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
2745400000008

第8章 智慧启迪篇(1)

以色列的四角庄稼

文/马国福

女友的叔叔三年前到以色列从事建筑瓦工工作。因为该国经常发生爆炸伤人事件,那段时间,家里人为远在异国他乡的他着实捏了把汗,就打电话让他回来。每次通电话,他总是说挺好的,不用担心,听得出他电话里的口气很幸福,也让家人很安心。

这让远方的亲人很纳闷,明明身在战乱频繁的国度,他怎么能这么知足安稳呢?

三年后那位叔叔回来了,家人以为繁重的建筑工作、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会让他瘦了很多,可是他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体重也增多了。

有一次午后和那位叔叔闲聊,出于好奇,我问他那边的工作、生活和当地人的习俗。他说:“家里人为我们担心,其实我们在那里衣食无忧,工作报酬都挺好的。”我又问那边的人吃的和我们这里一样吗?他告诉我说差不多,只不过有个现象确实让我们很感动。

在以色列种庄稼的人,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这个现象引起了那个叔叔的好奇心,他向当地人请教其中的原因。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了感恩就用留出四角的庄稼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这样既报答了上帝,又为那些路过此地而没有饭吃的贫苦的路人给予了方便,同时还可以防止他们因为贫穷和长途的跋涉而吃不饱饭。四角的庄稼,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来收割,拿到家里,没有人会拒绝、责问、追究你。他们认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应该留些麦子给那些处在困苦中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有质量的幸福。

那位叔叔还说,以色列大街上的垃圾不像国内,用过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扔进垃圾箱就完事了。在那里,即便已经旧了或者破了的衣服,如果要当做垃圾扔到垃圾箱,也要洗干净,叠整齐,然后恭敬地放到垃圾箱里,为的是生活贫困的人们能够拿去再穿。

我听了,再想想我们自己,禁不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胸中装着他人,这样的心灵才可称之为博大。有饭吃的人能想到还有人吃不上饭,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无私。

“彻底”二字贯穿爱因斯坦的一生

文/路甬祥

1902年2月5日的《伯尔尼城市报》有这样一则启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愿亲自为大学生或中学生彻底讲授数学和物理学。本人持有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教师资格证书,住正义街32号一楼。试听免费。”

这是爱因斯坦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报刊上,也是他唯一一次用文字替自己做广告。那时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已近两年,一文不名,远离学术界。但他并不气馁,四个月后,他摆脱了失业的困扰,被瑞士联邦专利局录为三级技术员。又过了三年,即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奇

追本溯源的怀疑与不懈的努力是爱因斯坦成功的要素,这些要素贯穿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他的辉煌。迹年”的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在德国著名的科学期刊《物理学纪事》上发表了六篇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的传统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什么这些贡献是由爱因斯坦,而不是别人做出来的呢?我们注意到了上面启事中的“彻底”二字。爱因斯坦出生在一个宽容、理性、不信教的犹太家庭。他对宗教的怀疑,是在学习了一些通俗自然科学读物之后产生的。凡事都要追根究底,哪怕是对那些已得到公认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试图寻找涵盖面更广的解释,从根本上彻底弄清来龙去脉。事实上,“彻底”二字贯穿他的一生。

距离失败50米

文/张丽洁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今天这节是什么课?”

“心理学。”

“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课?”

“是。”

“好,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说几个词,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待会儿,根据你们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将来的前途和命运。

周教授是认真的吗?同学们都被“镇”住了,大家很是惊讶,也很兴奋。

周教授开始说:“准备好了吗?第一反应,你想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一犹豫就不准了……好了,我们现在开始,同学们,夏天来了,什么感觉?”

“热。”

“夏天热,感觉如何?”

“难受。”

“碰到一群狼,怎么办?”

“跑。”“打。”

“好,说跑的记下:‘碰到一群狼’,我‘跑’;说打的,也记下:‘碰到一群狼’,我‘打’。继续:杀人偿命,对不对?”

“对。”“不对!”

“谁说‘不对’的?”

周教授停了下来,“谁说的‘不对’,你到讲台上说说看,‘杀人偿命’为什么不对?”

在众人的目光中,一个女孩儿走上讲台,说:“我觉得‘正当防卫’可以不‘偿命’。”

“是杀人偿命,不是正当防卫。”

“那也有轻重之分啊。”

“哈哈哈……”大家被逗乐了,周教授莞尔:“杀人还有轻重之分?怎么分法呢?一刀杀死了,就是‘轻’;好多刀毙命才是‘重’?”

女孩儿脸红了。周教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当众宣布这位叫“周末”的女孩儿,本学期的《心理学》课过关了。下面窃窃私语,这可又是个从未有过的课堂奇闻。

“知道我为什么让周末过关吗?”周教授看着大惑不解的我们问道,“她凭什么让我叫她过关的呢?”

