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2725500000010

第10章 心理养生(1)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只依据身体有没有疾病是不够的,还得依据是否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那么,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呢?

1.要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①当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要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苦闷和烦恼对亲人和朋友讲出来,一吐为快,把消极情绪释放出去。不良情绪若长期压在心中,就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改变,破坏体内物质代谢,特别是糖类的代谢,可损害身体健康。②要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后,就会体验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满足感和成功感。③积极锻炼身体,祖国医学提出的“因病而致郁”,就是说久病或重病而易于产生情绪抑郁、烦躁。因此,积极锻炼身体,同时注意饮食,合理安排生活,适当睡眠,是情绪饱满与安定的基础。

2.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思想品德。大家互相帮助,彼此心理都会愉快。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会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以达观、热情等积极态度影响周围,在自己周围形成有利于团结进取的气氛,使人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从中可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

3.要有爱好: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每个人都应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能经常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进行正常的友好交往,可有效地消除忧愁,使心情舒畅。这无疑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4.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个人的言行更符合社会规范。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只有这样才可减少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

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

1.至少要有一种爱好: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良好的嗜好,如集邮、看书、划船或种花等,会使人感到生活充实、满足和愉快。

2.能尝试新事物:人的生活陷入单调沉闷的“老一套”时,就会感到不愉快,如果去参加一项新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展生活领域,还会为生活带来新的乐趣。

3.自己争取多做事:在生活中,如果太依赖他人,对别人的期望太高,就容易失望。若能树立凡能自己做的事,自己去努力做好的观念,则可避免许多由失望带来的苦果。

4.交几个知心朋友:友谊有助于身心健康,空闲时与朋友相聚,海阔天空地聊聊,既能增长见识、交流信息,又可把自己气愤之事对朋友直言相告,朋友会为你排忧解难,增强自己排除困难与忧愁的信心和勇气。

5.不要钻牛角尖:看任何事物都不能认准死理,否则就容易钻牛角尖。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摆脱由看问题僵化而带来的苦闷。

6.学会宽容大度:在生活中,即使是与自己关系很亲密的人,激怒你了,埋怨你了,也要放宽责备的尺度。时间长了,“日久见人心”,人们会很乐意地与你相处,你也一定会尝到人际关系融洽带来的欢乐与快慰。

7.乐于承认失败与缺陷:一个人难免遇到失败、失意的事情,或是自己本身存在某种缺陷。对此,应记住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一句话:“当你乐于承认既成的事实,并且乐于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有了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8.建立合适的期望值:对此,应记住这样一句忠告。“快乐之道无它,就是对我们力量所不及的事,不要忧虑。”否则,就是在自寻烦恼。

9.坚守信念:坚定的信念是战胜挫折和失败的良方,可使人从苦痛中解脱出来,能屈能伸,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泰然处之。

要想得到快乐,在现实生活中还必须做到:乐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必须诚实和富于正义感;热心帮助别人,善于宽恕和同情他人,给别人以欢乐和幸福,自己也会从中得到欢乐和幸福。

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病太可惧,诚恐因病把命弃。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处事有六然

凡事有其自然,

遇事处之泰然,

得意之时淡然,

失意之时坦然,

艰辛曲折必然,

历尽沧桑悟然。

对付挫折压力的自我调节法

1.自我暗示法

这是一种在现代心理治疗、心理训练中广泛运用的调节身心机能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自己通过言语或想象使自己的身心机能发生变化,其方法简洁,并且容易达到自助的效果。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功能,是人们交流思想和彼此影响的工作。通过语言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暗示现象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中国古代成语中所描叙的“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都是暗示作用的生动写照。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化学老师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声称要给学生做一次气味传播速度和嗅觉灵敏程度的测试。老师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彩色的其实毫无嗅味的溶液倒了几滴在棉花上,并做出极厌恶的样子离开了“恶臭”的讲台。很快,许多学生都嗅到了难闻的气味,最后,连远离讲台的最后一排学生也有人嗅到了,而最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有的竟因为嗅到剧烈的臭味而离开了座位。

暗示的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例如,医生对一位心脏正常的受检者说:“心脏听来有点杂音。”其实仅仅只有轻微的收缩期杂音并不算什么问题,但医生这一句话,却可能给受检者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通过暗示作用,就可能出现心跳、气短等等症状,从而得一种“心脏神经官能症”。美国有一位电气工人,他在工作中碰到一根不带电的电线,但他以为是通电的,在这种自我暗示下,立即倒地身亡,身上呈现出一切触电致死的症状。这是因为暗示作用能够强烈地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这都属于“否定式”暗示。用“肯定式”暗示,则可以增强信心,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动员自己最大的身心潜能去补充不足,并达到目的。如平常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脸色很好,于是心情舒畅,工作学习的效率也特别高;炎夏季节口渴得厉害时,自己想象很快就会出现一碗酸梅汤,也能起到缓解口渴的作用。

