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一家亲
27901300000125

第125章 转院(上)

刘文英老人在医院住了半个月院,其间,主要是张国云陈思雅值班伺候,其他四家也常来医院问候母亲,尤其张国臣,每个周末都回来,每次回来都先到医院来看母亲。刘文英老人虽然做了全面检查,却没有查出是什么病,老人一天天消瘦下去,茶饭不思,精神萎靡。开始,主治医生说肠道有问题,感染了,后来,又说血压高,影响了心脏,连着肺部也感染了,说肺部有结节,接着又说肝部也有问题,总之,老人年纪大了,哪个器官都不好了。没有确认病症,只得天天吊水。医生也提出建议,最好转到大医院里,作详细检查,这里的医疗条件实在有限。

星期天,五兄妹聚在医院,研究母亲的事,张国藩提出母亲的病在县医院查不出头绪,最好是转院到大地点,作一详细检查。张国飞也赞成转院。张国臣提出转院是最好的办法,不然,在这里会耽误了母亲的病,住院半个月不见效果,那一定是没有对症下药。如果再耽误下去,把母亲的病耽误了,做儿女的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最后,张国臣说:“我们听老大的,看看大哥有什么意见。”

既然几个弟弟都这么说了,都说转院,老大张国刚也不好提反对意见。本来,张国刚想说,再住一个星期看看的,母亲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在县医院有一线希望,都不要转来转去的,但怕万一误诊了,耽误了冶疗,对不住母亲。想着母亲吃苦受累一辈子,到了晚年,才过上好日子,如今,正是享福的时候,却一病不起,作为儿女,有这个能力给母亲治病,却没有尽力,总是一种罪过。万一母亲在县医院没有治好,出了意外,做儿女的也不光彩,别人会议论说,你看,张家兄弟姊妹那么多,过得又都很好,儿孙满堂,却怕花钱,怕麻烦,硬是不给老太太看病,生生在小地方耽误了。想到这里,张国刚表态说:“那就转院,到SH去,我们弟兄四个都去,国云也得跟着。”

老大这样一说,母亲转院的事,就算通过了。接下来,是筹钱的问题了。提到钱,大家都低下了头,同时,心里都有数,母亲的钱,被老二和老六借去了,这个时候,该还了,总不能借着母亲的钱不还,还让大家平均拿钱出来吧?

“钱的事,怎么个筹法?”张国藩提出这个关键问题,也是在座的最关心的问题。“SH一趟,没有五六万块钱,打发不住。我们到SH得住宾馆吧,六个人,少到底,一天得一千块钱,就这还不一定能住得上。我妈检查,一遍下来,没有一万多块打发不住。接下来,肯定要住院,这一住下来,你看吧。”

“我妈有医保,大部分都是能报销的。”张国飞轻松地说。

“不是的,”张国刚说,“有的检查费用,不能报,还有,不在医保范围内的用药,也不能报。”

“这样,”张国臣表态说,“我欠我妈的钱,一共我答应还五万的,上次我让陈梦茹拿出一万,还有四万,我想办法立马还上。我这借我妈的钱,陈梦茹是不知道的,这四万块钱,我还不能让陈梦茹知道。你们也不要讲出去,反正,我负责拿来,带到SH去。”

看二哥表了态,张国飞也不得不说话了:“我欠我妈的三万块钱,打死我,我现在也拿不出来,等二审判下来,李小明给了我,我立马还给我妈,这个时候,我手里一点钱没有。”

“指望李小明还你钱,你等着吧。这个孩子,唉,没办法说。”张国刚感叹道。

“我一定要让他李小明还我这个钱,不然,我这个张字倒写了。二审下来,我肯定胜诉,然后,判决书下来,他****儿不还钱,身份证一上网冻结,他哪里都去不了,你看着,到那个时候,他会乖乖捧着钱来还我的。”张国飞激愤地说。

大家笑笑,没有人再接着张国飞的话说下去。“有了国臣的那四万块钱,差不多够了,要不够,我们再配钱。”老大表态说。

“SH不是崇河,可以用医保在医院直接结账,SH是要付现金的,这点钱我看只够十天的。我觉着,还是多准备点钱,要么一家再掏五千出来。”张国藩提议道。

“结过账看,估计我妈这住院费还会剩不少的。”张国刚转头问国云,一共花了多少钱了。国云说:“六千多块钱,我二哥一万,我家三千,我四哥三千,一共一万六,还剩将近一万。”

“那够了,”张国刚说,“我去SH再带一万块钱过去,做为预备。”张国刚这话的意思是,他带的钱不交公,他自己装着,以备万一。

老大的话几个弟弟和张国云都明白,他虽带了钱,却也等于没带。老大就是这么一个人,一谈钱,他就环顾左右而言他,一说平均掏钱,多退少补,他总是不置可否。几个弟弟都不明白老大到底是咋想的,钱是命吗?何况你家过得那么好,并不是缺钱人家。真不知老大怎么了,对自己的老妈,也是这样,看来,除了对自己的儿女是真心的,对其他人,老大还真是没心思。

张国臣借母亲的钱都在股市里,拿出来就是割肉,不指望赚钱,总想着有一天,可以涨上来,够本钱就拿出来,也不指望赚钱了。眼下这四万块,找陈梦茹要,肯定不行,说不定会惹出事端来。问同事借,一个副县级干部,当了那么多年副县长,连四万块钱都没有,也说不过去。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谢晓玲伸手了。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老婆不能指望,兄弟姊妹不能指望,能指望的却是谢晓玲了。晚上,回到市里,跑到谢晓玲家(也是他自己的家),谢晓玲还没有下班。打了谢晓玲电话,谢说在公司,一会儿就回来,问张国臣晚上喜欢吃什么,买了张国臣爱吃的韭菜盒子,又买了几样小菜,让张国臣在家烧点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