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幽冥青火
2686800000024

第24章 第一次出活

转眼来到于老大的别墅,已经有半个月之久,可是在这段时间里,万念白却没有看出他们到底干什么的。

于老大终日躲在二楼的一个房间,连吃饭都极少出屋,专心阅读大量书籍和资料。

万念白和其他四个人整天无所事事,只能打打小牌、看看电视,以及上网玩桌球来打发日子。

到饭点就叫外卖,偶尔也出去下馆子,困了找个地方倒头便睡,生活过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这天中午刚过,万念白便觉察出跟往日不同,于老大神秘兮兮破例走出房间,把霸子哥叫到旁边,两人低声耳语好一阵,后者匆忙开车离开了别墅。

临近黄昏时分,霸子哥面带微笑安全返回,跟等得有些焦躁的于老大小声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高兴之余,于老大提议带大家去吃顿大餐,席间有件令万念白奇怪的事情,居然没人要酒喝,无酒不成席,再好的饭菜也没有食欲。

这顿大餐匆匆结束,在酒店门口,于老大示意霸子哥又一次神秘离开,万念白预感今夜会有事情发生。

果不其然,晚上9点钟刚过,霸子哥风风火火回到别墅,于老大二话不说,带领大家匆忙间离开,乘坐一辆从来没见过的微型面包车,开始了这夜的惊魂之旅。

面包车七拐八绕驶出城市,来到既黑暗又陌生的乡下,大军摸索中换好一副新车牌,继续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行驶,约莫折腾近三个小时,在午夜时分终于停下来。

窗外的景物漆黑难辨,再加上路途遥远,万念白早已迷失了方位,又被于老大这伙人稀里糊涂带到荒郊野外,越发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他闷声不响一言不发。

而喜欢刨根问底的小二子恰恰相反,他不停问这问那,总想知道要去干什么,于老大对此异乎寻常的反感,刚开始还吱吱唔唔强装应付,到最后干脆大吼一声让闭嘴。

看到于老大突然暴跳如雷的嘴脸,小二子不免心生惧意,全身瑟瑟发抖不再言语,被彻底吓傻安静下来。

此时,夜色正浓荒山孤野,偶尔传来几声寒鸦的哀切,这声音清晰可辨,又好像遥不可及。蛐蛐在草丛里的鸣唱,因为时有时无忽高忽低,而显得疲倦不堪、软弱无力。

天上盖着厚厚的云层,使月光无法尽情透亮,四周黑漆漆地,没有任何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

面包车上六个人各自抽着闷烟,万念白手抖个不停,却强迫自己时刻保持冷静。思绪一会跳出去很远,过会又瞬间进入空白,他努力压制自己的紧张情绪。

约莫过去五六分钟,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于老大,转头轻声说:“霸子和刀疤,你们两个先下去‘摸场子’,把眼睛给我放亮,别被‘哨子’点了。”

“于哥放心,即便碰上‘黑瞎子’(暗哨),我和刀疤也应付得来。”霸子神情严肃,点头答应。

“你可别大意,阴沟里翻船的主,道上多着嘞!”

“嗯!我知道了。”

见霸子和刀疤起身想下车,于老大连忙摁住前者的肩膀,不放心又叮嘱道:“千万要小心,今晚能不能‘支锅’,全看你俩的啦!”

霸子皱着眉头没吭声,只是不住轻轻点头,随后伸手拉开车门,二子借势把烟头丢出车外,这引起于老大的强烈不满,唬起脸大喊道:“把烟头捡回来!”

盗墓还没有眉目,于老大却突然大动肝火,这让霸子感到一丝不详,但他还是和大军极力好言相慰,刀疤阴沉着脸站在车下,似乎对车里发成的事情漠不关心。

劝慰上好一阵,于老大的怒气终于渐渐平息,又四处观察片刻动静,霸子带上刀疤猫腰钻入路边麦田,很快便不见了身影。

等两人一走,面包车里陷入沉默和尴尬,大军点燃香烟从驾驶座位转过头,语气婉转地说:“于哥刚才发火,你们两位小兄弟别放在心上,出活的时候就是这样,大意便会翻船。”

见万念白和二子没有搭话,他又说道:“我刚‘出活’那会也常挨骂,不过要记住了,这都是为你们好。干咱们这行,不能随手乱丢东西,弄不好会引火上身,被‘条子’点进去。”

大军说到这里,万念白已经把这伙人所谓的买卖或者行当,已经猜出个八九不离十,‘黑老鱼’他们就是俗话说的盗墓贼。

可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万念白不禁盘算自己要怎么办,思来想去没有好主意,此地人生地不熟,黑灯瞎火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跑肯定不行,只好跟着把这趟‘活’做完,再另想其它出路。

过去十几分钟,霸子一个人从麦地边缘钻出头,有模有样学两声青蛙叫,压低声音说:“于哥,我和霸子查过场子,周围没发现哨子,咱们动手吧?”

