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2729200000028

第28章 选择、放弃智慧的修炼(1)

宽容的心态就是以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人和事。宽容本身包含着谦逊。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如果不能虚怀若谷,就不能有效地吸纳有益于自己自身发展的精神食粮,只有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我们才能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充实、拓展、成就自我。

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

人的生活一是物质的、自然的;一是精神的、人文的、社会的。激流勇退,未必就是怯懦无能的表现,未必就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有时候,激流勇退恰恰是心灵高度的跨越,是睿智思索的最佳抉择。学会激流勇退,不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而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会激流勇退,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自负,而是为人有道,胸怀达观;学会激流勇退,不是摒弃人格、放弃原则,而是坚持真理、一往无前;学会激流勇退,而后获取,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一种哲理、一种艺术。

能够放弃一些东西、物质、利益,是人生的一道美丽风景。有时,激流勇退就是一种高远目光,就是一种趋利避害,就是以退为进、就是弃旧图新。学会放弃,学会激流勇退,自己的人生就会有一个更新的起点。

进德修行,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断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堕危机。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注释

知就是知道,知觉,知识,知己,知心,知者何也?!究竟“能知之性”的第一因,从何而来,如何产生,仍然还是科学、哲学上一个大问题。知,就是入德之门。知,便是明道悟道的最基本的作用。无知的,就如木头石块,与道无关。知虽重要,但并非表示心性道体无上妙法。知,不是道的本体。不是“能”,只是“所”。只是由一个能知而所生起的一个最初作用而已。

帝王真正的尊贵

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情也就有了转折的余地,从而在生活的各种境况里,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不至于怒发冲冠、牢骚满腹、委屈痛苦、郁气中滞。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亦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有顺有逆,在人生这短暂的旅途中,免不了要跌倒。人不可能免于跌倒,但必须学会如何跌倒,我们难免遇到失败和灾难,但必须懂得接纳它,也就是说在逆境中,要懂得自己释怀。

唐太宗在位共23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他身为一代明君的宽广心态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国,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几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就是来源于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

唐太宗在即位之后便听从了尉迟敬德的建议,选官任贤,大度纳谏。这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原来属于太子李建成东宫集团的人,尉迟敬德说杀人过多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因此,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徵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心态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因为唐太宗采取了宽容的政策,才使得新的中枢决策班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除了唐太宗的原来属下,还有李建成原来集团的人,人才的最大限度保留是贞观之治能够出现的很重要的原因。

领导集团顺利组成之后,唐太宗又和大臣们共同总结了隋朝的灭亡教训。对于隋朝的兴亡,唐太宗是亲眼所见,有亲身体会的。在他眼里,隋朝本来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大帝国,经济实力尤其雄厚,所以隋炀帝才能有条件向西域商人炫耀,请他们来,还用上等的物质生活招待,最后还赏赐很多财物。据估计,隋朝当时储备的粮食够五十年用的,但隋炀帝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使这个庞大的实力雄厚的帝国分崩离析,自己也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治理国家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从唐太宗对官员的选拔上我们可以很容易体会到唐太宗的宽容博大与细致严谨。

唐太宗还利用了在隋朝便开始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这使选官的途径增多了,选择的范围也扩大了,为一般的读书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比原来的推荐制度更有它的合理性。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众多新考中的人,高兴地说,天下的良才都来为我服务来啦。唐太宗选拔官吏时虽然如饥似渴,但他没有因为求贤而降低了标准,他是用才干和贤能严格衡量的。他有句名言,就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得很有道理。在正确标准的衡量下,许多有才干的人被唐太宗纳入高层领导集团,这包括原来太子李建成手下的许多人,在李建成死后,东宫集团里有很多人想找机会加害唐太宗,最少也是在心理上和唐太宗处于对立地位。唐太宗却将这些人看成自己人来真诚对待,根据才干大小委任官职,从而争取了许多人为其效力,魏徵的例子是最好的证明。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纳谏的过人气度是有直接关系的,纳谏方面他也是最突出的。他和魏徵成了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君和名臣。从魏徵的角度看,他的直谏说明他对唐太宗是很感激的。我们现在有句话叫作“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教坏。”这原是说民间教育孩子的,是恨铁不成钢。这和魏徵的进谏相比似乎不太恰当,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直言进谏说明魏徵是真正的忠臣,不进谏只知道讨好皇帝的人才是历史上常出现的奸佞之臣、误国之臣、亡国之臣。魏徵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至今还被我们经常引用,当时,唐太宗就将魏徵的这句忠言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魏徵被唐太宗重用和他的宽容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初唐太宗质问魏徵:“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魏徵并不求饶,反而倔强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是今天的结局。”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的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为了鼓励大臣进谏,唐太宗还有一句名言:“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确实是发自内心。在肋年(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点兵。当时的唐制规定,年满21岁才能入选,但大臣封德彝却说18岁以上高大健壮的也可以点兵,并得到唐太宗的同意。魏徵却驳回了诏令三四次,不肯签发。唐太宗大怒,召见他质问。魏徵说:“您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但即位以来,仅几个月就几次失信于民,这怎么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过去我总以为你很固执,不懂政事,今天听你分析国家大事,都很切中要害,我确实是错了。”太宗不但改正了错误,还赏赐给魏徵一只金瓮。

