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沟通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2761600000003

第3章 沟通创造价值,合作才能共赢(3)

礼是敬重人的东西。荀子认为做人不仅对贤能的人要有礼,而且对不肖的人也要有礼。无逸子说:"以礼敬于人,人们就服从你;以礼敬于神,神灵就保佑你;以礼敬于天,上天就会帮助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一位很有名的剧院经理来访问大仲马。一见面,他连帽子也没脱下,就冒失地问这位剧作家为什么把最新的剧本卖给一家小剧院的经理。

大仲马承认有这么回事。这位经理于是出了一个远远胜于他对手的高价,想把剧本买回来。大仲马笑了笑说:"其实你的那位同行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以很低的价格把剧本买走了。"

"那是怎么回事?"

"因为他以与我交往为荣,并且一见面就脱下帽子。"

你可以没有金钱,你可以没有地位,也可以没有智慧,但你不能没有礼貌。学会礼貌待人,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你会发现自己也正被别人尊重着。

不知礼者,难以立足

礼就是经世、治国、正人、顺时、应物、理事,因世、因国、因人、因事而制中。所以,礼并不是那些时髦学者所说的迂儒超世的学说,不合乎现实的高谈阔论,腐朽之物。而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必加提倡,必加践行的崇高修养。所以夏代有夏代的礼,殷代有殷代的礼,周代有周代的礼。各朝各代都有礼的起因,都有礼的增减,谁也不例外。

孔子说:"君子时中。"孟子称赞孔子为"最善于时中的人"。礼是随时代而变,礼贵在因时而制,在天、地、世、国、人、事、物中寻求出最适当的。"禁止于最好"的东西也就是寻求恰到好处、最公平、最真实、无偏无倚、无过无失的理。像这样施行的礼,天下万代都会认为是最适宜的东西。这就是礼中的"变中不变,不变中有变"的道理孔子说:"说到又能履行,就是礼。"《易经》中说:"雷在天上,响声极大,君子不是礼的就不履行。"又说:"不是礼不看,不是礼不听,不是礼不说,不是礼不动。"这就需有慎重独特的观点,也就是有真心诚意的功夫。所以礼的本质是自中而发,自内而生,然后表现在外,而又是从外制、外炼而又归向内正的东西。这样内外双制,使所有的道德行为,通过日常生活变成一种习惯与行为。这种习惯与行为,通过很长的时间,逐步成为一种自然的本能行为,不必去勉强做作,虽然在生死之际,也能神情自若,视死如归。如果人们都能做到这些,不仅贪污堕落、结党营私、贪生怕死之徒不会出现,就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谋权篡位的事也少见了。真的这样做了,人人都能公而忘私,保国忘家,损私济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了。

孔子又说:"振兴于诗,树立于礼。"又说:"人不知道礼,就无以立足。"孔子在这里所说的立足,不仅立自己,更要立大家、立所有的人。因此说:明确道理,持守礼义,是为人处世的大根本。

夏朝兴礼而能持守不失,所以有419年的历史;殷代兴礼而能持守不失,所以有648年的历史;周代兴礼而能持守不失,并承受了夏、殷的礼而有所增减,所以有887年的历史。汉代又复兴礼制,叔孙精通周礼而变更它,也有425年的历史。唐代有287年的历史,宋代也有316年的历史。这些朝代,都是以礼治国。

秦国实行的是暴政,而不以礼治国,所以仅有39年的天下。隋代实行的是逆政,所以仅有38年的天下。元代实行的是武力治国,所以在位仅90年。至于魏蜀吴三国时期,以及宋齐陈梁隋六朝之中,梁唐晋汉周五代时期,他们所兴的都不是礼治,所以灭亡得也快。

考察上述时代的政教、风气、思想形态与社会意识,都是不仅不以礼治国,并且逆礼道而行。所以政治腐败、贪官污吏大行其道,民心涣散,士人对前途感到渺茫。纲纪不正,军事无备,经济衰落,教育不举,到后来即使悔恨莫及也无法挽回残局。治理国家的道理是这样,做人修身的道理同样如此。

人情练达懂世故

通人情、懂世故是得体为人,赢得人脉的根本所在。试想一个不晓情理的人又怎能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呢?又用什么来赢得他人之心呢?可以说,只有人情练达,善解人意,才能在为人交往的旅程中顺风扬帆。

研究为人之道,不可忽略人性的百态,否则动辄得咎,自然四处碰壁。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只有通人情、懂世故,才能受人欢迎,到处吃得开,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人情练达,首要条件就是"善解人意"。如果你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就永远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即使勉强自己去接近别人,也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应酬。久而久之,别人就能洞悉你的客气和笑容完全是虚伪的交际、应付,如此一来,你刻意去维系的社交关系不就等于零吗?

