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把握当下
2786900000021

第21章 深深地融入于当下(3)

美国一个叫露西尔·布莱克的人心里就曾经充满着痛苦和不甘。露西尔那时在大学学风琴,又在镇上一家语言障碍诊所工作,还在绿柳农场里,并经常在那里聚会、跳舞、在星光下骑马。可是,有天早上她因心脏病而倒下了。“你得躺在床上一年,要绝对地静养。”医生对她说,但医生并没有保证说她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健康。在床上躺一年,这对露西尔意味着她将要成为一个无用的人——或许还会死掉!因此,一时间她感到毛骨悚然,又悲痛又感到仇恨不平,却还是照着医生的嘱咐躺在床上。这时,她的邻居鲁道夫先生告诉她:“你以为在床上躺一年是个不幸?!其实不然。现在,你有了时间去思考,去认识自己,心灵上的增长将大大多于以往。”露西尔听从了鲁道夫先生的教导,平静了下来,读些励志书籍,试着找出新的价值观。一天,她听到收音机传来评论员的声音:‘唯有心中想什么,才能做什么。’这种论调露西尔以前不知听过多少次,这次却是第一次深深印在心坎里,她改变了主意,开始只想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欢乐、幸福、健康。露西尔开始强迫自己每天一起床就为拥有的一切赞美感谢:没有痛苦、可爱的女儿、健康的视力、听力、收音机里优美的音乐、有阅读的时间、丰富的食物、好朋友等。过了一段时间,当医师准许露西尔在特定时间内可以让亲友来访时,她是多么的高兴!好几年过去了,露西尔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活力,露西尔认为这一切都得感谢躺在床上的那一年。那是她最有价值、最快乐的一年,因为她养成了每天清晨赞美感谢的习惯。

成功者的经验表明,人生的结局是好是坏,往往就在于能不能在困境中再坚持一下,能否保持心灵中的崇高与神圣。只要在心灵中还有一块“净土”,精神上还有崇高的追求,一个人总是还有希望的。

除去心中的顽石

通过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别人,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你自己,你心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里摆着一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一天,儿子问父亲:“爸爸,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父亲说:“你说那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没事挖石头多无聊呀,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也当了父亲。

有一天女儿气愤地对他说:“爸爸,菜园里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他说:“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女儿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女儿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女儿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当已做好了准备挖一天的准备,可是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块石头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大家却被它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这么多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就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要改变你的世界,首先要改变的是你的心态。

什么是快乐?心理学家奇克森领导的工作小组访问了约10万人,询问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是怎样的。

被访者讲出的经验竟出奇地相似:

人生感到最快乐、最美好、最优越的时刻往往不是胜利后的喜悦,功成名就时的荣耀和舒适,而是注重取胜的过程,最美好的时光往往是经过极艰苦的奋斗,甚至弄得遍体鳞伤,身心俱疲之后取得胜利时的感觉。例如运动员为了一个目标,把体能和智力发挥到极致时的感觉;登山者经过了千辛万苦到达了顶峰时的体验;一个小孩用发抖的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安放在他从未堆过的那高高的尖塔上时的感觉;一个画家在完成他认为最美丽的创作时……这些都是他们称为最快乐、最美妙的时刻。

可见,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目标,并朝这个方面而努力时,感觉、思想、行动便能互相配合,从而为生命赋予真正的意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时,便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感。

所以快乐是可以“创造”的,只有在创造过程中,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

生气不如争气

性格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情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情绪,虽然摸不到,逮不着,但无时不在,无地不显。它犹如潮汐,时高时低。情绪这家伙,有时让你高兴得欢天喜地,犹如进入甜蜜的糖罐,有时却让你沮丧得满目皆黑,好比坠入万丈的陷阱。

工作情绪有好有坏,有效益,也可能有代价。情绪在工作中的好处常常显而易见:高亢的工作情绪有“传染性”,办公室里的欢笑和愉快情绪能得升工作的效率;因工作成就而引发的兴奋和喜悦则会成为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进而诱发一个于个人与公司皆有利的正向循环。不过,情绪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有害之处也常常相当严重:过度兴奋常会局限了人的思考和判断,而导致轻率的决策,或漏失重要的讯息;强烈的愤怒当然会损及工作上的人际,如“办公室暴力”的情形在不景气的低气压中更易引爆。当工作处于困难境地,或遇到严重挫折时,有的人难免会出现悲观情绪,而有的人则总是能及时摆脱失败的阴影,保持乐观态度。这一点也正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

明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懂得办任何事情要顺心愉快,责任在于自己。

电影《林则徐》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林则徐得知某地方官员参与走私、贩卖鸦片时,拍案大怒,将书桌上的茶杯震到地上,摔了个粉碎。眼看愤怒情绪还要攀升,这时,他突然望见悬挂在大厅墙上书有“制怒”二字的匾牌,便立即缓解了愤怒情绪,并自己动手捡起茶杯碎片。他知道,作为一名禁烟的钦差大臣,任重道远,若被愤怒的情绪控制,就容易失之于偏,失之于短,失之于少谋,就会因时机不到而捅了马蜂窝,给完成使命造成被动。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悲观时也必须强信念,树雄心。不让消极情绪主导自己,具体来讲,要做到三点:一是认清形势。把手头的工作与周围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抓住优势,乘势而上。二是把握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认识并遵循规律,就会觉得道路尽管曲折,但前途依然光明,从而信心百倍地干好本职工作。三是群策群力。有道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力量的源泉,干工作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会有自信心、有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现代社会的任何一家公司、一个组织都注重工作效率,注重企业形象和文化氛围,都把“情绪”拒之门外,绝口不提,似乎这些原始的、非理性的“情绪”与规划有序、注重效率、专业和公事公办的工作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真实世界绝非如此,工作中充斥着七情六欲,我们因升迁成功而雀跃不已;效益持续低迷时,我们都因裁员传闻而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因敲定一笔合约而兴奋骄傲;因领导独揽大功而愤愤不平,也因同事的出色表现而倍感威胁和嫉妒。所以,我们必须敞开心胸,抛掉情绪的包袱,才能轻装前进。

要想干成大事,就要抵制那些极具诱惑力的情绪变化,克制强烈的内心冲动,丢掉一时一事的得失;就要登高望远,排除干扰,始终把握住心目中最大的目标。

好心态才有好人生

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个人的思想。因为一个人之所以是他或她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他或她的所思所想。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的地位主要是由他的心态决定的。

一个人的心态是其思想、信念、理想、感情和信心的产物。你一直在培养你的心态,它不光决定了你的性格,还对你的外部世界产生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你对他人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能将与你主要的心理状态和谐一致的事物吸引过来。那么,这种培养应该用最好的材料,按最好的计划,用最好的工具,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积极心态能带来财富。”在做深入理解之前,我们先来对“积极”和“消极”下个定义,再来看看前者是怎样带来成功,后者是怎样导致失败的。我们用这两个词的意思分别是:“积极”意味着信心、期待、自信、勇气、主动、乐观,对美好而不是邪恶事物、对财富而不是贫穷的期待以及对自身和法则的信心等等。“消极”意味着害怕、对讨厌事物的焦虑期待、对自身和法则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