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2745500000048

第48章 李鸿章泣血春帆楼(三)

4月14日夜,泰山舰上

“啪!”李经迈将帽子重重地摔在了桌子上,“三万守台军,能指挥得动的只有一万,这台湾谁愿意守谁守去,老子是不守了!”

丁汝昌不禁苦笑,“你这说的不是气话嘛,台湾势力错综复杂,就是刘铭传在任时,治理也是相当困难!”

“行了,不说这些了,仓库的那批枪支弹药卖了么?”

“5000支步枪,30万发子弹,100门75毫米步兵炮一共卖了白银50万两!”

“嗯,我这里有白银30万两,是现银,已经装船了。丁大人你在往各省跑一趟,将这些白银全部换成粮食一部分囤积在福州,一部分运到这里来。走之前你再办一件事,给彭述的2000淮军和刘永福的3000黑旗军按照咱北洋陆军的标准全部换装,另外把剩下的装备分开给丘逢甲的义勇、驻扎新竹的广勇和驻守澳底的台勇送去。”

“好,我这就去办!”

这个时候翁守瑜敲门进来,“督帅!哦,丁军门也在啊,叶斌,叶祖珪,林履中到了!”

“让他们进来!你也留下!”

“啊?哦……”

……

“督帅!”

“都来了,都坐!”看到三人,李经迈愁眉终于舒展了一些。

三人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叶祖珪首先道:“督帅,你让我们接受的军舰已经全部秘密进港,5艘泰山级巡洋舰,2艘“州”级驱逐舰,3艘诚心级潜艇一艘不少!”

“谢督帅!”叶斌接过李经迈递过来的茶杯道,“我们这次购买的军舰是不是太多了些,潜艇还好,定员只有50人,可军舰过于复杂需要船员甚多,此时北洋怕没有那么多的人来开啊!”

“这次就尽量凑把,我建议将鱼雷艇队成建制取消,全部上舰,把一些老旧航速慢吨位小的军舰废弃掉,比如“广甲”和“广丙”,我再去福州马尾和南洋水师跑一趟,看看能不能弄来更多的水兵。”

“督帅,你好像漏了东营港那边还有去年您送来的两艘驱逐舰!”

李经迈听到林履中话后一拍脑门,“哦,还真忘了,那两艘军舰有人开么?有战斗能力么?”

“我训练了一些水兵,但重要岗位还是缺新式海军人才!”

“这样啊,我去找,正卿和子香去谈谈,将各军舰多余的岗位去掉,尽量凑吧!至于军舰管带,就由你们几个来担任,其他各舰任命我随后决定!”

……

李鸿章遇刺受伤后,在日本的要求下,清廷改命李经方为全权大臣,随李鸿章一起议约。在4月1日举行的第四轮谈判中,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赔偿军费白银三亿两,被李经方拒绝。

伊藤博文则在4月8日约见李经方,警告他一旦谈判破裂,将不保证北京的安全,要求尽快接受日方条件。4月9日,中方将条约修正案交予日方,修改内容主要是将赔款减为1亿两和缩小辽东半岛的割让范围。次日(4月10日)举行的第五轮谈判中,伊藤博文提出日方的最后修正案,其中对辽东半岛的割让范围适当收缩,赔款减为2亿两,通商口岸减为4处,这是日本根据西方国家的态度做出的一点让步,但仍十分苛刻。

4月14日,在这里出现了偏差,日军开始攻打山海关,北京危在旦夕!满朝惊恐,光绪无奈之下同意了日本的全部条款,致电李鸿章从速签约。

4月15日,是日方最后通牒要求清政府给出答复的日子,中日双方举行最后一轮谈判。

李鸿章头部缠着绷带,只露出一只眼睛来到春帆楼,今天他来的很早来到了会场,正午的阳光从窗口照射进来,日本的樱花在此时已经开了,一阵风吹过,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落下来,仿佛下雪一般。

“父亲,伊藤首相到了!”

