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一家亲
27901300000121

第121章 陪护母亲(上)

张国云陈思雅在医院里值了一个夜班,已是十月天,晚上有些冷,两口子睡着难受,早早起来。母亲身体虚弱,一夜起来好几回,加上医院里夜晚也难得安静,母亲一夜未睡,张国云惊惊乍乍,这呆在医院里的日子,难受极了。

八点刚过,张国藩到来,说:“我都买过菜了,五点多就起来了,睡不着,到家后河边转了一会儿,吃了一碗小刀面。我妈吃饭没有?”

“马上要检查身体,不能吃饭。”陈思雅一脸疲惫地说,“走,我们也去吃点饭吧?”

“我不饿,你去吃吧。”张国云没有吃早饭的习惯,陈思雅一个人出去吃饭,进到电梯,凑着电梯里广告牌的反光,照了照自己,胡子出来了,头发乱乱的,“还没有像这个样子出门过,像一个多日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汉。”陈思雅跑到一楼卫生间,捧了几把水,洗了一下脸,又理了一下头发,却怎么也理不出个发型来,随他去吧,来到医院门口,看了看,有下面条的,有下水饺的,有卖豆浆的,有卖茶叶蛋的,有炸油条的,有烙饼夹菜的,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陈思雅一时不知吃什么好,来回走了几趟,终于下定决心,买了油条卷饼,边吃边回医院,走到半路,又觉不雅,就又走出医院,走向一片行人较少的拐角小园,匆匆吃过,返回医院,走到住院部一楼大厅,正看到张国藩张国云推着母亲下来,张国云看到陈思雅,赶忙说:“快点快点,吃个饭要这么长时间,急死人了。”

陈思雅来不及计较张国云的态度,三个人一起推着母亲做检查。什么抽血化验,核磁共振,肠镜,彩超,心电图,县医院里的检查设备,在陈思雅看来,检验报告单上都列上了,是不是要全部过一遍?不得而知。

有的检查结果下了操作台就可拿到,有的则要等待。一个上午下来,也只检查了三样,下午还要接着检查。陈思雅累得够戗,却不能说累。张国藩说要回家吃饭,却让张国云两个就到街上吃好了,吃饭钱算大家的,大家均摊。陈思雅说,不用,用不了几个钱,没有必要记大家的账。张国云陪着母亲做检查,偶尔打个下手,却也筋疲力尽,坐在床边就想睡倒。

909病室里另一张床位上的那个病人回来了,是一个中年妇女,由丈夫陪着。一会儿,又进来两位,好像来自乡下,一个男病人,一个女病人,都是上了年纪的,都有子女陪着。这样,这个病室,就满员了。

母亲继续吊着水,张国藩问母亲想吃什么,母亲仍然摆手,说不想吃。张国藩说:“不吃不管的,硬撑着也得吃点饭。”母亲仍然轻轻地摇头,眉心皱了一下。张国藩知道母亲不好受,不再多问。

张国藩掏出三千块钱,交给国云,说交给你,这是我的一份。张国云看了一下,接了下来。看着张国云困乏的样子,又看看满病室的病人和家属,坐的地方都没有,各坐各病人的床边,还有站着的,很是拥挤,张国藩说:“我回去吃饭了?”张国云没说话。陈思雅对张国云说:“你也回去吧,中午我一个在这里就行了。”

张国云看了陈思雅一眼,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说:“我得回去一趟,难受死了。下午我四哥你可过来了?”

“过来,不是还得检查吗?不过来,你俩在这忙得过来吗?”张国藩问道。

张国云没有回答四哥的问话,满屋乱糟糟的,都是人,张国云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对四哥说:“走,我和你一起走。”又转头问陈思雅,“你也去吃饭吧,到街上买着吃吧,还去昨晚我们去的那个快餐厅,吃好点。”

张国云给母亲打了招呼,说:“陈思雅一会过来陪你。”

刘文英老人皱了煞眉头,算是回答。

三个人一同走到电梯口,电梯口已等了很多人,张国云忍不住说:“姊妹六个,都得值班,我妈在这住院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不能老是哪一家值班,这样我和陈思雅都来不了。”

张国藩说:“今晚我来值班,你们休息吧。要我说,张国飞,我大姐,我大哥,都该来值班,他们一个个像甩手掌柜一样,我都不好说他们。他们晚上送钱来,你不好说,我给他们说,一家一天值班。”

陈思雅吃过中饭回来,病房里安静多了,除了四位病人,陪床一家一人,像是商议好了的一样。陈思雅在岳母脚头坐一会儿,看着吊瓶里的水还有,就起身去了走廊,透过病室门上的小窗,看得出来,每个病室都挤满了病人,走廊里,不知什么时候,也加了床,贴墙一排,竟有三个病床,都在打着吊瓶。陈思雅不明白,怎么这些病人都打吊瓶呢?这吊瓶真是万能,能治百病。又想,这医院里怎么会这么多人,走到哪里都是人,门诊部大楼前,住院部大楼前,一大早就停满了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还有那不让停在院里的小汽车,不知怎么也挤进来几辆,弄得一个县医院里到处是车,走路都成问题。崇河县里,没有几个像样的企业,能赚钱的企业更是少得可怜,这县医院,应该是能赚钱的,那一台磁共振,五百块钱一个人,十几分种解决问题,从早上到傍晚,病人排着队做检查,这一天下来三四十人没问题,一天收入一两万,也是很客观了。上午,给岳母打了什么进口针水,一针就是四百块,还有一针是八百的,真是要命的贵。听说这样的针水不在医保范围内的,要病人自己掏腰包。昨天缴给医院的五千元押金,估计过了今天,又得重新缴费了。

这边陈思雅在医院陪岳母,那边张国云一个人回到家里,洗了脸,刷了牙,却没有马上做饭,想着母亲住院的事,觉得,姊妹这么多,却没有一个通盘安排,把母亲送到医院里,好像就完事了,一个个不知去了哪里,不知怎么想的,你指望我,我指望你,不知接下来,母亲的事怎么办。正想着,张国玲打来电话,问母亲病况。张国云满腹牢骚地说:“哎,真有意思,我和陈思雅值了一个夜班,我刚刚到家,陈思雅还在医院,儿子那么多,让一个女婿在医院里陪岳母,也好意思。住院费吧,说好的,每家出三千块钱,给我妈看病,到现在为止,就我和我四哥把钱拿出来了,其他家不知晚上可能送来,白天不送来,晚上送来,都给我,我带到家里,还有点害怕呢。”

“你觉得,我该不该出这三千块钱,国云?小店的房子卖了,你们五个都分了钱,唯我没有,这是事实吧。既然我不参加张家财产分配,这个三千块钱我就不该出,你说我说的可有道理?”张国玲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