魏徵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人用铜(古代的镜子用铜磨制而成)做镜子,可以纠正衣冠;用古代历史做镜子,可以明辨国家的兴盛与衰亡;以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和过错。现在魏徵走了,朕便失去了一面宝贵的明镜。”唐太宗还去凌烟阁,对着魏微的画像作诗一首:“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天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除了充分纳谏,唐太宗还进行了一些改革,他命令五品以上的官员要在中书省(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办事机关)轮换值班,听从随时召见以便及时商议大事。他自己也不是独断专行的人,他将国家重要的军政事务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交给了宰相会议,以便充分听取众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委任最合适的人选。对于一般的政务,他要求负责起草诏书的中书省和负责复核诏书的门下省都要各负其责,认真做事,不许敷衍了事。唐太宗的御臣之术并不高明,但它的作用是非常好的,既有效地防止了少数大臣的专权乱政,也充分发挥了大家的集体智慧,有了互相牵制的制度和措施,就使正确的方针政策得以顺利产生;有了贤明的君主,则使好的国策能够得到彻底执行。君臣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唐太宗的行为给历代帝王树立了一个好的典范。

为了更好地纳谏,唐太宗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如谏官和史官列席军政会议,对于敢于直谏的大臣给予重赏鼓励,同时也是对其他人以后进谏的一种有效的鼓励。

唐太宗的大度宽容也体现在对待尉迟敬德上,原来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在脚年(武德三年)他和另一员大将寻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时间不长,寻相便又叛乱,众将便疑心尉迟敬德也将要叛乱,就囚禁了他,还建议唐太宗杀掉他。唐太宗却说:“他如果要叛乱,难道还会落在寻相的后边吗?”然后就放了尉迟敬德,安慰道:“大丈夫以意气相许,请不要将这点小误会放在心上,我决不会听信旁人之言加害忠良勇士的。”尉迟敬德深受感动,以后为唐太宗屡建奇功。

唐太宗对人才的任用也很有特色,他能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而且充分发挥其长处。对于历史上有名的房玄龄、杜如晦就是一个典型。他们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用为宰相,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让他做大理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宗赏识。

正因为唐太宗有如此宽容心态,再加上制定了正确严格的选官标准,使贞观时期出现了众多贤良有才干的名臣。在公元9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24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徵、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也充分体现了宽容博大的大唐气派,他最过人之处就是他的宽容,因为宽容,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异常融洽。当时,北方有突厥和薛延陀,西方有吐谷浑、吐蔷,这些少数民族经常侵犯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太宗积极用兵,在629年(贞观三年)派名将李靖讨伐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634年(贞观八年)大将段志云败吐谷浑。638年(贞观十二年)吐蕃攻唐,侯君集破敌,后又平定了高昌,建安西都护府。641年(贞观十五年)唐军又败薛延陀部,薛延陀后来败亡。通过用兵,唐太宗统一了我国很多边疆地区。

唐太宗还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当时的突厥族就有万家之多;他也采取和亲政策,著名的就是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结婚;他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州县制度,仍然用少数民族领袖为官。

在630年(贞观四年),西北各族领袖共同请求为唐太宗上尊号“天可汗”,唐太宗同意了,后来就用“天可汗”的印玺向西北各族下诏书。到633年(贞观七年)十二月,太上皇李渊和唐太宗宴请群臣,李渊让颉利可汗起舞助兴,又让南方的蛮族领袖冯智戴咏诗,气氛异常热烈,李渊高兴地说:“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后来,在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于翠微殿召见群臣时,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能平定汉族地区,但却无法制服四周的少数民族。我的才干并没有超过古人,但做到了他们做不到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大臣的答案都不能让他满意,最后还是他自己总结了五条经验,最后一条是:“先前的帝王们只知道重视汉族,却总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像爱护汉族一样爱护他们,因此他们才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我。”唐太宗说的确实是实情,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关系。

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出现了历史上难得的民族关系融洽、各族和睦共处的黄金时期。

唐太宗的宽容博大,兼容并包也自然地体现在对外关系上,由于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加上中国的使者和商人也经常出现在亚洲各国,所以外国人便将中国人统称为“唐家子”,时至今日,现在的西方人有的仍然称呼中国人为“唐人”。贞观时期,经济发达和边境稳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唐朝和世界的交往和政治经济一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包括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都来到唐朝,来到长安,使长安成了当时世界性的都城。为管理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还专门设鸿胪寺,负责接待工作。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大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还有许多植物也传进我国来,如菠菜、胡椒、郁金香等。

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的影响尤其巨大。中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运往波斯,再传到欧洲。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在这个时期传到阿拉伯和印度,又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亚洲,唐朝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最深。日本的大化改新,几乎是全面地学习唐朝文化,甚至是照搬过去直接来用,如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和租用调制,使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的国家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的明治维新。

正是这位盛世的君主的宽容心态撑起了一派繁荣的盛唐气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