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山岗有支雪白的山茶花
27786500000023

第23章 突袭攻击

爬上西面山包,我们向东面山坡快速推进,部队利用地形地物,一路保持战斗队形,10人一班,2人一组,轮流交替交叉掩护向前,目标直指坡底。坡底一条狭长弯曲的山沟,分布着大约几千余亩水网稻田,此时正逢旱季,稻田地里并无庄稼禾苗。稻田夼上沿山跟脚下建有两排高脚屋群建筑,一眼就能看出,这种建筑是广西边民村庄群居式建筑,并不像越南零星、分散式建筑特点,更不像是“六座屋”目标。我立马停在路边等待陈参谋到来。

不一会,陈参谋就猫腰举枪跟着上来了。

我做了一个下蹲手势,压低了嗓门对着陈参谋说:“我觉得情况不对啊!我们攻击的目标不像是‘六座屋’目标,现在倒像是要攻击我国边民的村庄民房啊?”

陈参谋也点头说:“我也有同样感觉,一直怀疑这是一场演习,不像是要攻击某个重要目标,你看都没有给我俩提供任何物资保障啊?”

演习,演习?孙长剑,你孙长剑是不是做的太绝,太过火了呀?我愤愤不平满肚子怨气。

“我枪里可都是实弹,子弹已经上膛,打开了击锤。”陈参谋对着说。

我说:“我也是,现在情况不明,性质还没有确定,为了安全起见,咱们还是暂时放下击锤关闭保险。”

离村庄大约还有200米远的距离上,部队停止了行进。有人蹲在茅草路边,朝着村庄方向伸出了拳头,然后依次伸出拇指、食指,最后是中指。

陈参谋问:“这是什么意思”?

“估计他在下达兵分三路进攻命令。”我回答着说。

部队三个班,迅速分成三路展开了战斗攻击队形。就在此时,村头交叉路口有3个身着便装人员,手里举着武器,朝我们边跑边喊着什么,从声音判断,口音应该是广西方言普通话。

“孙排长,我有重要情况给你们汇报!不要开枪。我是杜支书,是小溪寨村的,杜建兴啊!”随着三声两长一短喇叭声响起,攻击命令解除。

孙排长站在路边与来人握手寒暄,杜支书上气不接下气,站在坡下气喘吁吁地说:“昨天上午十点多钟,越军又向我村小学校进行了炮击,打死打伤我村正在上课的孩子多人,情况我们已经向乡里报告。现在想领你们过去看看!”

孙排长连连点头,并向我们介绍说:“这位是村支部书记杜建兴”。还对着杜支书介绍起了我们说:“这位是新来的王副连长,那位是新来的陈参谋。”寒暄过后,我们在来人的带领下,朝村头两间简陋的大瓦房走去。

路上,杜支书跟我们讲起:“这是越南对我村的第三次暴行。第一次是今年上半年,我村村民杜祖兴在村河边挑水,踏发了越军地雷,失去一腿一臂;第二次是我村村民吴金花,到自家责任田里扯猪草,踏发了越军地雷,失去了双腿。这次越军公然炮击我村小学学校,造成6名孩子死亡,15名孩子受伤。”

这座村小学占地面积不大,东南朝向,前后各一排连通建筑,建筑中间用木板隔离,分成东二、南二各两间大课堂。学校分前后两个校门,前门有两颗大榕树,后门有一排玉兰花草,不难看出,学生们平日里出进大多数选择的是走前大门。

在杜支书的带领下,我们看了炮击现场。一发迫击炮弹击中东面教室,炮弹透过瓦制屋顶、天花板后,形成了空爆;第二发炮弹击中学校两排建筑中间的坪里;第三发炮弹击中学校大门口榕树旁。根据爆炸现场特点分析:越军所使用的迫击炮,应该属于苏制85型号迫击炮,用弹三发都属于精度射击特点;第一发攻击目标就是教室,第二发攻击目标是坪里,第三发攻击目标就是大门,越军企图完全符合战术射击特点。好在师生们撤离时,没有选择走前面的大门。

孙排长握着杜支书的手说:“好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回去会立即上报。”在他们之前言谈中,听孙排长介绍,杜支书原来也曾当过兵,77年在我们团服役,79年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当过战斗班长,立过二等功,战斗中手掌被炸断后退伍复员。

杜支书也紧握着孙排长说:“昨天下午我们就接到乡里紧急通知,知道了你们今天下午会到我们村附近一带搞军事演习,乡里叫我们不要造成误伤。”

杜支书接着说:“孙排长,你们这是第三回来我们村了吧,前两次没到家里坐坐,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到家里去喝喝茶。我给你们去捞几条‘塘沽鱼’,抓几只‘山林鸡’,喔!鱼和鸡都是自家养的。”

一位队员说:“塘沽鱼是在山溪河流中开挖的‘胆沽’(深坑),是用流动的山溪冷水打草养殖的鱼,这种鱼生长周期一般都在15年以上,有三十多斤重一条。山地鸡是当地在外放养的土鸡,这种土鸡腿细,嘴短,体小能飞,夜晚蹲在树枝上,从不归宿。”说到吃的,一天一夜粒米未进,肚子打起了鼓,还真乏起了饿来。

杜支书拉着孙排长的手许久许久没有松开,嘴里反复重复着:“叫战友们到家里去坐坐,去看看也行呀,咱们可都是出自一个部队的兄弟啊!”

孙排长也紧紧握着杜支书的手说:“谢谢,谢谢兄弟,等打完了仗,我一定带兄弟们来看望你,在你们村住上几天,吃塘沽鱼,吃山林鸡。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返回部队,公务在身,情况紧急,请兄弟理解,多多理解啊!”

村口路边上,不知什么时候老百姓列起了一条几十人的长队,他们手里拿着当地产的水果、鸡蛋、花生、红薯干等农特土产品,像当年欢送红军一样把我们送上了路。“叔叔等等,喝口茶吧!把这个带上”。人群中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女孩光着脚丫,追着队伍边喊边跑,把一条红领巾递来过来。

路上,孙排长下令解除了负重,突击队员们解开行军背囊,从里倒出的却是一块块不算规则的石头。每人发了二块压缩干粮,一甁铁罐橙汁,一盒午餐肉罐头,路旁休整了15分钟后,我们原路返回,朝着部队驻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