运用自我暗示法缓解压力和调整不良情绪,主要也是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比如,发怒时,提醒自己“不要发怒”,“发怒会把事情办坏”;忧愁时,提醒自己“愁也没有用,还是面对现实,想想办法吧!”着急时,警告自己“不要着急”;当有比较大的内心冲突和烦恼时,安慰自己“一切都会过去”,“已经度过了许多难关,这次也一定能顺利度过”,等等。遇到挫折时,不妨先坐下来理一理头绪,看一看问题究竟有多少,切不可让它充塞在头脑里而成为一堆乱麻。应该时刻想到:“我能胜任!”或者“我可能会失败,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阻力,要保持自信的精神状态,要坚信:“别人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

自我暗示法一般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默念进行,但也可以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对自己呼吁的方式来加强效果。还可以将提示语写在日记本上、条幅上,贴在墙上、床头,压在玻璃板下等,以便经常鞭策自己。

(1)要获得良好的暗示时间。自我暗示的时间应选择在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的状态下进行,如早晨刚醒、中午午休和晚上入睡前进行,则效果较好。在大脑皮层兴奋性很高的状态下,不易进行自我暗示。如果需要立即进行自我暗示,应该尽量使自己的身心镇静,放松精神,排除杂念,在专心致志的状态下再进行。

(2)暗示过程中尽量运用想象。这往往比自我意志努力的效果好。比如,失眠很让人苦恼,但往往你越想睡,告诫自己要放松、安静,可效果仍然不好。而此时若想象身体的放松状况,具体地想象自己已处在一个十分安静的环境里,则会轻快地人眠。

(3)选择好自我暗示的内容。暗示内容的选择,标志着自我暗示的性质。我们应该选择积极的能促使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倘若杯弓蛇影,就会给身心带来不良影响。在普遍暗示的基础上,加上特殊内容的暗示,如“我有信心对付各种各样的挫折”(普遍暗示),“生气是对自己智慧的侮辱,焦急是对自己无能的惩罚,而无助于事情的解决”(特殊暗示),把二者结合起来,效果则更好。

(4)努力达到松弛和“凝神”。“凝神”是指一心无二用,仅关注于自身的目前状态和活动的一种“不费力的注意”。这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久之,注意力自然而然地疲倦,松弛,于是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从而使得心灵空静。在这种心境下,自我暗示的效果会更好。

(5)要相信自我暗示的奇妙作用,并要在平时反复练习。

2.放松调节法

挫折压力以及紧张焦虑的情绪,不仅影响人的正常的生活,降低工作、学习的效率,而且还会伴随着一些生理症状,如血压升高、头痛、气喘、肌肉紧张、呼吸快而浅,心跳强而快、手掌出冷汗、腹泻、失眠或嗜眠等。而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则可以抑制这些伴随紧张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的情绪。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疲乏感、肠炎、肌肉痉挛、劲背疼、高血压、轻微恐惧症、口吃等。

(1)练习要点

放松调节法的要点是:首先要学会体会肌肉紧张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会其感觉;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要逐步放松以下4组肌肉:①手、前臂、二头肌;②头、脸、喉、肩,包括额、颊、鼻、眼、腭、唇、舌、颈;③胸、胃、背;④大腿、臀、小腿、脚。

每天练习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每块肌肉收缩5—8秒,然后放松20—30秒。但这只是一个约计的时间,切不要由于过多注意而分散了自己的意念。

(2)练习方法

第一阶段:

选择一个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地方,躺着或坐着均可,闭眼。

练习时注意力从一块肌肉移向另一块肌肉,不要用意志努力。

①右手用力握拳,体会紧张感;放松,再体会放松感。重复。

②右手用力握拳,体会;放松,再体会。重复。

③弯曲右前臂,收缩二头肌;放松,体会。重复。

④弯曲左前臂,收缩二头肌;放松,体会。重复。

⑤锁眉,收缩前额肌肉。放松。重复。

⑥闭紧眼,放松。重复。咬紧牙,放松。重复。上下腭紧张,放松;舌头顶紧上腭,放松。重复。闭紧双唇,放松。重复。

⑦头尽量向后倒,颈部紧张,放松。下巴尽量抵住胸部,体验喉部与颈背的紧张,放松。重复。

⑧耸肩,头尽量往下缩,放松。重复。

⑨深吸气,同时弓起背,屏住气保持紧张;放松胸部,缓慢呼气,重复。

⑩收缩腹部肌肉,放松。重复。

将臀部和大腿绷紧,放松,重复。

绷紧脚尖,使小腿紧张,放松。重复。

缓慢腹式深吸气,向腹部压气,使腹鼓起;缓慢呼气,使腹凹陷。

重复深呼吸三次,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个呼吸过程(即“意守”)。让松弛加深时的沉重感传遍全身,全身都松弛。

注意全身各部位肌肉,看是否还有仍然紧张的部位;如有的话,再通过意守呼吸的方式,将放松感引向紧张部位。

恢复到正常呼吸状态。

第二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1周左右的练习,能够达到全身松弛,便可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放松时间要求缩短为5~10分钟。

第二阶段的练习也要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或卧,闭目。

①运用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的技术:

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深呼吸3次;

将放松感引导到每一块肌群,顺序是:右手用力、左手用力,屈右前臂、左前臂、前额、上下腭、舌、唇、颈、双肩、胸、背、腹、臀、腿、足;

注意一下全身各部位,看是否还存在紧张部分;

在最后查看是否还有紧张部位时,继续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同时想象每一组肌群都在放松(犹如发光的灯泡在逐一熄灭)。

②在呼吸和放松的过程中,应使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示语。如在呼吸和放松时可以设想以下语句:

我是松弛而且平静的。

丢开紧张——我感到舒适和轻松。

肌肉松弛柔软了。

让紧张消融、离去!

第三阶段:

第一和第二阶段的练习熟练后,即可进入放松训练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锻炼自己通过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技能,在并不安静的环境下,无需坐、卧或闭目,也能诱导达到放松,排除紧张的效果。而且要尽可能缩短达到放松的时间,最好在1分钟内完成。

最初几次可以闭上双眼,以有助于实现注意力集中。逐渐地,应当锻炼睁开眼睛完成练习,但精神不能分散到别的事情上。

①将注意力集中于腹部深呼吸;

②想象每组肌肉群都在放松;

③运用提示语促进进一步放松;

④注意是否还有未放松的部位;

⑤继续集中注意力深呼吸,直至所有的部位都达到放松。

放松调节法有助于克服紧张和焦虑、烦躁的情绪,同时,它也是后面要介绍的几种心理自我调节法的基础。所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基本的方法,应当着重掌握好它。

3.想象脱敏法

这也是一种对付紧张和焦虑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里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和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和紧张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基本方法:

(1)学会有效地放松

这是想象脱敏法的基础。可选练习和掌握“放松调节法”,达到能在1~2分钟内完全放松,将紧张排除出去。

(2)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等级排列出来

在纸上把引起焦虑和紧张的事件,包括目前遇到的和不久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全部开列出来,尽可能举出20个项目左右,它应该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事件,而不限于一、两种感到紧张或惧怕的问题。然后给自己感到紧张的这些项目打分,完全不紧张的定为0分,最紧张的定为100分,其他项目依据自己的体验,定在0~100之间。每个项目之间的紧张度分数的差距大致相等,如都差5分。最后,按照分数高低,从低到高,将它们全部排出等级顺序。每个项目应当简明扼要,又能在想象中产生鲜明的图像。如:(1)大冷天送孩子上幼儿园,5分;(2)下班后很疲倦,还要做家务,10分;(3)参加后天的自学考试,15分……(20)领导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批评,100分。

(3)脱敏想象练习

依据等级表学会使自己引起紧张,然后消除紧张。先从紧张分最低的第一项目开始,想象项目所描述的情境,使情境保持30秒左右;注意身体是否出现紧张感,感到紧张时即做放松练习。用同样方法逐步对付所列出的每一个紧张事项。最后你会更深刻地觉察到紧张的部分是怎样引起的,并会欢迎紧张的早期征兆,因为它好比是你放松的信号。

通过了紧张度最高的项目,你就会对降低紧张和焦虑有充分的信心,甚至对最紧张的情境也能予以克服。

进行想象和放松练习时,要求每一个项目的情境必须是生动和真实的,必须能清晰想象出情境中的声音、气味、色彩、图像等。开头几次可能想象不出,随着练习次数增多,就容易清楚地感触到情境中的紧张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