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2745500000012

第12章 “打虎”行动

“旧炮”事件发生后,丁汝昌即刻给李鸿章发电报(有线电报)禀报此事。第二日李鸿章回电由他来询问英国公使,方伯谦人等下令彻查。

于是丁汝昌开始派人调查林泰曾,方伯谦等人。事件缘由是这样的,本来按照李鸿章的意思是要订购德国火炮的,但是具体研究后发现,英国的火炮性能更好一些,便派林泰曾方伯谦等人赴英国具体商量,结果这些人还是被英国老给耍了。速射炮,顾名思义射速快,其实它是一种管退火炮。19世纪中叶以前,一般火炮的炮身系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即所谓刚性炮架。刚性炮架火炮发射时炮架受力大,炮管连同炮架整体后坐。因此,不得不把火炮设计得很笨重,造成在战场上的机动困难。又因发射时整个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复位和瞄准都很浪费时间,使发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火炮设计者尝试着在炮管与底座之间安装一个缓冲器,以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的作用力。经过长期摸索,到了19世纪90年代,火炮的制退复进机终于被创制出来。当时的制退复进机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水压弹簧式,二是水压气体式,二者的制退原理相同,但复进原理不相同。从后来实际使用的效果和影响看,水压气体式是更重要的。水压气体式制退复进机最早是由法国人莫阿于1897年首创的,先装在75毫米野炮上。制退复进机分制退和复进两部分。制退机由制退管、活塞及液体组成,制退管与炮身后端之连臂相连,火炮发射时,炮身带动制退管后退,活塞一端之液体因受压力,自漏口流至另一端,此时液体即发生一种抵抗力,以徐徐制止炮身后坐。复进机系利用气体吸收后坐力之一部分,待后坐结束时,被压缩之气体,因其伸张将后坐体推至原位。这样,通过制退复进机这个中介,炮管和炮架实现了弹性连接,既有利于减轻火炮的重量,又为提高发射速度创造了条件。这是火炮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火炮从架退时代进入了管退时代。可以这样说,1897年之前的速射炮,西方各国基本上都不成熟,尤其是德国是最落后的。水压弹簧式舰炮,还是属英国的技术最为完善。

速射炮是在19世纪90年代才开始流行,西方各国都是才开始接触这种东西,想问德国人要管退炮?就连他们的海军大部分都是架退式炮,怎么能信得过他们的技术。日本军舰的速射炮大都来自英国,所以李鸿章在选炮时决定使用英国炮。谁知英国人太贱,根本不想把炮卖给中国,也不知林泰曾被英国佬灌了什么迷魂汤,连货都没怎么验就给拉回来了。

几天之后,英国方面给了答复,矢口否认旧炮是他们干的。此事整个朝廷都传的沸沸扬扬,就连光绪也斥责了李鸿章的失察。

通过这件事,李经迈突然发现了一个契机,北洋海军后勤糜烂是后世公认的。炮弹的问题,煤质的问题,舰只保养的问题,几乎可以认定北洋水师的失败百分之七十的责任是后勤的。糜烂成这样,那坑定是贪腐成风,不可能不在账务上留下破绽。于是在丁汝昌,准备查那购炮的50万两白银的账务时,李经迈带了一百多名水师官兵包围北洋海军的后勤衙门,将刘忠泉为首的后勤大小官员强行扣押,开始对后勤账务清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李经迈请的5个帐房先生的努力下,居然发现账务里边50%的是假账,已知无故流失的白银便多达300多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用银子做砖头可以盖栋楼了,而且,还有大量的水师官兵搀和在内。

“一群蛀虫!现在就给我父亲发电报,或者你直接给皇帝上折子,把这些人全部拉出去砍了”丁汝昌书房内李经迈在大声咆哮道。

“公子,这样是不是太过鲁莽了!那刘忠泉可是吏部侍郎张进的亲戚。”丁汝昌劝道。

“我管他什么鸟亲戚!他有我爹大吗?300万两白银啊,都能再给太后盖半个颐和园了!我觉得还能往下查,水师官兵,陆军,我倒要看看还有多少这样的蛀虫。”李经迈看着丁汝昌无奈的表情,忽然觉得明白的什么。

李经迈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然后压低声音问:“丁大人,咱明人不说暗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刘忠泉以及水师官兵贪墨的事了!”

丁汝昌想了一会,点了点头。

“在这样下去是要吃大亏的,要打到他们光凭账本还不够,你把你积攒的证据拿出来吧!”李经迈冲丁汝昌勾了勾手。

“三公子,在下只有舍命陪君子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经迈和丁汝昌借“西风”(英国购炮的事件)在北洋内部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地“打虎”运动,在就收军舰的那一天,将查到的所有材料给李鸿章送了过去。

李鸿章收到后就说了一句话:“做了这么久的裱糊匠,朝廷这滩死水也该让年轻人搅一搅了……”之后李鸿章就将这份材料原封不动的交到了光绪的手中,震惊朝野。

紫禁城。

“李鸿章你混账,北洋水师交给你就弄成了这样?”光绪一出口便觉得不妥,李鸿章怎么也是老臣了,不该这样骂。

多年与李鸿章不和的翁同龢,此时感觉到了扳倒李鸿章的时机,“皇上,李鸿章身为北洋大臣,此事已严重失职,应革职查办。!”

底下的官真在发愁李鸿章是不是借此事那他们开刀肃贪呢,听到是要扳倒李鸿章,不禁喜出望外,纷纷附和翁同龢。

光绪没办法了,急忙将其搁置,转身来到太后寝宫内光向慈禧请示。

“这是李鸿章查出来的北洋海军贪腐人员名单,亲爸爸过目”

参与多年的政治的慈禧可清楚李鸿章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李鸿章,大清就坚持不到现在。“皇帝啊,这我就不看了,他能把那些个跳蚤给揪出来就很好了,这李鸿章不在了,洋务,海军你让谁管?”

“额,孩儿也觉得不妥。但如果不做出处理的话,恐怕难以服众啊。所以来听听亲爸爸的意见!”

“那帮子大臣总是揪住一点小事儿不放,李鸿章不是有个儿子在北洋水师吗?你先革的李鸿章的职,再把他儿子提起来,让他们吃个哑巴亏,这事儿啊,也就过去了。”

“亲爸爸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