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山岗有支雪白的山茶花
27786500000035

第35章 艰难地攀爬

4公里疾速行军,每人大汗淋漓,仿佛三伏盛夏。刚进入深沟溪谷,寒气袭人,又像是回到了三九严冬。浑身上下,再一次湿透。身体负重向上攀爬,背后行囊向后拖拽,人得用力向前倾倒,用力不够,身体极易向后仰倒,身下就是平均65至75度的坡崖,足有百余米高差。向上攀爬,人得用力向前倾拽,脚下打滑又极易向前扑倒,损伤手脚,造成非战斗减员。

“雷霆、雷霆,闪电呼叫!现在到达哪里,现在到达哪里?”团指电话通过插转分机接力,句句从步话机里传来。临战状态,无线电静默,只保留了突击队与团指的唯一通讯线路,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能进行沟通。可想,团指心情是多么地焦急。

坡度越来越陡,脚下越来越滑,身着负重也越来越沉。水注向下喷射撞击着石头,产生遮天的朦胧水雾,能见度越来越低,3米开外不见人影。落伍人员每人腰间被捆上了绳索,再用背包带向前拖拽,这不是平日里的训练科目,但在眼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突然,一个水落平潭里,堆满了茅竹,堵住了部队前进道路。这种茅竹不大,比拇指般略粗,长约4、5米。估计这类茅竹一般是越南人用于做高脚屋下家畜围栅,当地人为了省力,沿溪放流所致。

茅竹浮力小,遇水特滑,队友接连有人滑倒,竹下水深浪急,行囊入水即沉,如不马上把落水者拖拽出水面,再好水性也无济于事,难逃厄运。

前面队友两人并肩扑倒,做起了铺垫,后面的人爬着前者的后背通过,通过的人再扑倒,依次交替,艰难地向前、向前......

这绝不是影视剧里的夸张特写,虽然场面没有那么宏观震撼,但却真实朴素的上映着......

夜,那么地深,那么地静,皎洁的月亮和眨眼的星星,还是那样与我们相依相伴。

山沟里刮起了寒冷刺骨的偏北风,风是由上沿着溪流向下刮的,风速大约有5、6级。

浑身浇透的我,顿时打起了寒颤,寒冷是由心里向外袭来的,牙齿控制不住“哒哒哒”地上下磕碰,脸像针刺,手也开始麻木,不听使唤。突然,天旋地转,眼前像有无数萤火虫飞舞,身体向后一仰,我从5米沟崖上沿着溪流滚落了下来......

“雷霆,雷霆,闪电001呼叫,你们到达哪里,你们到达哪里?”3月7日凌晨1:30分,我们比想定预计时间,晚了近40分钟到达了峰顶。

向团指发报:“闪电,闪电!雷霆到达3号目标!雷霆到达3号目标!”孙队长的报告通过2W电台向团指传送着。

稍作短暂休整,部队又要沿着西面深山峡谷一条旱沟一路南进,直至谷底。这条谷沟深不见底,沟里利石交错,卵石遍野,长约4.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