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求索
2766800000001

第1章 计谋

“呜,呜,唔……”钲声穿透过雨帘,扩散了战场。或许雨中鸣金之人实在疲惫,更或许天地也为战场上生命的廉价惋惜,退军的鸣金声中总萦绕着一股哀鸣、孤寂。孤寂的如同那座赵都——南城,昏暗阴霾伴着细雨屹立如初。城头之上点点火光在风雨中飘摇,在微弱的光亮下,赵无为看着手臂新添的刀伤,眉头紧竖

“刚才还不觉得,真他娘疼,老智退兵了,来扶着老子”

一手扔掉手中过重的长矛。手臂已早有人托扶,看穿着应该是手无缚鸡之力宦官,朝服紧贴在身上如同落汤鸡般畏畏缩缩,伴随一声哭腔喊道

“皇上受伤了,快来人,快……”

“啪”

耳光声在一片轻叹呻吟声中总是格外响亮,赵无为一手甩开宦官的搀扶,厉声喝道

“要不是用人守城老子先斩了你,战场杀敌有不受伤的吗?大喊大叫惊扰了朕的将士你承受的起?”一身兵服的赵无为越说越气就要去拾取一边沉重的长矛。

四周总算有将士赶到将赵无为扶住,一边感慨

“皇帝神勇……”

一边替宦官求情“皇上万金之躯来前线鼓舞士气已是我等罪过,怎能亲自上阵杀敌,快喊御医,快……”

一边说着一边凄然泪下。

“诸位将士……朕……他娘的”

赵无为环顾四周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头,一个个在独自包扎的士兵,还有那环绕着的哀伤与悲痛双眼,也是哽咽难以自忍,

“朕他娘的在此立誓,誓与赵都共存亡。”赵无为抬手制止了要劝阻的诸将,继续说道“诸位将士今日为国抛头颅洒热血,这是我的国。国难当头,我他娘的岂能贪生怕死,也望诸将士与我同心协力”赵无为转身看着城外汶国那遍布赵土的营帐,那属于赵国的大好河山更支离破碎。高声喊道“他娘的城在人在,收复国土”

“城在人在,收复国土……”

夜空下,城墙边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或有气或无力者;

微光中,城墙下搬石者,送箭者,或老者或儿童或伤者或女人;

对于城池的守护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许微弱却从未懈怠,或许会恐慌过城破的那刻。但这一刻在以前只能远观的皇上面前,自己如同变高大了般,更有力量般怒吼着

“城在人在,收复国土……”

在声音的集合中更能增生出更无穷的力量与信心,赵无为看着恢复少许斗志的将士、百姓也增添了信心,或许这信心只是城在人在,国灭人亡的信心。

百姓和士兵更多的时候是群沉默者,只是在坚守着,默默的付出着自己的生命,对于所做的事情有没有道理,是否有意义很少去思考。更多的是在盲从。在看到万金之躯的皇上能以身作则亲自上城杀敌之后,盲从似是找到主心骨,更坚定自己的信念。城破的恐慌也在那个普通高的皇上登上城楼亲自杀敌后,不再畏缩,更多的是坦然面对着一切灾难,拥护着那位好骂娘的皇帝。

赵无为很清楚现在战斗更多的是在拖延,若不出意外亡国只是在城破之日,或许现在面对丢失的太多大好河山也算是国不成国。只是汶国对于占领区只是更多的维持,大多兵马都在南城之外。而在自己登基几年时间实行了太多损害各方大员利益,而有利于百姓的新政。

各方兵马没有公开逆反已是不错,前来救驾更多的是来探听形势,或观望或放信号救援失败。

赵无为想来就气,南城之外一片平原,还没见过别的地方发生过战斗,外敌和援军更多的时候像在演奏交响乐,一会鸣金击鼓,一会鼓声阵阵,伴随几声高亢的喊叫声却总是隔着十几丈远。连贪生怕死的宦官都看不下去。更别提赵无为脸有多绿。

“孙将军,智老头呢?别让他弃城跑了”赵无为忽然想起要找的人,有些慌张的问道。

伴随着赵无为的问话,墙边站起一位大汉,身形魁梧,眉目却很清秀,双眼似是无神却总会偶尔绽放一种坚定如刺般目光,嘴角总是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带给人一种泰然随意味道。孙将军真名为孙小南,据说从南海之南而来。在赵无为未登基之前有过结交,武技高强真气也达到第六层的体外化形。深得赵无为信任,据说除了智老头就他在和赵无为对骂娘后还能把酒言欢。

面对皇帝并不拘束也无太多礼节。从衣服上随意擦拭了下大刀才回答道:

“应该在祈雨堂和赵之献深谈,全是上纪元的东西”

“真他娘会躲雨,没跑就成,朕去找他有要事详谈,你组织救治下伤员。多找人留意汶军动向”说完就向楼梯处跑去。

听到还有任务在身孙小南脸上微笑凝固了下后,便舒展开来

“那宦官听令,迅速组织救治伤员,留意汶军动向”

