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给周边的人灌输无住的概念,告诉人家《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安住在折腾中。尽管自己不喜欢“折腾”这两个字,觉得太粗俗,但是大家却非常受用,只好随顺众生了。搞笑的是跟着他们回北京的时候,他们邀请我去做个讲座,题目就叫安住在折腾中。而且很郁闷的是自己把这话题告诉身边的人的时候,他们强烈要求用这个题目出本书。《安住在折腾中》就这么给折腾出来了。
佛教认为一切是无常的,所谓佛教的无常观;科学认为一切是不定的,有薛定谔的猫之说;儒家的孔子讲世界是迁流不住的,逝者如斯夫;伟人毛泽东认为世界是运动的……如此等等,所以圣贤们的观点一致指向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变化无常的。这就是真理,是我们所处世界的自然规律,应成为我们一切行为的指导。
在佛教的《金刚经》中非常直白地教导我们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字面上简单来说就是要我们别想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地方可待。所以,如果非要想安住在某一个地方,或者说是想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就在不停地“折腾”中。
这个道理就是佛教的最终道理,是一切开悟的基础,是一切经典的指向,是所谓讲不出来“大歇场”,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处,是……因为一切是变化无常的,因为有了变化无常我们可以从凡夫修行成圣贤乃至成佛。因为有了变化无常我们可能由圣贤堕落凡夫乃至恶魔。安住在这一切的变化之中,在需要当凡夫的时候当好凡夫,在需要当圣贤的时候当好圣贤,在需要当好佛的时候当好佛,在需要当好魔的时候当好魔……我们就解脱了,就成了真正的佛。所以,佛是平等的,无凡夫圣贤之分的,无好坏之别的,无……
这个变化不定的道理在儒家、政党乃至自然科学里面也适应。因为有了变化不定,我们有了可以向往的明天,因为有了变化不定,我们会担心未来,因为变化不定……这一切的原因来自我们所处的世界基础是变化不定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的世界是由粒子组成的。而粒子在分解到最小单位——夸克的时候就表现出无常的不稳定性来了。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的组成基础是变化无常的,这个变化无常的基础又造就了我们的一切是变化无常的。在这样一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面,我们想找一个不变的地方安身立命显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所以,一切的安定是相对的,是不长久的,而变化则是永恒的,是绝对的。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使得我们总是想找到一个永久安定的地方,所谓的“大歇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总是想找到一个永恒,结果我们一无所获。所以,佛教教导我们不要想着能安住在什么地方,如果非要想安住在一个地方的话,那就安住在“折腾”中。如果你认命于“折腾”了,你就解脱了,或者说是放下了,这便是一切修行的结果。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因之而开悟放下的。这句话同样开悟了许许多多的佛弟子。
从祖师们给我们留下的语录里面,就经常发现安住在无常变化之中的例子。比如百丈怀海禅师说的:“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这很明显就是告诫我们,真正的安闲处就是像白云清风一样地变化不定,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
同样祖师们在告诫后来人的时候也是要求他们不要想着有个地方可安住。比如四祖道信禅师在告诫他的弟子牛头法融的时候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因为我们修行人总想不住三界,事实上不住三界就是不执著住于三界的某一个地方(安闲的地方)。如果能够这样的话,我们就叫出了三界了。
对于自己来说,在还没有出家的时候,觉得人生烦愁事太多,苦恼不断,以为只要出了家就不会再有烦恼。哪知真正出了家,穿上袈裟,烦恼依旧难断,忧愁之事反而更多。所以自己的师父说自己是“未着袈裟嫌事多,着了袈裟事更多”,要求自己安住在事多中,放下在事多中。经过修行,自己开始接受了事多的事实,认命于事多的环境,放下了事多的劳累,安住在“折腾”之中。
《安住在折腾》这本书中的内容就是记载了自己不断折腾的例子,不断折腾的经验,不断折腾的内容……也就是自己认命于折腾的过程,安住在折腾的地方,实现着所折腾的理想,幻想着要折腾的新天地……希望这些折腾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所借鉴,有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