人情练达虽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做到面面俱到,倒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练达人情不能像演算数学一样,有一定的公式可遵循。不过,在一定的情形中,应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基本的态度,它不但代表着一个人的修养,还说明这个人的聪明智慧。

三国时,东吴孙策、孙权兄弟用人,有十分高明之处。孙策活捉了太史慈后,亲自为他松绑说:"你是青州的名士,只是跟随的主人不适合你自己,我现在是你的知己,你不必担心在我这里不如意。"张昭担任长史时,北方士大夫来信说了许多赞美张昭的话,孙策听到这些话后,高兴.地说:"管仲担任齐国丞相的时候,使齐国完成了霸业;而今张昭这样的贤能之士,我用了他,他建立的功名不也有我的一份吗?"正是由于孙策善于以诚待人,与文武百官情投意合,才招揽了许多人才。

孙策死后,孙权继承了东吴王位。孙权对大将军甘宁的粗暴脾气非常恼火,吕蒙劝他说:"难得有甘宁这样善战的大将!"孙权从此以后善待甘宁。刘备进攻吴国时,有人传话给孙权,说诸葛亮家兄诸葛谨暗暗派人前住蜀国,孙权却说:"我和子渝有生死之交,他不会负我,就像我不负他一样。"

所以说,练达人情既需要有一双洞明的慧眼,更需要有诚实信赖之心。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当我们以诚恳真挚的心来待人,并注意到每一待人处事的细节,很自然的,别人会感受到真情,便会成为你的知己而为你所用。

古人云:"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即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当然,"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如果一个人不知礼节,虽然态度恭敬,却不免劳顿;虽然行为谨慎,却不免胆怯;虽然性情勇敢,却不免莽撞;虽然性格直率,却不免急切。这些是对一个人在待人处世的态度、行为、性情及性格上的要求。那么,一个人在做人及为人上,如果能做到谦虚谨慎,人们就会心悦诚服;做到诚恳老实,事情就每每成功。

交友不可以图利为中心

人与人相聚、相处是缘分,可偏偏有人与人交往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有利可图的就去交,没有利可图的就不交,难怪人们说:"人走茶凉。"那些在职的领导,有权的时候,与他交往的人多,到了他退居二线或者退休后,他身边的朋友就很少,然而正是这为数不多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关键是有的人不这么想,他有权有势的时候朋友多,却不问问自己这些人为什么这样热乎乎地亲近自己?一到失势的时候,便骂人狗眼看人低,就痛苦绝望。其实,问题还在自己身上,你有权有势的时候为什么不注意对朋友的审察呢?哪些是为利而来的人,哪些是真心地敬佩你的人,哪些是志同道合的人,等等。了解了这些,你就不为自己"朋友满天下而自豪"了,意识到将来退休后的情景了。

如果你不为利益大小亲疏你的朋友,那么,你有权有势与无权无势都一样,只要你有人品,坚持自己的择友准则,即使只有一个朋友,也不会感到寂寞,更不会以贪图利益为中心而去对待友情。鲁迅说:"得一知己而足矣!"这样的交友出发点是不会以朋友多少来衡量自己处世的成败的。

吕布真是让人一说就摇头的汉子,他虽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曾一人独斗曹操手下六员大将,可他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社会评价,问题就出在他是个势力之人。他先认丁原为干爹,后来董卓封他高官,他心一硬,就把丁原给杀了,又跟在董卓后面屁颠屁颠的,认董卓为义父。接着王允用美女貂蝉为诱饵,设下连环计,赚取了吕布,吕布为了美人便又杀了董卓,成为王允的干儿子。吕布就这样成了"三姓家奴",弄臭了自己的名声。

《文中子·礼乐篇》中说:"为权势相结交成朋友的,势力没有了交情也就断绝了;因利益而结成朋友的,利益没有了,交情也就淡矗了。君子不与这类的人结交。"

廉颇被免官回故乡时,门下的宾客都走光了;等他重新做官时宾客都回来了。廉颇说:"你们不是都走了吗?"宾客说:"唉,你怎么这才看出来?当今天下结交朋友,如同做生意,你有权有势,就跟着你,你无权无势,就离开你。世道本来就是如此,你何必这样气愤呢?"廉颇对此颇有感慨,从此交友也警惕起来。

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一定之规;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跟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也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

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与人相处,完全做到回避利益那是很难的,也大可不必,但以利益大小来择友,有利者亲之,无利者疏之,这就是对缘分的践踏了。

要成人之美而莫掠人之功

谦和明礼的人往往都有着一种较好的心态,他们能深悟为人的要义,懂得在成人之美中赢得更大的尊敬与成功。成人之美其实是一种高超的交际艺术,当你为别人提供了露脸的机会,使别人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反过来别人也会设法为你提供方便。乐于成人之美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配合。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1839年就已经形成了进化论的观点,并陆续写成了手稿,他没有急于付印发表,而是继续验证材料,补充论据。这个过程长达20年。

1858年夏初,正当达尔文准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时,突然收到马来群岛从事考察研究的另一位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所写的题为《记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的论文,其内容跟达尔文正准备脱稿付印的研究成果一样。

在这个关系到谁是进化论创始人的重大问题上,达尔文准备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把首创权全部归华莱士,他在给英国自然科学家赖尔博士的信中说:"我宁愿将我的全书付之一炬,而不愿华莱士或其他人认为我达尔文待人接物有市侩气。"

深知达尔文研究工作的赖尔坚决不同意达尔文这样做。在他的坚持和劝说下,达尔文才同意把自己的原稿提纲和华莱士的论文一齐送到"林奈学会",同时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