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2745500000044

第44章 李鸿章泣血春帆楼(一)

要说李经迈真实语气好,将话题扯到了政治经济上来,严复虽然精通西方文化,在军事上,教育上,翻译以及税法上都有见地和其思想的独到之处,就是政治经济和对国内根本问题的认识不够。所以才被说的哑口无言。

饭后在严复的书房李经迈一直在征求严复的意见但得到的回答还不是很明确。

“严先生没有到北洋任职的打算么?”

“季皋你说笑了,我与中堂的意见不和,遂才退出北洋,现在又回去……”

“这就看你的心了,你真的觉得靠说,能够将民智打开么?国家能富强么?现在列强虎视眈眈,外患比内忧更甚。甲午一战,北洋大伤元气,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

严复能听出李经迈话语的诚恳,但还是觉得变法图强才是正道,“那我问你靠那几艘破军舰,国家能富强么?你现在贵为三省总督,自当为民造福,我这里还有我的理想!”

“变法?康有为?”李经迈摇了摇头,“不靠谱!”

严复惊奇道:“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推行变法,的确不怎么靠谱,但变法除八股,兴教育什么不靠谱?”

“我不便和你说太多,你那是具体的做法,但涉及到政治层面就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了,君主立宪,限制的是谁?权利又下放到谁的手里?谁又会容忍自己的权力被束缚?你仔细琢磨一下就会一清二楚。政治转变,纵观历史,世界近代史自1640年开始,唯有英国实现转变是相对平缓的,当然这个和英国特殊的环境有这个莫大的关系,其余的即便是欧洲国家,无一不是通过血性的屠杀和惨烈的毁灭才走上这一步的,比如说法国。英国的特殊性在于其有很多的偶然性,首先英国本土资源少,商业本身就比较发达,而且英国王室一直是一个弱势存在。这一点,对于中国没有任何借鉴意义……抱歉说多了,争论就到此为止吧,不过我想请你上我们北洋旗舰‘泰山舰’上看一看!”

“那……好啊!”严复突然感觉到这个年轻人的不同之处,他居然比自己的思想还要开阔超前,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

天津港

“怎么样?不错吧,满载9000吨,三座三联装的炮塔,32节的高航速,喜不喜欢?如果你能来,还有比这更好的军舰等着你!”李经迈暴发户的嘴脸一览无遗。

严复吹着海风道:“的却,军舰很好,但都是洋人造的,我们却造不出,靠买来的军舰是大不了胜仗的,即使胜也只是一时!”

“先生这句说的好,经迈受教了!”说完李经迈便想问:这白来的军舰怎么办?

“我有一本西洋著作正在翻译,在翻译完成时我再作决定,怎么样?”

“先生我还有一个忙需要先生帮!”

“什么忙?”

“北洋经历两次三次海战,减员很是厉害,能否依靠先生的影响力替北洋招来更多的人才!”

“哈哈哈……”严复大笑,“你真是个奸商,想方设法从我这里套好处!好吧,你在天津待两天,我去给你当说客,不过我不确定能说动多少学生,但我曾是北洋的人,就该为北洋做一些事情。”

李经迈拱起手道:“谢了!”

3月18日,李经迈带者一百多名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和挖墙脚挖来的9名造船工程师以及200多名造船工人回到了威海基地。

-----------------------------------

在海的另一边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一行人乘坐原属轮船招商局两条德国商船,礼裕号和公义号抵达日本马关,位于本州岛最西端的山口县的最西侧。李鸿章被安排住在了接引寺(古代为朝鲜通信使的住所)。3月20日双方在名为春帆楼的饭店二楼(下关有名的日本料理旅馆,以烹调河豚闻名)第一次会谈,就这样开启事关中日两国命运的谈判。

为什么伊藤博文,将谈判地点设在了春帆楼呢?有这样一种说法,伊藤博文是马关所属的山口县人,春帆楼是他经常光顾的地点,更重要的是在山丘下面是日本的一个军港,军舰冒着黑烟行驶在海面,不仅显示了伊藤个人的胜利,还可以炫耀日本的军威。

中方参加谈判的有: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参议官李经芳、参赞官罗丰禄、参赞官伍廷芳、参赞官马建忠、参赞官卢永铭、参赞官罗庚龄为翻译官。日方参加谈判的有:全权办理大臣伊藤博文、全权办理大臣陆奥宗光、内阁书记官长伊东巳代治、外务书记官井上胜之助、外务大臣秘书官中田敬义、外务省翻译官陆奥广吉、外务省翻译官楢原陈政。

这一天,李鸿章穿上了崭新的官服,坐在前往春帆楼的马车上闭目养神。忽然车外响起了一阵嘈杂的叫声,打开窗帘一看,只见街道两旁的日本人高喊着“大日本帝国万岁”向马车簇拥过来。

李鸿章放下窗帘对一旁的李经方说道:“这要是依你弟弟的性格,肯定非要把这帮日本人都给炮轰喽!”

李经方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经方啊!你觉得这次日本人会提出什么地方!”

李鸿章冷不丁地问出这么一句,李经方也是很诧异,想了一会儿道:“回父亲,儿子猜应该是东三省!”

李鸿章笑着摇了摇头,“俄国对东北虎视眈眈,视为禁脔,日本人是不敢惹翻这只熊的。”

“那是福建?”

“靠边儿了,福建北有浙江,西有江西,南有广东,它能站得住脚?”

“那是?”

“台湾!”

……

日本马关,春帆楼

李鸿章一行七人来到饭店二楼,便见到了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

伊藤面露笑容首先向李鸿章伸出右手,叽里呱啦了一阵。

只听旁边的翻译道:“中堂大人好,十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总理大臣好啊”李鸿章握着伊藤博文的手向李经方说道:“拿出我的身份文件来,交给总理大臣。”

李经方取出一份文件袋交到了伊特旁边的日本外交大臣陆奥宗光,“这是敝国的国书。”

在陆奥宗光查看确认李鸿章是全权大臣后,双方谈判人员落座。李鸿章在坐下时突然发现右手边放着一个火盆,,便用手指了指看向伊藤,“这是?”

“听闻中堂大人年事已高,特异为您准备,取暖用的!”

“哦?那就谢谢总理大臣了,各位落座吧!”

双方坐下后,李鸿章先开口了,“既然是和谈,求人求到门上来,就把你的条件都说出来吧!”

李鸿章不愧是外交上的老手,先以弱示人,套对方的底。但伊藤也不傻,对答道:“外交惯例,第一次会谈是不会有什么进展的,我就先说第一个条件给你听听吧!”伊藤给了陆奥宗光一个示意。接着,陆奥宗光便拿出以一个文件夹念了起来,“中国,必须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李鸿章一听便不耐烦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朝鲜你们不是已经吃进去了么,说出这些来还有何用?这求和嘛,我也求过不少了,无外乎割地赔款,这两个摆在桌面上了,咱们再谈!”

“这……”伊藤博文没话说了,做出了一个为难的笑容,“中堂大人不要急,咱们慢慢来,这第二条便是……撤除北洋舰队,将威海所有舰只交给日本海军!”

李鸿章笑了,他笑得很大声,“你认为,可能么?”

伊藤此时也甚为窘迫,这一条的确是内阁拿出来试水的,目的在于试探清廷是否软弱,但这时提出来,却显得日方智商堪忧了!

“想要北洋,问我不行,你去问问一个人,看他同不同意?”李鸿章继续说道。

“谁?”

“我的儿子,北洋水师提督,李经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