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二青年的1996重生
27732100000006

第6章 集古董 明朝古墓寻财富

泗河时子洲人的母亲河,河水也就一二十米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泗河的水量越来越少,甚至到了断流的窘境。虽然如此,泗河仍然是兹州的宝河。因为兹州四千年的文化俱都浓缩沉淀在其中。从最早的东夷族聚居,到孔老夫子周游列国西行时就存在的石门桥,再到李白与杜甫赋诗相别“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碑文,再到明清时为纪念李杜修建的“青莲阁”和“少陵台”,以及历朝历代的镇河宝剑、文物等等层出不穷,直到我的穿越前还经常听到有人在泗河里捡到古董的传闻。

古董虽多,但是要说随便去捡也不太靠谱,要那么好捡,不仅古董不值钱,兹州人估计也得疯了。吴迪经过仔细的回忆和筛选,终于选定了一处,相对比较安全。离吴迪家不远的泗河下游有一片古墓区,有几百年的历史,十年浩劫时期,为了反四旧就把古墓掏空了,文物也销毁了很多。后来古墓区要改建成新的泄洪区,这片空空的古墓去也就保存了下来。直到新千年后,市里要建高速公路,修路工人才在清理古墓时在一座古墓的砖石中,发现了被砖石包裹的古董宝贝,因宝贝多且价值高而轰动一时。经省市的专家们调查研究后,才推测出,这是明中期的一位知府自建的古墓,这位知府在位时贪污腐败,天高三尺,为了掩藏贪污的宝贝,就以为父建墓的借口,把贪污的钱换成宝贝包藏在砖石中,建成了古墓。结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知府因为泗河发洪水,被朝廷以治河不利而满门抄斩,宝贝也就成了无主之物,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该知府被满门抄斩时因为家中资产不多,被传有什么地方藏宝而名噪一时,当然因找不到宝贝而因此成了兹州的一时之谜。

此时据修路还有好几年呢,吴迪选定此地此宝,可说比较保险。想到传说中的宝贝,中二青年吴迪头脑有点发热,也就不管合不合法了,凭什么国家挖墓就是合法保护,私人发现就犯法。既然早晚要被人发现并瓜分,还不如现在就找出来造福自己呢。吴迪有点小兴奋,为了能成功,马上就开始准备工具了......

到了周末,吴迪带上工具骑上自行车就出发了,为了装宝贝,还特地带了一个超大的旅行包。吴迪心情兴奋又忐忑的到了目的边,把自行车停在了古墓边的树林里,瞅了下周围没人吴迪就溜进了古墓区。进了古墓区,吴迪才觉得有点害怕。真坑爹,怎么没人告诉我几十年没人进的古墓区有这么多的杂草,还有这么多的古墓。看着这有点荒凉的地方,还时不时窜出的小动物,吴迪心里有点心慌慌,这TMD是探宝还是玩人吓人啊,早知道就该找几个人一块来的。可想想有宝贝还得均分,又有点舍不得。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经来了,还是继续找下去吧。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找寻,终于在墓区的西北角找到了目标,看看杂草丛生的古墓,吴迪的小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想想即将实现的梦想,吴迪有点小膨胀,现在就是前面有刀山火海也顾不得了。吴迪绕着墓地转了一圈,看着虽然有些破败,但是破烂砖瓦间的回文脊头和碑头上的兽首,可想当时的豪华美丽,可见当时那知府一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古人视死如生,越重视就修的越漂亮。墓门在墓碑侧后方,看着墓门口的杂草和黑黢黢的洞口,吴迪浑身有点发凉。因为害怕有蛇,吴迪特地找了一些枯树枝,点燃后扔进古墓,然后又等火焰燃尽,空气对流后,吴迪拿出矿灯,带好口罩,用铁铲探着路就进了古墓。

吴迪满怀激动与忐忑钻进了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