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雾锁人生
26821300000074

第74章 骆驼祥子

大玲到猪场当临时工以后不久,她丈夫小尚在家里忙完了农活,就到城里蹬三轮车挣点零花钱,张红曾建议他到窑厂干活,但大玲说他没有技术,去了也是卖大力丸,他们见小尚的二哥在不如来城城里推三轮还不错,就让小尚也来城里推三轮挣钱。

小尚平时住在街里一个亲戚的空房子里,早出晚归地推三轮。地里有活了就回家干活。

有两次,他从家回来,给大玲送东西,正好让钟时准碰到了,钟时准就到杨经理哪儿告状说,张红的亲戚经常到猪场去,这样不仅对防疫不利,而且对管理也不利。

杨经理找到张红说,有人反映临时工在猪场经常带外人进去,这影响不好。

张红告诉大玲,让她不要让小尚到猪场里来,有事你可以下班去找他。回来自己注意消毒。

大玲一听,就生气说:“我知道是谁说的,就有两次,一次他给我送衣服,一次把孩子带来我看看,然后就回去了,哪儿经常来了!就是那个钟时准看见了,就会告状,小人!”

“不要怪人家告状,人家说得也对。”

“那他为啥不直接跟你说?还告到经理那儿?就是个小人。”

张红说:“自己注意就是了。”

小尚在街上推人力三轮很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的,钱也不好挣,有时就被有关部门查了去,又得张红去给他找熟人说情,还得罚许多钱,才能把三轮车弄回来,多少天的血汗钱就白扔了。

他很灰心,干得没劲,有时很晚才出去,又早早地回来,挣不了多少钱,还要交杂七嘛八的费用。大玲知道了,就骂他懒,说:“你看你二哥,人家跟你一样干的,每天都比你挣得多。”

这天晚上很热,小尚又在城东等活,来了两个人,要坐车到城西关的一个地方去,他们上了车,把车子挤得满满的,小尚说:“你们一个往前坐一个往后坐,错开就不挤得慌了。”

本来拉一个人还好,这回拉了两个人,又遇上上坡,天又热,他累得汗水就像小溪一样从脸上脖子上往下趟,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紧贴在背上,好不容易拉到了地方,累得喘息不停。

谁知那两人就给了一块钱,小尚说:“这么远的路,一个人也得给两块钱,你们两个人,怎么也得多给点儿?”谁知那两人说:“给你一块就不错了,不想要还给我!像有的人,不给钱还打你一顿又怎样呢?要不是看你可怜,谁坐你的破三轮车?”小尚只好无奈的作罢。

还有一次晚上,他拉了一个酒晕子,拉到地方,那人下来就走了,要钱也不给,真是什么人都有啊。

这天早上,小尚又出去拉活,他顺着街道溜了好久也没拉到活,就在路边上休息,这时来了几个人,不由分说把他的三轮车就给骑走了,给他开了一个条子对他说:“到交警大队三队接受处理。”

没办法,他只好来到猪场找大玲叫姐姐想办法,他在猪场门外喊大玲,大玲和张红正跟饲养员们在干活,大玲见他这时来了,就来到门口隔着大门问:“你怎么没拉活这时来了?”

他垂头丧气地说:“三轮车有又叫交警队的没收去了!”大玲听了,气得咬牙指着他说:“你就是个猪脑子,没一点活泛气,你看到人家来了不会跑远点,就死眼子非得往人家跟前闯?这又得给你找人往外弄,还得罚钱还至少耽误两天的活儿。”

说罢气得哭起来,小尚无奈的说:“跑?你能跑掉?看见了就跑不掉,人家人多。”

张红安慰说:“哭有什么用?等下午吧,现在找到地方,人家也下班了。下午我去找我同学看看能不能尽快放出来。”

其实张红也不愿意卖个脸去找人,她的一个同学,现在是交警队大队队长,都去找过人家两次了,她也不好意思再去找人家,但是她不帮他去找,还能就不要车子了吗?那也是借钱买的。

下午上班后,猪场里的事安排好,她就同小尚一起来到交警大队,找到那位当队长的同学,还好人家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给她写了个条子,找到有关的交警,那人说:“虽然领导写了条子打招呼,车子我们可以放,但是停车费一天二十块钱要交,另外罚款少罚点儿也要罚,我们是有任务的,不罚不行!”

于是又交了几十块钱,才把车子弄出来。张红心想,一天的停车费抵得上我几天的工资了,真够黑的。

小尚无奈地说:“好了,耽误大半一天的活不说,又几天的钱交给他们了。”张红问他说:“到底能不挣到钱?今天查明天抓的,不行就别干,到我窑厂干活呗?。”

小尚说:“唉,多少总是还能剩点,走着就比坐着强。窑厂我没有技术,怕干不好。”

张红回来就快到下班时间了,大玲听说又罚了几十块钱,心疼的不得了,说“我一月工资还不到一百块钱,他这就损失了好几十。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一阵子,大玲却又怀孕了,她在家可是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并且也上了环,可是不知怎么却怀孕了,她并不想再生,就同小尚一起去做了人流。当地的风俗,女人生过孩子或者流产后,不满月是不能到别人家去的,否则就是犯了大忌,人家知道了会很不高兴,认为晦气,如果产妇没满月忘记了这一禁忌到了别人家,人家知道了,就要给人家放炮驱邪。

即使回娘家,也要满月才能去,否则,娘家嫂子弟媳妇知道产妇没满月回娘家,是要怪罪的。如果是租房子住,房东也不会让产妇在里面坐月子,你可以去租一个月的旅馆,满月了再回来住。因此,大玲流产后,就不愿到姐姐家去了,要遵守满一个月后再去。张红说:“哪有那么多规矩,没事。”

......

张红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养猪场,再从猪场到家,如果不是开会,她是不会到前面办公室里去的,因此她消息闭塞,对外界有什么变化反映迟钝,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听说后还会惊奇地问为什么会有这事?

这天晚上张红从猪场出来,天已经麻麻黑了见钟时准在办公室门口和他女朋友说着什么,张红打趣他们说:“看你们二位,什么时候结婚啊?我们都等着吃喜糖呢。”

钟时准说:“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急什么?”

张红用本地话骂他说:“你这人漫地里跑个驴驹子,不识好人逮。”

说着正要从他们面前经过,钟时准上前跨了一步,对张红说:“喂,你知道吗?杨经理要调走了。”

张红吃惊地问:“谁说的,又调哪去,上次调走过一次了,没多长时间又调回来了,这怎么又要调走了?你这人就会胡扯。”钟时准说:“你还不信?你可以去问杨经理啊。”

张红说:“真的吗?怎么回事啊?调来调去的?”