“勇气。”有人回答。

“因为她第一个站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在我的课上,周末同学抓住了机会。在大学里,你们不把握住机会,以后走入社会也是如此。来了一个房子,你不敢伸手;来了一笔钱,你不敢伸手,这样,你会丢掉很多机会。请你们在课本的第一页记上‘周末’的名字。”看到有人动笔,周教授稍作停顿,然后建议大家为周末同学鼓掌。

掌声平息,周教授道:“凡是鼓掌的,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又有人不解。

“同学们想一想,周末同学课堂回答问题过关了,她是不是一个成功的人?”

“是。”

“周末同学水平高不高呢?”

“不高。”

“水平不高,还能课堂过关,说明水平更高了,”周教授笑,“同学们,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翻开你们的课本,把第一页的第一句话,大声念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生活的成功、健康、幸福。”

“周末同学课堂回答问题过关了,她成功了吗?”

“成功了。”

“一个人要成功,是多接触成功的人,还是多接触失败的人?举例而言吧,今天第一天开学,你来报到,不小心把学费丢了,好几千呀!正沮丧着,饭卡又丢了,饭也没得吃了;女朋友一听,你钱没了,饭卡又没了,和你吹了。这时候,你心灰意冷,独自一人走出校门,却看见一对情侣正亲热着,你一看就烦:‘我这么倒霉,他们还有兴致亲热,气死我了!’这时你看什么不烦呢?你一扭脸,看到墙角蹲着个男生,气乎乎的,你走上前问他,你咋了,一个人蹲这儿?他说,我学费丢了,正郁闷着,饭卡又丢了。你说,是吗?我也丢了学费,丢了饭卡啊!他接着更生气地说,可我女朋友知道我钱丢了,就跟人家走了。你说说,现在的女孩儿咋都这么见利忘义啊?哎呀,你可找到知己了……”

没等周教授说完,男孩子们有些起哄似的鼓起掌来。

周教授不动声色道:“鼓掌的都有失败倾向。”

听到这话,下面已经笑成一片,换做全体鼓掌了。

“和倒霉的人在一起,会相互强化。美国华尔街有句名言:碰上一个失败者——知不知道该怎么办?”

“离他50米。”有人回答。

“哦?这位同学,你从哪里知道这句话的?”

“我听学长们说的,他们都非常喜欢您的《心理学》课,听说您在课堂上讲过许多这样经典的语言,我就记下了。”

大家笑,原来不是“托儿”。

“好,你也可以过关,上来登记一下你的名字。”周教授很满意,“请大家再为周末同学鼓一次掌,她给你们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

待大家的掌声平息下来,周教授认真地说:“掌声不是很热烈,有很多同学到现在都还不愿意为成功者鼓掌,这是过去十几年你们受到的教育,养成习惯了。下一节课,我来分析为什么‘杀人偿命’不对。今天你们上我的《心理学》课,应该知道,我们的目的是‘成功、健康、幸福’,应该开始逐渐学习靠近成功的人;当然,我希望我的所有学生将来都是成功健康幸福的人。下课。”掌声再一次响起来,这一次,是雷鸣一般的。

能够健康、幸福、快乐地生活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但要实现这个梦想却不容易,去靠近那些成功的人吧,让他们身上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成功气息感染你,终有一天你会拥有成功、健康、幸福的生活。

享受错误

文/谢志强

有这么一个小镇,小镇里的居民都不干事。不是他们不愿干、不能干,而是镇长规定干错事了就要重罚。镇长有套无错主义的理论,居民怕出差错,而且,一任一任的镇长都奉行了这个“主义”。居民便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眼睁睁地盯住干事的人,因为,按规定,发现了错误可以举报,举报就有重奖。

居民都用超然的眼光去打量对方。表面上,居民相安无事,没啥奇怪的嘛,都不干事,也就没有出错的把柄。居民已经养成了沉着、冷静的心态,迟早有人憋不住要干事呢。

这天,镇里来了个人,他欣喜地发现,这个镇里有那么多值得去干的事。他打定主意,在小镇里长期住下来,他很快租借了一间房子,租金便宜得简直像白住,而且房东热情客气,表示愿意提供合他胃口的膳食。

开始,他觉得疑惑。渐渐地,他看出这个小镇闭塞贫困,可居民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很可笑。他受不了的是房东时不时地跟着他,房东还向其他居民声称,他是房东的远方亲戚。这也没啥,让他别扭的是,他走到哪里,房东也跟到哪里。

他干事的时候,房东在一旁观看,偶尔冲他笑笑,似乎在向他学习,又像在鼓励他,使他不免分心。尤其,前前后后,明着,隐着,有无数目光投射过来,他的身体像滚动在刺芒堆里一样。

他安慰自己,这个小镇大概难得见到陌生人,所以稀罕。他感觉自己干事像在表演,因此十分谨慎,尽量不出什么差错。慢慢地,时间长了,他也习惯了各个方向射来的目光。他甚至故意将干一件事的过程中的动作、节奏、程序放缓下来,他想,这样,更能便于小镇居民的模仿。

突然,他听到一个人喊:“好呀!你终于出错了!”