不待宦官发问便又说道“这是对你刚才表现的将功补过,我去酒楼探听下汶军粮食储备”

说着已追到赵无为身后,嘴里还嘀咕着“这费神耗时的任务,土鳖才干。哪来的喝酒观雨自在”那宦官只是感觉又一耳光打在脸上般,却只能暗叹刚才没有及时跟上皇上步伐。

赵无为紧皱的双眉在听到孙小南话语后有所舒展。低声哀叹道:“终究不是他的故国”

来到城下,目送着孙将军已矫捷身形爬上城东那双门紧闭酒楼的围墙后,轻摇了下头

“人无牵挂真是不羁啊。”

天空的雨一直淅淅沥沥,透过雨帘看着靠北三条街已经全部被拆成石料,木材集结在城墙下。以前风花雪月繁荣之地,如今如此满目疮痍,赵无为只感觉一阵窒息,双手在不自觉中已被攥的咯咯直响。百姓依然在雨中忙忙碌碌从远处集结各种收成器械,想起三天前刚被围城之时百姓茫然恐惧的哭喊,慌张的到处逃窜……

紧急关头就连赵无为都感觉无力之时,听取智老头计谋,要坚定百姓的支持才能拖得住时间。于是在群臣反对情况下毅然将黄旗插向城头,褪去龙袍身着兵服与将士一起战斗,总算顶过一波波进攻。而百姓在茫然看着皇上登楼寂静片刻后,在呼喊中争相拿着农具、菜刀等跑上城楼要与汶军决战。在与将士混乱了片刻后,总算听从安排,作为后备人员参与战斗。

在战斗间歇总会有百姓井然有序的给守城将士送水、送食物、包扎伤口、运送石料等。

更甚者,在汶军第一次进攻时,赵国军队没有充分准备士气低下,惶恐中许多士兵握刀的手似是被雨水淋得瑟瑟发抖。而汶军士气正盛,每步的前进都伴随的一声声呐喊,井然有序。更是吓破守军的胆。任凭将军怎么鼓舞士气,都没有大的改观。

而全城的百姓在惶恐过后感受到莫名的气愤。

“老子与你无冤无仇既然占我家园,还打着正义的旗号”

“救赵国百姓于水火之中,应我国诸侯请求,真他娘的扯”

..

越说越气,可是百姓上不了城墙。这股气发泄不出来就成了怨恨。在这种怨恨和气愤快达到沸腾之时,百姓们很高兴的在无奈之下采纳当地地痞流氓建议。于是在那天决战之时,南城百姓忙碌了起来。百姓们中有分发纸张的,有后面印制的,有忙着在起草什么东西的,有求学纸上字怎么读的,有准备水源解渴的,有卷袖子伸懒腰的,有在摇头晃脑默念的..终于汶军在城墙前站定阵型准备进攻时,赵军黄旗竖了起来。赵军的将士依然有瑟瑟发抖者,汶军将士依然士气正盛。

全军最寂静之时百姓们激愤的读出了纸上所写的脏字、骂语!据说对汶国皇帝公孙岳,此次带军储君公孙术、大将军吴方、以及各位知道姓名的将军,不知道姓名的士兵包括其家人,从家里畜生到祖宗十八代都被问候了千百遍。

声音之大即使汶军战鼓擂起也压不住穿透城墙一字一句的钻进汶军将领耳朵里。声音之齐如同雨天天神在头顶咒骂一般电闪雷鸣。

汶军有羞愧者垂下头颅,握武器的双手不再有力,双脚如同灌水般怎么也挪不动;有激愤者脱离阵型要去手刃城中刁民;更有自认口才稍好者,放下武器与城中对骂;只是羞愧者士气在下降。激愤者扰乱了阵型,不到墙边已被利箭射死。对骂者更像是在咿咿呀呀应承着。而在看到城头赵军不时爆发一阵大笑,更有汶军气晕过去。而苍天似是听到民愤般,本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忽然漂泊起来。终于在“呜.呜.唔.”声中汶军溃败。

据说带军将军公孙术在听到对自己祖宗问候后,面色铁青,心中愤愤难平,忍无可忍之时扬鞭一指,发令进攻。而鸣金之人,自幼家世殷勤,宦官之后,那里受过这样的气,在听到咒骂后激愤的要将对面骂声压住。终于他的愿望达成了将两声“唔.唔.”进攻的声,硬生生吹成“呜.呜.呜.”退兵声。

一旁的公孙术听的之后,两眼瞪着号兵,手中鞭刚刚扬起,终于没有憋得住,坠马,一口血突出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而就在那次战斗中,赵无为学会了骂娘,很有气势的骂娘。

战后全城百姓集体欢呼,就算是那些学识渊博之人也在和卖菜的急眼吵着,比谁骂的好?

..

而赵无为知道这骂娘计谋肯定出自智老头。用他的话说

“民心可用则胜”!

于是加快步伐前往祈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