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一路修仙
2684200000006

第6章 万法归宗(修)

金叶从未接触过《易经》,对那八八六十四卦的方位也不熟悉,现在想学那凌波微步,又没人指点,那地面上所刻的阴阳八卦图就变得重要之极。

那凌波微步的步法甚是怪异,就算地上刻有方位图,练起来也不容易,走了上一步,无法接到下一步,直至想到须得凭空转一个身,这才极巧妙自然地接上,有时则须跃前纵后、左窜右闪,方合书上的步法。金叶对照书本,花了近两个时辰,这才磕磕碰碰地将第一圈走完,回到了原位。

“按这个速度,不要说攻敌不备,只怕自保都成问题罢?”金叶苦笑了一声,眼前浮现出师傅对敌时快速移动的身影,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觉得自己若不把它学好,实在是愧对师傅,于是对照书本又练了起来,直到黑夜来临,修炼室里再无光亮,这才作罢,到河里抓鱼为食,吃饱喝足,回到小石室继续研读那本功法总成。

金叶不记得自己花了多少天才练成凌波微步,闲来无事,惟有练功才能让他忘记自己的处境。这凌波微步练到最后,无论是顺着走还是倒着走,金叶都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就是闭上眼睛也走得不差分毫。只可惜没有内力,不能凌空施展。

金叶能遇到夜未央,得其修为和元神,又得其相助轻轻松松进入筑基期,无异于是天上掉下了馅饼,是以每日勤修苦练,那怕气海受损之后也没有停歇,就算丹田无法聚气,也要用意念将每天的功课做完,也就是想象自己体内有真气,再用意念引导这股想象的真气进行修炼。这就好比是在旱天的时候预先挖好排水沟,等到了雨天的时候这排水沟就可以马上排上用场,不用再现挖。这就叫未雨绸缪。

在练好凌波微步后,金叶又用意念练起了天山折梅手。

这天山折梅手只有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法,一共六路武功,却是逍遥派的绝学,包含了逍遥派的武学精义,天下任何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之中。掌法和擒拿法之中,含蕴有剑法、刀法、鞭法、枪法、抓法、斧法等诸般兵刃的绝招,变化繁复。

用意念代替真气在体内流动来练功并非易事,然而金叶不为所动,每一拳每一脚都一定要做到极致,那怕是虚有其表也在所不辞,偶尔内心松懈,放低了要求和标准,马上就会觉得愧对师傅,又联想到自己被敌人一脚踢中气海掉下悬崖,毫无还手之力,不禁冷汗淋漓,那松懈之心立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又一丝不苟地练习起来。

三个月过去,眼见这天山折梅手使起来虽无内力,却也象模象样,已然掌握,这才转而练习天山六阳掌,接着是小无相功……最后才是那生死符。

严格说来,生死符当属逍遥派的独门暗器,中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故谓之生死符。

说是暗器,却非金非木,而是由水经真气内力凝结而成的一片圆圆的薄冰,其薄如纸,不穿不破。

要学会生死符,首先得学会炼制。先于手掌中放些清水,然后倒运内力,使掌心中发出来的真气冷于寒冰数倍,清水自然凝结成冰,再控制真气内力,使结成的冰成为其薄如纸的一片圆冰,这生死符才算炼制成功。

生死符制成之后,接下来要学的便是发射的手劲和认穴的准头,如何在这片薄冰上附着阳刚之力,又如何附着阴柔之力,又如何附以三分阳、七分阴,或者是六分阴、四分阳,虽只阴阳二气,但先后之序既异,多寡之数又复不同,随心所欲,变化万千。

这生死符虽是一片其薄如纸的圆圆薄冰,但以不同的手法发射,又附着不同的阴阳之气,中者初始只觉伤口处阵阵麻痒,又如针刺般的疼痛,直如万蚁咬噬,一日厉害一日,奇痒剧痛递加九九八十一日,然后逐步减退,八十一日之后,又再递增,如此周而复始,永无休止。

生死符入体之后,永无解药,除非知道每片生死符所发射的手法和所含阴阳之气的份量,才能将之拔除,稍有差池,不是立刻气窒身亡,便是全身瘫痪。

正是因为这生死符繁杂难学,金叶才将之放到最后。

金叶气海无法聚气,自然不能调动真气来炼制生死符,所以也只得从权,使用意念,那附着在生死符上的阴阳之气的份量也只好使用意念,饶是如此,金叶还是花了年余的时间才掌握。至此,逍遥派的十一项功法金叶已全部练完,并且初步掌握,由于无法运用真气,无法了解实际的效果,也难以知道实战会带来怎样结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若无法运用真气内力,和人对敌只能是死路一条。