于是,那些本来躲在墙角窗后的居民都奔了出来,仿佛预先埋伏着,他终于进了埋伏圈。他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好呆站着。

一个人站出来说:“我第一个发现的。”

另一个人挥臂嚷道:“我早就料定他会出错。”

房东叉着腰大喊:“他住在我家,他出的错归我所有。”

他更加糊涂了。

一个人说:“谁第一个发现的,差错就归谁享受。”

另一个人说:“我像守护瓜园那样守了这么多天,打他干事的第一天起。我就认定他必出错,现在应验了,应该归我!”

房东说:“我让他住我家,好饭好茶伺候着,等的就是这一天。我培养他,他出了错,当然应该算我的,有本事,你们也拉个客人来培养!”

居民们争得面红耳赤,不得不由镇长裁决。镇长把65%的错误定在房东的名下,其余,普降细雨,老少有份,皆大欢喜。

他干了一个夏季,还是两手空空。他决意离开小镇。

房东执意挽留他,房东说:“是你使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他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离开了小镇。

第二天,房东急忙寻找他,哪里还有他的影子?于是,立即有邻居抓住了房东的把柄——房客失踪无疑是个差错。

房东又恢复到以前的贫困。房东开始在镇外道路观望、等待陌生的面孔。镇里的居民受到了启发,他们腾出房子,稍事装修,准备接待游客。他们把犯错误的希望寄托在陌生人的光临上。不久,镇长突发奇想,推出“享受错误”的旅游促销系列活动。这个古老的小镇即将迎来八方游客。

等待并不能等来成功,只有做好准备才是获得成功的最佳条件。运用你的智慧,抓住机会,成功一定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

借你一盏灯

文/星竹

琼斯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影视制片人。谁都不会想到,他刚出道时却遭遇了惨痛的打击。因为独立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在审核时没有通过,他背上了700万元的巨额债务,人生一下子走到了悬崖边上。

感觉走投无路的琼斯绝望至极,早已没有了别的想头,只想找一根结实点的绳子一了百了。就在这时,好友普拉尼从乡下找上门来,请求琼斯帮他联系工作。琼斯愧疚地说:“对不起,我曾经答应过你,要为你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但是现在,我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了……”

普拉尼听了琼斯的经历后,把他拉进附近的一家小酒馆。在一阵天南地北的谈话之中,他说:“琼斯,你用不着死,如果你觉得在城里待不下去了,我们可以去乡下,去为农场主打工,也可以去抓奖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捡到一块大金砖……”

在普拉尼乐观、洒脱与欢笑的劝说中,琼斯渐渐地活了过来,心里仿佛吹进了一丝春风,开始被某种希望所照亮。那根差点就结束了他的性命的绳子,也被抛到脑后去了。

恢复了元气的琼斯借债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并请普拉尼担任公司顾问。这让普拉尼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其实,琼斯也不知道普拉尼能为公司做什么,但他就是执意要普拉尼留下来。

整整拼搏了十二年后,琼斯终于还清了制作第一部影片时欠下的巨额债款。这期间,公司也遇到过许多困难,有两次甚至到了几乎倒闭的地步。为了削减开支,琼斯几次裁员,连支柱式人物也曾被他赶跑过。但普拉尼始终被留了下来。对于这一点,普拉尼一直想不通。他认为,真正该走的人是他,而不是那些真正能做事的人。

二十六年的时间匆匆就过去了,琼斯成为了美国影视界的著名制片商,在他的身边,有许多世界级的重量级人物:导演、演员、制作人……个个都是声名远扬的风云人物。最没有名气的,大概就是普拉尼了。

又是一年圣诞夜,琼斯专门为普拉尼举行豪华的宴会。望着灯火辉煌的夜景,普拉尼终于忍不住问:“这些年来,你身边走了那么多人,为什么没有让我走?”

“你知道老兄,我从来都不怀疑我的能力,但我却是一个内心充满忧郁、容易丢掉信心往黑暗里走的人。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阴郁而又寒冷。我需要光明、温暖、快乐和笑声。我需要借助一盏灯,时时照亮自己。”在这样美丽的圣诞夜,琼斯也显得非常激动,终于真诚地倒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思:

“二十六年前,你从乡下来找我的第一天,

普拉尼的乐观、善良融化了琼斯内心的冰霜,让他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无限光明。在人生道路上你也可能因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而抱怨不已,但只要你能够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然后能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相信成功不再遥远。我就发现,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欢乐、内心充满光明的人,你凡事都往好处看,你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让我惊讶和感动,甚至彻夜不眠。在这个世界上,你满眼都是太阳,任何事物在你心里似乎都能结出美好的花朵。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最需要的,恰恰是你的这种光明和照耀,尤其在我内心结冰的日子里,我更需要用你的太阳来为我化解。在我的心中,你是最重要的,我怎么会把最重要的人放跑呢……”

普拉尼早已被琼斯的话感动得眼含热泪。

胜利的手势

文/王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