“那就起家伙。”于老大一边低声说,一边用两个手指把烟头掐熄,随后装入上衣口袋。

打开面包车的后箱盖,里面有三只鼓鼓囊囊的大口袋,万念白和二子各分到一个,大军扛起剩下那个口袋放在肩头,嘱咐两人跟在自己身后。

接着霸子走在前,大军猫腰跟在后,中间夹着万念白和二子,于老大鬼鬼祟祟独自断后,相隔三五米在麦地里鱼贯穿行。

走出去大约十分钟,眼前突然出现一座虚影小山,这座小山成馒头状,最多二三十米高,里倒歪斜长着几棵松树,在地平线光晕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诡异神秘。

霸子哥停下脚步蹲入麦田,学上两声布谷鸟叫,得到山包顶端几声‘绵羊’的回应,他站起身微笑着说:“我就说今天好个彩头,准能支开锅。”

“嗯,我看也不差。”

说完,于老大带头开始爬山,山包不高路却难走,主要是因为杂草太高荆棘丛生,土质又非常松软。

磕磕绊绊好不容易爬到山顶,突然有个身影从草丛里窜出,吓了万念白和二子一跳,定眼看去却是刀疤。

大家重新汇合一处,找片空地放下编织口袋,于老大开始给每个人安排任务,大军主要负责望风,霸子和刀疤负责打洞,万念白和二子打下手。

把各自工作安排好,于老大从地面上拔起一把草,把草根带着泥土凑近鼻子,不时细心嗅闻,偶尔走几步用脚向地面用力跺。

等大约找准位置,他从编织袋里拿出螺纹钢管,又掏出一个精巧的铲头,拼装成一把怪异的铲子。

这种铲子学名叫洛阳铲,是一种专门盗墓用的工具,它的前端有节小臂粗的钢管,从上至下开5公分宽,全通式的沟槽。

后端与螺纹套筒相连,直竖地面向下打探,取出沟槽里的土壤,然后再接上后续套筒,每节套筒之间靠螺纹连接,就这样源源不断送入地面下。

洛阳铲打下去十几公分,提上来倒掉土壤,然后送下去如此往复,约莫抽三支烟的功夫,一个探洞便已经打好。

于老大在打探洞的过程,不时把泥土倒入手心,嗅闻后使劲攥紧,又用三个指头在眼前揉搓碎,伸开食指轻点舌尖,品尝过味道拌着吐沫吐出口。

“咋样?”于老大停手以后,霸子好奇地问。

用脚把地面跺得‘咚咚咚’响,于老大压低声音说:“就这儿,直上直下15米,然后东南平打,估计很快会到砖墙。”

“点子正吗?”大军探头过来问。

“现在还不好说,看规格是个‘猴子’(王侯级),不打开‘外套’(棺椁),谁知道里面会有啥。”于老大皱紧眉头若有所思,接着催促道:“快点开口子吧!没有三四个小时,别想现出宝大家分财路。”

“刀疤先开口子,然后是大军,我最后下去开窗。两个小兄弟第一次出活,就在旁边学着打下手,盗墓可是技术活嘞!”

听霸子笑着把活安排好,刀疤二话没说撸起袖子,从编织袋里取出一把可折叠短柄铁锨,它与平日见到的军用锹不同,尖头略圆锹身偏窄,重量轻很多也更锋利。

把地面青草铲除干净,标出个直径六七十公分的圆,然后开始向下挖掘,刀疤是位盗墓的老手,从挖洞的动作和速度就可以看出来。

等洞挖到一定深度,便需要借助工具把土提到地面,‘黑老鱼’这伙人使用一种简易吊袋,它是由编织袋和绳子做成,四角捆上长绳固定好中间铁环。

分配给万念白和二子的工作,就是将吊袋送进洞里,合力提起取出土壤,倾倒在洞旁的土堆上。

刀疤挖累换大军下去,别看这个小男生身材高大,钻起地洞却很麻利,想必也是行家里手,不可等闲轻视。

大军下去没有多久,便灰头土脸急匆匆爬上来,他一边擦拭额角汗珠,一边高兴地说:“到了。”

“是啥?”于老大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补充问道:“墓壁是啥做的?”

“砖……青砖。”大军脱口而出回答道。

于老大皱起眉头思考片刻,自言自语道:“难道我看走眼啦?青膏泥明明是汉代的东西,怎么又会变成青砖呢?”

“会不会两个朝代交替时段的墓葬呢?”极少讲话的刀疤脸面无表情,冷不丁插嘴问道。

“不管它!霸子,你先下去把天窗打开。”

“可我总还需要帮手。”

“让万念白跟你去。”大家把目光不约而同向万念白投来,使后者感觉到丝丝寒意。

“那就他吧!”

“打开天窗要小心,如果遇到脏东西你先上来,别急着下坑去摸宝。”

低沉答应一声的霸子,向万念白冰冷看来,随后闪身钻入盗洞,一声不响没了踪影。

等霸子消失不见,围在盗洞周围的团伙成员,齐刷刷把目光集中在万念白的身上,情知不下去是不可能了。

万念白硬着头皮咬紧牙,磕磕绊绊畏首畏尾,钻入深不见五指的盗洞中,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脑袋一片空白,四周刮起刺骨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