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雾锁人生
26821300000087

第87章 扩大经营

在大学毕业两年零八个月的时候,除去毕业之后半年等待分配的待业时间,他工作了两年零两个月,就成了全县最年轻的镇长,真正的走入仕途,也算是一方大员了。这年他二十七岁。

成了镇长的陈鸿宇并没有得意忘形,他知道,要想走好自己的官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这次的波折他已经深深领教了,如果不是选举结果的意外,他还不知道要等待多久。

他工作更加勤勉,为人更为持重,遇事也更沉着了,变得愈加成熟起来。

“恭喜啊,这回是真正的镇长了,我请你吃饭,给你祝贺祝贺!”这天下班的时候,翠平到陈鸿宇的办公室,喜笑颜开地说,她确实是由衷地为他高兴。

“谢谢你的好意,吃饭就不必了,这也不是多么值得祝贺的事,经过了这么多的曲折,我一点也没有高兴的感觉。”陈鸿宇说的是真正心话。

“这就叫好事多磨,应该祝贺,走吧,我请你吃饭!”翠平不容置疑地说。

“真的不用,有时间我请你吧,我回去还有事,明天给我儿子送米面,我请假在家准备。”他故意提起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意在提醒翠平:我可是当父亲的人了,别再跟我走近了。

翠平脸色沉了一下,随即笑说:“哦,女孩是十二天送米面,男孩是九天是吧?”说这话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像是吧,反正是她们定的日子。”

“我也应该给个礼。”翠平说着掏出一百块钱递给陈鸿宇,“这算我给小孩的见面礼,你收着,明天我上班,就不能到场了。”

“你这是干什么?见面礼,不见面你给什么?等你哪天见了你再给。”陈鸿宇把钱又塞到她手里,两人推来推去的。

当地风俗,孩子出生,给亲戚们送红鸡蛋报喜,告诉送米面的日子,这天亲戚朋友都给送米面,以前大家都穷的时候,送米面的东西无非是油条麻花红糖鸡蛋等给产妇补养身体,后来,都给钱代替了。

张红母亲在张红生产后的第二天就到医院看了两天,给小孩做了两个小包被和衣服,孩子奶奶到了之后,母亲就回家了,准备到了送米面的东西,做了一床缎子被,到了送米面这天,大强和小王带着两个孩子,还有小强小玲,以及近门的亲戚们坐着包的车子前来张红家,一路上把带的一袋子小麦,不时撒在路上一些,是个美好的祝愿。

喜宴之后,陈鸿宇要正常镇里上班,母亲在这里过了几天,也要回去了,为了照顾月子里的张红,婆婆留在这里,况且满月后张红也要上班,婆婆就在这里帮着照顾孩子,给张红帮忙,不回去了。

......

承包合同到期的时候,各个承包人都在同公司结算,张红承包的养猪场除了完成规定利润外,还大大超额了,按照合同规定,超额的部分按百分之五十返还承包人,作为超额奖励,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甚至超过窑厂的分红,张红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钱,当那么多现金拿到手时,她心里简直高兴极了,这是自己自己辛苦付出得来的,她拿出来相当一部分,给猪场的工人们发了奖金,大家都很高兴。

而另外一些承包人的情况如何呢?饲料药品经营门市部效益不好,但也没造成亏损,虽然承包费交不上来,已经算是烧高香了。承包孵化的负责人,名义上完成了任务,但是,他把一把欠条拿到财务上,算作上交的利润。那些都是很难要回来的钱。钟时准承包的养鸡场,连规定的利润额也没有完成。路平平的饭店宾馆,生意看上去红火得很,居然也没有交够定额。

由于钟时准承包的鸡场亏损严重,他自己也不愿意再干了,他跟杨经理说,要专心搞饲料以及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于是那鸡场就空置在那儿,好长时间无人问津。杨锋找到张红,先表扬她说:“猪场工作搞的不错,给公司创造了很好的效益,公家得了大头,个人也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工人的就业。现在鸡场房子设施都闲在那里,得不到利用,也是一种浪费,你最好能带一些人,把它利用起来,一是可以增加就业,公司里也能收到房租,可也采取自负盈亏的方式,由你负责经营,再上交一定的利润,总体把养殖这一块都抓起来。”

于是张红便跟公司签订了自负盈亏的承包合同,把养猪场和养鸡场同时经营起来。她知道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心情却轻松起来。

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她在鸡场的空地上又投资建立两栋栋蛋鸡舍,可存栏蛋鸡一万多只。

单位里财务科长张大为搬新居了,他在城区繁华的地段新建了一座小洋楼,楼上楼下二百多平方,公司里的人大多都去祝贺张科长乔迁之喜,叫“燎锅底。”

张红也随着办公室的人们前去给张科长“燎锅底”,张科长在家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招待前来贺喜的人。大家酒足饭饱,回来的路上,几个人议论说:“科长真有钱,盖这么漂亮的房子,叫咱,一辈子不吃不喝也盖不起!”

另一个说:“那还用说,人家当了这么多年的主管会计,如今又是财务科长,整天与钱打交道,怎么会没有钱呢?哪个单位搞财务的没有钱?没有钱说明他死脑筋,不会弄。”

第二天,在公司大门口,一些人闲着没事,在大门外或站或坐或蹲,还在津津乐道昨晚给财务科长家燎锅底看到的豪华景象。

张红见梅英也在,就在那站了一会听他们说话,有人在说,谁家谁家盖房子花了多少钱,买地皮花了多少钱,又装修花了多少钱,什么什么的。

梅英接话说:“也不知人家怎么挣的那么多钱。”张红也顺嘴说:“买地皮盖房子,地皮太贵了,买不起!”

这时,李霞在一边坐着,眼里透着轻蔑地说:“地皮贵地皮贵,你不会不买!”说完,眼睛斜视上方,看也不看张红一眼,其轻蔑的表情无以复加。

李霞旁边一个胖胖女的,她父亲是下面一个收储公司的经理,给她姐弟几人都在城里一个叫腐败村的地方每人盖了一处楼房。她这时一本正经地对张红说:“我告诉你在哪儿盖房子不要买地皮。”

张红不解地随口问道:“哪里盖房不要买地皮?”

那胖女人说:“在街中心百货大楼上面盖房子不要买地皮!”说完她和李霞哈哈大笑起来。

张红听了,心中知道他们在讽刺嘲弄自己,但她不会反唇相讥。尴尬了一下,就跟梅英走去后面。

梅英听了她们刚才的话,也生气地说:“听她们说话那口气,看不起人,她们什么都买得起,还不是靠着老子当个官捞的钱。趾高气扬的,有啥了不起的!”张红说:“她们这些人,就是精神上的乞丐。”

她心想,一定要挣多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