将师傅所传逍遥派的功法总成练完后,金叶这才开始翻阅原来修炼室里的那两本书。

这两本书和师傅所传的功法总成一样,也是由不知名的兽皮书写和装订而成,其中一本的封面上写着《诛仙剑谱》,是剑法,另一本的封面上写着《万法归宗》,是功法。金叶因为师傅所赠的宝剑被夺,现在诛仙宝剑在手,每天只用于杀鱼剔骨,觉得有愧于这把宝剑,因此决定先练诛仙剑法。

诛仙剑实为天道第一凶器,与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并称为“诛仙四剑”。若诛仙四剑能与诛仙阵图结合,便可布下天道第一杀阵-诛仙剑阵,其锐气、威力之强无人可挡,封神时代通天教主曾经凭借此剑阵力敌四圣,虽然最后失败,但诛仙剑阵的强悍不言而喻。

曾有诗赞此宝剑:

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弭山下藏。

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

诛仙利,戮仙芒,陷仙四处起红光。

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

金叶对诛仙剑的身世来历一无所知,只知这是一把名为诛仙的宝剑,而这本《诛仙剑谱》似乎就是专为诛仙宝剑量身定制的剑法,蛰伏于这上古洞天之中,不为世俗所闻,今为自己所获,实属有缘。

《诛仙剑谱》并不厚,廖廖数十页,用不知名的兽皮书写和装订而成。兽皮薄如蝉翼,却又并不透明,字体粗狂,如刀砍斧削一般,透着森森剑意。

诛仙剑法按大周天三百六十五数而创,共分六路三百六十五剑,剑剑名称不同,以点、崩、剌、云、抹、挂、挑、撩、提、截、劈、拦、拨、缠、抄、扫等十六个基本剑法为基础。金叶依瓢画葫芦演练起来,似进犹退,轻灵转折,变化无常,时而行云流水,舒展大方,忽东忽西,乍沉乍浮,犹如青萍浮动。时而风起云涌,雷厉风行,疾如闪电矫如飞凤,结构严谨,刚柔相济,虚实相参,攻中寓防,防中寓攻,阴阳起伏,神出鬼没。

又过得三个月,金叶把诛仙剑法也学会了,接着便是那《万法归宗》。

金叶起初以为《万法归宗》是一本功法书,细细看来,才发现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些符咒和法术,仍天下符咒和法术的总源,故名《万法归宗》。

学习符咒和法术同样需要以真气为本,并且还要符纸、符笔和法印。用符笔将符画在符纸上并加盖法印念动咒语真言,这符咒才能产生威力,除妖降魔。金叶四者俱无,练习的时候也只能从权,以意代气,以食指代笔,以手掌代纸,以拇指代印,一路练将下去。

和廖廖数十页的《诛仙剑谱》相反,《万法归宗》是厚厚的一本,每一个符下都配有一段咒语真言,两者必须吻合,不可张冠李戴。

金叶面临的第一关是画符关,画出来的符必须和书本上的形状大小一致,边画边念动咒语真言,符画好,咒语真言也必须念完,同时盖上法印抛出,整个动作和过程要一气呵成,不能有任何的停顿。

第一个符金叶花了十天时间,才画得和书本上的一模一样,第二个符花了八天时间,第三个符花了五天时间,到后来一天就可画好一个符,但随之来了新的问题,就是符和咒语真言张冠李戴……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金叶花了一年时间,这才将《万法归宗》练得滚瓜烂熟,达到了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地,这才罢手。

屈指算来,金叶在上古洞天里已经呆了三年了。金叶将《万法归宗》练完后,每天除了温习已经练过的那些东西,便是在河里抓鱼,颇觉无聊。

无事则生非,没有了新鲜的事物让他分神,这天中午在河里抓了一条大鱼吃饱喝足之后,看着那些来往穿梭似乎无穷无尽无忧无虑的鱼儿,金叶突发奇想,想要看看那条暗河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希望能沿着河流找到出口,于是将自己的东西用久未穿过的衣服包好打成一个包裹和宝剑一起斜背在背上,一手打着火把,一手拄着药铲,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