……

双方落座,伊藤博文将一叠文件铺开在谈判桌上,那是已经被提议修改了很多次但依然没有改掉了条约修正案。

“中堂大人,可以开始了!这是我和内阁最后拟出的草案,中堂请看一下!”

李鸿章忍着脸部的疼痛,开口了:“关于条约修正案的再修正备忘录中将辽东割地的边界由北纬四十一度向南缩至营口、海城、凤凰城、安平河以南的那一条我想再与你辨一辨”

伊藤博文道:“中堂,辨只管辨,但条约内容不可有一分减少!”

“这……,你这不是强人所难么?念你我是旧交,请把割地和赔款再少一些。”

“我的中堂大人,这已经是最后的让步了!”

李鸿章不禁奇怪,这几天日本人这么强硬,好像已经知道他的底牌似的。其实李鸿章还真猜对了,早在日本攻打朝鲜的时候,清政府来往电报的密码已经被破译,可以这样说,李鸿章所做的一切皆是无用功,他和北京汇报和北京给他的指示全部被日本人所知晓,谈判在日本人看来只是走一个过场,结果已经知晓。

李鸿章已经就条约对日本人进行有力的反驳,此刻所能做的只剩哀求。“赔款二万万两,数额过巨,实非今日我国所能承担。能否再减轻?我大清年收入才只有三千万两,我大清子民就是不吃不喝,还要还八年啊!”

“备忘录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是在尽量予以减轻而后所拟定的,实无再减之余地,尚请谅解。今后如战争继续,赔款数额将不止于此。关于赔款数额暂时无法凑足,贵国还可以像西方国家贷款嘛!”

“你……那在退一步,一万万两减不了,5000万两总能减吧?”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

“那,那就减1000万两,权当做我这老头子归国的路费也好啊!”

伊藤博文笑了,“清国地大物博似乎不缺这些钱吧!”

李鸿章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这么多的赔款,若订约即不可更变,否则我国将成为不履行条约之背约行为,必将再惹贵国以背约作为再开战端之理由。故在尚未发生此种不幸之前,不能不再乞阁下减轻所提条件。切望阁下斟酌我国情形,再加以考虑。”

“条约一旦缔结,贵国则不能不认真履行。如贵国背约,我方不得已而将再次诉诸武力,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这个备忘录中的条件,已充分体谅贵国情形,在可能减轻之限度内,都已经已减轻,因此不能允许再减轻分毫。”

“好吧,咱们不谈钱的事儿了,我国战败,辽东既然被你占领,你要求割让,那也算理所当然,但这台湾,你没有派兵占领,军队还被我海军拒之与国门外,为何还要强行提出割让的条件!”

“中堂大人,这就不用你担心了,我大日本帝国海军终会打败北洋海军的,款且条约签订后,贵国海军就没有理由保护台湾了!”

“你这属于强盗行为!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国家。”

伊藤博文没有想到李鸿章会破口大骂,但他依然保持着微笑,伸出手将谈判桌上的议和条约向前推了推。“不管你怎样想,贵国败了,今天是议和的最后期限,条约就在那里,中堂能做的只有允和不允,签或不签,打或不打。”

听到这句话时,李鸿章顿时觉得天旋地转,瘫坐在椅子上,李经方赶忙扶着他。

这一下就连伊藤博文也吓了一跳,如果就这样将李鸿章气死了,那对日本是极为不利的,政府已经禁不起巨大的战争开支了。

过了好长一会儿,李鸿章满眼泪水地伸出发抖的手,拿起起桌子上的条约对着伊藤博文道:“千古骂名,千古骂名啊!”

……

1895年4月17日是中日两国正式签约的日子,上午11时40分,李鸿章有一次来到了他终身难忘的地方——日本马关春帆楼。在中日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一个老人,滴着眼泪,举着发抖的手,在条约上签上了歪歪扭扭名字——李鸿章。李鸿章当即发下“终身不履日地”的誓言,只是他的誓言多么的无力,一个堪比“俾斯麦”的东方宰相,他的所有功绩被一顶“卖国贼”的帽子掩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