该去找你了,我不想一个人呆在这里了,这里太冷清,没有你那里热闹,肯定没你那里热闹的。

“老头子,你给我说说,你在那里到底过得怎么样,你要说实话,不准说假话。你是不是又娶了小的,又有儿有女了?你娶吧,我也不怪你,我知道一个人过不是滋味,那孤独的感觉,就是比死人多口气。那会儿,没吃喝的,想着,什么时候能吃饱饭呀,什么时候能吃饱一顿白面馒头呀,什么时候能吃上两碗白米饭呀。现在,吃喝不愁了,想吃什么吃什么了,怎么觉得日子还不如从前了呢。你找的女人长啥样,是不是比我好看。我知道,你年轻时,长得好看,帅气,人也直律。你到那世里,又从年轻时过了,凭你的条件,一定找了个好看的女人。你要小心,我去找你时,看你怎么办?你那边都是神了,无影无踪的,都是有形的,无骨无肉的,我过去后,就去找你,看你怎么接待我。

“也许我把你想错了,可能,你还是一个人单过呢,在等着我呢。你呀,随你吧,也别亏待自己,也别忘了我。和你过这么多年,我没有怕过你,一辈子,你也没敢打过我一回,我知足了。你也苦了一辈子,忙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现在,你自由了,你好好过吧,把你的房子弄好了,可不要漏雨,你也会倒腾,修修补补,你在行。

“你的六个儿女,年年几节都去看你,给你送钱送物,一送就是几十万,上百万,你不缺钱了,你现在是啥也不缺了,可劲花吧,不要再亏着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