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2763900000027

第27章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5)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鲁迅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就像古时候纸上谈兵的赵括无法避免失败。因此,你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你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活化知识的能力,使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你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黄金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你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经验,并从中取得借鉴,避免走叉道、走弯路;通过读"无字之书",你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你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就必须脚踏实地,有深入调查及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可以帮你纠正"有字之书"之中的错误,掌握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到新的知识。譬如苏轼曾写过一篇游记《石钟山记》,文章通过他亲临绝壁深潭实地考察而纠正了唐代李勃因石钟山有两块石头"扣而聆之,南声含糊,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而得名的说法;对于北魏郦道元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的说法进行了肯定。

又如,书中所写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是依物体本身的轻重决定的理论,学者们都没有加以证明就全盘地接受了。因为在当时学者的心目中,亚里士多德永远是对的。但是,年仅25岁的伽利略却因善于读"无字之书",通过进行试验把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推翻了。

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红楼梦》的第二回描写了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情形,"唯恐被人耻笑了去",于是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也因此观察到了贾府很多"与别家不同"的地方。

读"有字之书"必须上正规大学,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如果说正规大学是--片湖泊,那么"社会大学"就是大海,永远没有毕业之时。

善读书,而不唯书,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进行结合,这是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大事的一条准则。

读懂一本书,精干一件事

如果有人问你这样的问题:你心中最为向往也最为恐惧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将来干什么?做人难,首要难在安身立命。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小的个人;大世界人太多,这么的人与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挤。时空莫逆,来路莫测。人生在世,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建功立业要养家……

千难万难,第一难确实就是如何给自己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难怪人年轻的时候最向往的是它,而最怕的也是它--我将来干什么?有位先生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

20年过去,向往已成昨日黄花,恐惧也灰飞烟灭,人生坐标上,我的双脚迂回曲折了那么久那么久终于立定了,我摸索得太久,付出的太多,从懂得发问"我将来干什么"到我"干"了"什么",花去了将近20年的时间。20年的生命代价教给我一点诀窍,我愿将它告诉现在的朋友,即:读懂一本书,精干一件事。

18岁或许早一些,你差不多已经高中毕业,在人类高容量的知识库里,你算扫了盲。这个时刻,如果你上了大学,很好;没上成,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从各类书架上挑选适合你胃口的某一类专业性的书籍来阅读的能力,也具备了寻师问友的能耐。花上三四年时间,只要真正下工夫,你完全可以把某类专业修学完毕。这时候,你的脚下有了一片坚实的土地。就在你自行修学的同时,你已经找到了一件谋生的事做,只是你也许不满意。

你心中的"将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你当然可以对你的现状不满意,完全可以,也应该,因为你还年轻。但你千万别太着急,也不要怨天尤人。记住你已有一块坚实的土地,因此,你在你拥有的土地上"打井"--你将你已有的知识整理一下,选定其中一本最有代表性的最好的书来学。这回你不是记忆性地学了,而是钻研!当你把它完全给"看透"了,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智慧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你甚至可以找出这本书的谬误与纰漏。这时,你在某个学问领域,就具备了讨论、探索、发挥、创造的能力。你可以干点什么了!

不必把专家学者看得太神秘,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有的青年会说,我不爱读书,不想做学问,不想做任何一个领域的哪个"家",那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去学做一件事。真学。修汽车、煎大饼、画画、养花……可做的事太多了。你选一样你喜爱又有相应条件的事一心一意做了去,哪怕诸如刻印章之类的"雕虫小技",你学会了,做精了,世界的某个位置就属于你的了。

老话说,"三十而立"。三十岁建功立业可谓早,至于通常的安身立命,三十才立就嫌晚了一点。一个人,在二十五六岁时如果还没拥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会急的。所以,务必在刚刚成为公民的那个年龄就得着眼于未来。不荒废时光。毋贪眼前之乐,年少时尽量多学点文化,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培训智慧,年稍长后才有在生活的夹缝里游刃的资本。不要自卑自贱,也不要好高骛远。人活在世,读透了一部书抑或精干一件事,就不用心慌,就是有挫折,也是暂时的。社会机制本身必然为学有所专的人提供机会。因为社会的运转需要这样的人。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有一笔资本,年轻人是否想过,你的资本在哪里?实际上,资本在你自己身上,是努力、进取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搞建筑首先应当打图样,筑路不能把材料随地乱铺,雕刻也不能随意拿起石头来乱刻一阵就能成功;同样,做任何事,都要先有一番计划与准备不可,草率成就不了事业,历史上也从未有过这种例子。社会上很少有在年轻时没有打好基础,到后来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一般的成功者,在晚年所获得美满的果实都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播下了好的种子。

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的是受过训练的人。在过去,任何人,只要品行不太坏,做事有头绪,就可以获得工作。但是,现在已经不行了。许多人都受过好的教育,处理一些事情也有经验,似乎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但是他们却仍过着平凡的生活,甚至一败涂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他们从不肯努力求学,无力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到年岁大时后悔已晚。

许多人后悔自己年轻时耽误了求学的机会,以致现在失去一个良好的工作机会;也有人说,现在虽然积累了许多钱,但因缺乏经验,以致今日没有什么成就。一个人,岁数大了、钱也有了、天资也不笨,可是因缺少某方面的学识与训练,因此对他所想的工作不能胜任,这多么可悲。更可悲的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到了中年后萎靡不振,失去了自信力,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平时在学识与经验上的努力,是你在危急关头最有力的支持者。一个建筑师,平时只要拿出一半的经验,就足以应付一般工作,可是到了重要关头时,就必须搬出他所有的技术、学识与经验来应付,他的"资本"到那时才会一显真相。又比如,一个商人,平时他可以随意经营,但不会就此永远下去,他必须学会更大的本领,好在遇到逆境时搬出来应付。

同样,一个人初入社会时,也要有尽可能多的准备,在事业初创时,或许只要一部分学识就足以应付,但到了他的事业渐渐发展大了的时候,就必须把所有的学识都搬出来应用了。累积起来的学识与经验,是成功的资本,年轻人必须储存这些资本,应当集中精力、毫不懈怠、积年累月地去进行。这样累积起来的资本,才是无价之宝,你必须趁年轻时,把握机会,努力学习,那么你将来的"收成"一定会很可观。

若你做事没有进步的话,这是最可怕的。当你初离学校时,可能抱着很大的希望,想尽一切力量,完成一桩伟大的事业;或者打算努力自修,以求做事进步,准备开始去过愉快的社会生活;或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

但等你刚一开始工作时,一切外界的诱惑就纷纷来到,它们使你不能安心自学、工作,甚至把你拖入堕落的深渊里。若你对工作不再感兴趣时,那就糟了,一切人生的愉快、幸福、安乐全都将离开你。除非你幡然醒悟,痛下决心,重新踏上一个求进步的轨道里;不然的话,随着你的年纪渐增,才能开始渐退,就只好过着失败的生活了。

请你现在就下定决心!不论你的情况怎样,不要忘记"求上进",不随意消耗任何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的学识、经验、思想没有一样可以不求进步,若你能这么去做,即使你的工作受阻时,也会有力量求得恢复。

只要具有真才实学,就不怕各种阻挠。你若没有大笔财富,世人也会看重你,你的本领是他人无法抢走的。总之,你要尽量培养本领,将它积存起来,这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